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721A24)
- 作品数:4 被引量:65H指数:3
- 相关作者:魏建和杨成民黄璐琦程惠珍陈士林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四川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国家中药材生产扶持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桔梗栽培及野生种质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被引量:23
- 2006年
- 为了解桔梗栽培种质、野生种质的遗传背景,为桔梗育种及道地药材研究提供依据,采用RAPD方法分析了桔梗20份栽培种质、3份野生种种质及5份遗传材料共92个样品的遗传多样性。从264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较好的6个引物进行全部样品PCR扩增,得到多态性条带58条。所有种质的多态性位点比率(P)为66.6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t为0.2099,栽培种质的Ht和P值AT>AB>NC>SZ,野生和遗传材料中各份种质的Ht和P值很低,但总体值仍高;UPGMA聚类和SPSS聚类可以将各种不同来源的种质很好地区分开来。结论:桔梗栽培种质在遗传背景来上为混杂群体,纯系材料遗传背景均一,不同栽培产区桔梗种质已出现明显遗传分化。
- 魏建和杨成民陈士林程惠珍黄璐琦
- 关键词:桔梗种质RAPD
- 桔梗RAPD-PCR体系的正交优化及引物筛选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建立桔梗RAPD-PCR反应的最佳体系并应用于桔梗遗传图谱的构建。【方法】以2个桔梗亲本GS16和GS106的叶片DNA为模板,对桔梗DNA的提取及对影响桔梗RAPD-PCR扩增的重要参数进行优化试验,并从53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在2个亲本间具多态性的引物。【结果】叶片研磨后用蒸馏水预洗及2次沉淀时加入3 mol/L NaCl(pH 5.2)溶液,提取的基因组DNA纯度较高。优化的最佳反应体系总体积为25μL,内含ddH2O12.4μL、10×buffer 2.5μL、引物0.3μmol/L、dNTPs 200μmol/L、Mg2+2.5 mmol/L、TaqDNA聚合酶0.5 U、DNA模板40 ng;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4 min;94℃30 s,35.3℃1 min,72℃2 min,40次循环;72℃10 min。按此优化RAPD条件成功地从53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了115个在两亲本间具多态性的引物。【结论】改良的CTAB法能成功用于桔梗基因组DNA提取,建立的最佳反应体系可用于桔梗遗传图谱的构建。
- 夏晓娟王丽魏建和杨成民褚庆龙于婧
- 关键词:桔梗RAPD正交设计引物筛选
- 桔梗柱头、花粉活力及自交亲和性研究被引量:30
- 2006年
- 目的:为桔梗栽培及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数据。方法:田间定株、定花观察及人工去雄套袋授粉;花粉活力采用TIE染色法。结果:桔梗柱头寿命长达9d,但最佳授粉期为花冠开裂后4,6d,柱头呈微裂或明显裂开状态。花药开裂散粉在开花当天完成,开始散粉时花粉活力81.4%,3d后花粉活力降为27.6%,干燥剂中贮藏第3天花粉活力仍达64.4%。桔梗天然自花交结果率只有4.8%;但花期人工自株交结果率达62.7%,亲和指数达54.6,蕾期人工自株交结果率12.8%,亲和指数6.5。结论:雌雄蕊异熟及花粉寿命较短导致桔梗天然白花交结实率很低,采用人工授粉,桔梗花期自株交高度亲和;干藏方法可以较好延长桔梗花粉寿命。
- 魏建和黄璐琦陈士林程惠珍杨成民褚庆龙
- 关键词:桔梗花粉活力自交亲和性
- 桔梗花粉管萌发的荧光显微观察被引量:14
- 2007年
- 目的:确定桔梗的自交亲和性及花粉粒在柱头上的萌发部位。方法:采用荧光显微镜技术,观察自花授粉、自株花授粉、异花授粉下花粉粒的萌发生长,以及柱头内外授粉花粉粒的萌发情况。结果:桔梗自花、自株花、异株花授粉花粉均能在柱头上大量萌发、花粉管顺利生长并在24 h内伸入子房;柱头外授粉花粉粒不萌发,但在开裂后的柱头内授粉能大量萌发。结论:桔梗自交高度亲和,花粉粒萌发部位为开裂后的柱头内。
- 魏建和马凤杰黄璐琦杨成民孙治图董其亭蔡爱民
- 关键词:桔梗花粉管自交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