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2008ZX0812-004)

作品数:1 被引量:19H指数:1
相关作者:马丽颖陈海燕崔金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土壤
  • 1篇土壤酶
  • 1篇土壤酶活
  • 1篇土壤酶活性
  • 1篇转BT基因棉
  • 1篇转基因
  • 1篇转基因棉
  • 1篇酶活性
  • 1篇基因

机构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篇崔金杰
  • 1篇陈海燕
  • 1篇马丽颖

传媒

  • 1篇棉花学报

年份

  • 1篇2009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种植转基因棉对4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9
2009年
在温室试验条件下,研究了种植转Bt基因棉、转Bt+CpTI基因棉在不同生育期对根际土壤脲酶、多酚氧化酶、蛋白酶和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苗期到花铃期,土壤脲酶、多酚氧化酶、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表现为先升后降,而蛋白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则表现为先降后升;同一品种在相邻两个生育期土壤脲酶、蛋白酶、酸性磷酸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与亲本常规棉相比,种植转基因棉降低了土壤脲酶活性和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对土壤脲酶活性转Bt基因棉和转Bt+CpTI基因棉降幅分别为23.06%和45.36%;对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转Bt基因棉和转Bt+CpTI基因棉降幅分别为10.89%和34.91%;转Bt+CpTI基因棉sGK321的种植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较大:对脲酶、蛋白酶、酸性磷酸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
马丽颖崔金杰陈海燕
关键词:转BT基因棉土壤酶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