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1467)

作品数:12 被引量:125H指数:6
相关作者:苏磊刘志锋古正涛李莉刘朝晖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预后
  • 4篇重症
  • 4篇细胞
  • 3篇脓毒
  • 3篇脓毒症
  • 3篇中暑
  • 3篇重症中暑
  • 3篇内皮
  • 3篇内皮细胞
  • 2篇凋亡
  • 2篇炎症
  • 2篇炎症反
  • 2篇炎症反应
  • 2篇摄入
  • 2篇通气
  • 2篇通透性
  • 2篇能量平衡
  • 2篇脐静脉内皮
  • 2篇脐静脉内皮细...
  • 2篇脐静脉内皮细...

机构

  • 7篇广州军区广州...
  • 6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湖南省人民医...
  • 1篇广州军区总医...
  • 1篇武警广东省总...

作者

  • 8篇苏磊
  • 6篇刘志锋
  • 4篇古正涛
  • 3篇刘朝晖
  • 3篇李莉
  • 2篇邵玉
  • 2篇潘志国
  • 2篇陈镜合
  • 2篇耿焱
  • 2篇李莉
  • 1篇刘俊灵
  • 1篇赵露茜
  • 1篇曹才文
  • 1篇万军
  • 1篇何旋

传媒

  • 5篇中华危重病急...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活性氧调控Bcl-2、Bax表达参与热打击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研究被引量:31
2014年
目的 观察热打击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内活性氧(ROS)爆发性增高调控Bcl-2、Bax表达对凋亡的影响,探讨重症中暑所致血管内皮损害的发病机制.方法 建立HUVEC热打击模型.将细胞分别置于39、41、43 ℃细胞培养箱中进行热打击2h,然后置于37 ℃、5% CO2细胞培养箱后继续孵育24 h;在43 ℃热打击前以10μmol/L ROS特异性清除剂MnTMPyP预处理lh进行干预.对照细胞仅置于37 ℃、5%CO2细胞培养箱中孵育.应用二氯二氢荧光素-乙酰乙酸酯(DCFH-DA)法及二氢乙啶(DHE)法检测细胞内ROS表达;使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Bcl-2、Bax的mRNA表达;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及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蛋白表达;同时检测MnTMPyP对热打击后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39℃热打击对细胞凋亡无影响,随着热打击温度增加至41℃、43℃时,细胞存活率呈进行性下降,ROS爆发性增加,Bax的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增加,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且呈温度依赖性,其变化以43℃热打击最为明显[细胞存活率:(46.00±4.00)%比(96.33±1.53)%,t=20.164,P=0.001;ROS(荧光相对值):400.67±12.10比99.33±4.04,t=32.909,P=0.001;Bax mRNA(A值):3.03±0.15比1.00±0.00,t=23.056,P=0.001;Bax蛋白(灰度值):3.97±0.21比1.00±0.00,t=24.684,P=0.001;caspase-3蛋白(灰度值):4.80±0.20比1.00±0.00,t=32.909,P=0.001;Bcl-2 mRNA(A值):0.42±0.30比1.00±0.00,t=33.072,P=0.001;Bcl-2蛋白(灰度值):0.39±0.25比1.00±0.00,t=42.212,P=0.001].MnTMPyP预处理可明显逆转43℃热打击对HUVEC的损害,可明显抑制Bax、caspase-3表达,上调Bcl-2表达[BaxmRNA(A值):2.00±0.20比3.33±0.25,t=7.184,P=0.002;Bax蛋白(灰度值):2.03±0.25比3.23±0.25,t=5.840,P=0.004;caspase-3蛋白(灰度值�
李莉李莉古正涛刘志锋
关键词:凋亡活性氧BCL-2BAX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营养平衡对临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的脓毒症患者能量消耗与累积能量平衡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间接测热法监测60例脓毒症行机械通气患者的静息能量消耗(MREE),记录每周能量累积平衡,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累积能量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能量累积负平衡在第二周与第三周明显高于生存组(t=2.585,P=0.014;t=2.903,P=0.007)。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开始喂养时间、能量累积负平衡为死亡危险因素。结论:给予恰当的能量,有效实施营养支持,避免能量摄入不足可能是改善预后的有效手段。
刘朝晖苏磊廖银光刘志锋刘俊灵
关键词:脓毒症能量平衡预后
多发伤患者血糖水平及血糖变异性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和血糖波动对多发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多发伤患者人住重症监护病房(ICU)72h内平均血糖(GluAve)、血糖标准差(GluSD)、血糖变异率(GluCV)。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249例)及死亡组(51例),比较两组间GluAve、GluSD、GluCV。将GluAve分为5个亚组(3.9~5.5、5.6-6.6、6.7-7.7、7.8-9.9、≥10.0mmol/L)、GluCV分为4个亚组(〈15%、15%-30%、30%-50%、〉50%),分别分析不同亚组间院内病死率,并分析不同GluAve水平、GluCV亚组的病死率。采用多因素]ogistic回归分析多发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cluAve(mm01/L)、GluSD(mmol/L)、GluCV均高于存活组[11.31+4.38比8.50+3.40,2.85+1.94比1.87±1.67,(28.30±23.08)%比(20.90±13.70)%,均P〈0.05]。随GluAve、GluCV逐渐上升,病死率也逐渐升高(χ2=26.332、P=0.000,χ_2^2=65.522、P=0.000)。在GluAve7.8-9.9mmol/L亚组中,GluCV〈15%亚组及GluCV〉50%亚组的病死率分别为9.09%(3/33)与46.15%(6/13,P〈0.01),而GluAve≥10.0mm01]L亚组内相应病死率分别为21.05%(4/19)和61.54%(8/13,P〈0.05)。多因素logistie回归分析中,GluAve、GluCV为死亡危险因素[GluAve优势比(OR)=1.150,95%可信区间(95%CI)为(1.042,1.270),P=0.006;GluCVOR=1.022,95%C1为(0.999,1.040),P=0.040],而GluSD对死亡无影响。结论GluAve、GluCV升高与多发伤死亡显著相关,控制血糖及血糖波动可能是减少多发伤死亡的重要策略之一。
刘朝晖苏磊吴金春谭戬浩廖银光刘志峰
关键词:多发伤血糖变异性血糖预后
炎症反应影响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机制被引量:7
2012年
炎症反应是机体对病原微生物感染、创伤、变态反应等发生的组织细胞反应,主要是指从细胞损害开始直到组织细胞修复全过程的病理生理变化。在炎症反应中,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6(IL-6)等能降低外周血甲状腺激素(TH)的水平。
赵露茜刘志锋苏磊
关键词:炎症反应甲状腺激素
脓毒症患者营养目标摄入对临床预后影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 观察给脓毒症患者提供不同水平的目标能量对其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单盲研究,应用间接测热法监测重症监护病房(iCU)158例脓毒症患者的静息能量消耗,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B、C组分别以静息代谢值<90%、90%~ 110%、>110%作为营养目标值,分析各组能量摄入、机械通气时间、院内感染发生率及28 d、60d生存率.结果入住ICU前7d每天能量摄入情况:A、B、C组能量目标值(kJ/d:7 075.0±1 046.5、5 667.8±1 908.8、4 428.8±1 377.8)、实际摄入能量(kJ/d:4 671.6±1 205.6、5655.3±1 373.0、6053.0±1 557.2)、肠内能量摄入量(kJ/d:2051.1±1046.5、3980.9±1 586.5、5 337.2±2 921.8)、平均摄入率[(66.0±15.8)%、(100.0±5.7)%、(134.0±19.7)%]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肠外能量补充量明显高于A组、B组(J/d:2 055.3±273.4比427.0±273.4、473.0±332.0,均P<0.05);3组间静脉葡萄糖输液所提供能量及异丙酚所供应的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A组和C组(d:8.4±6.3比11.0±8.2、17.8±13.0,P>0.05和P<0.05),ICU住院时间也短于A组和C组(d:11.0±6.4比14.9±9.6、17.8±13.0,P>0.05和P<0.05).A、B、C组总住院时间(d:32.0±22.5、26.8±7.0、30.4±21.4)以及院内感染发生率[91.1%(51/56)、84.0%(42/50)、90.4%(47/52)]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存曲线分析显示:3组28 d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145,P=0.076);A组、C组60d生存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C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F=9.284,P=0.010).结论对脓毒症患者早期无论是高热量或是低热量提供能量,其长期预后均不利,而恰当的目标能量供应可减少并发症,提高长期生存率.
刘朝晖苏磊廖银光刘志锋刘俊灵
关键词:能量摄入预后脓毒症
危重症病人营养支持与静息代谢目标值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危重症病人营养支持与静息代谢目标量达标与否对其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监测93例危重症病人的静息代谢,并记录入住ICU前7 d热量摄入情况,根据实际摄入热量与静息代谢值的百分比,将病人分为未达标组(n=63)与达标组(n=30)。分析两组病人热量摄入对ICU停留时间(LOS)、机械通气时间(MVD)、住院时间的影响。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病人病死危险因素。结果:达标组平均热量摄入高于未达标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达标组MVD时间亦少于未达标组(P<0.05)。两组病人在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热量累积负平衡是独立死亡危险因素,而蛋白摄入百分比是保护因素。结论:适当的热量和蛋白质支持能改善危重症病人的预后,加强热量需求的监测,可有效地预防营养不足。
刘朝晖苏磊廖银光刘志锋
关键词:热量摄入预后危重症病人
热打击对人骨骼肌细胞通透性、细胞骨架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2014年
目的 研究热打击对培养人骨骼肌细胞(HSKMC)通透性、细胞骨架及细胞周期影响.方法 流式细胞仪钙离子内流检测热打击对HSKMC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法检测热打击对HSKMC细胞骨架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热打击对HSKMC细胞周期改变.结果 给予培养人HSKMC细胞不同温度梯度热打击1h后,43℃热打击组钙离子流式检测的中位数为91.63,37℃对照组中位数为22.98.同对照组相比,随着热打击程度加强,显微镜高倍镜下可见骨骼肌细胞骨架逐渐出现变粗、变短、出现明显的应力纤维.骨骼肌细胞在热打击情况下,各组G0/G1期DNA含量在44.13~62.98之间,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当细胞离开热打击环境后培养18 h前G0/G1期DN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培养第18小时恢复才同对照组基本相同.结论 热打击的情况下造成细胞钙离子内流效应,导致细胞内钙超载.可改变HSKMC骨架结构,使骨架失去正常的网状有序排列结构,间隙增大.细胞周期出现阻滞,细胞被阻滞在G0/G1期.
潘志国邵玉万军耿焱陈镜合苏磊
关键词:骨骼肌细胞通透性钙超载细胞骨架细胞周期考马斯亮蓝染色
热打击对体外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骨架及细胞周期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热打击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细胞骨架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UVEC,并分别置于37℃、5%CO2培养箱(对照组)或43℃细胞培养箱(热打击组)培养1 h。采用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法,高倍镜下观察热打击对HUVEC细胞骨架的影响。热打击组细胞培养1 h后继续置于37℃、5%CO2培养箱孵育,分别于0、6、12、18、24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热打击对HUVEC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镜下观察对照组HUVEC细胞骨架形态正常;热打击组随热打击时间的延长,细胞骨架逐渐增粗、变短,且出现明显的应力纤维。对照组细胞G0/G1期DNA含量为48.57%,S期为44.62%,G2/M期为6.81%。在热打击后HUVEC细胞各时间点G0/G1期DNA含量为38.07%~55.19%,热打击后0、6、12、18、24 h组分别为54.06%、55.19%、48.23%、38.07%和41.03%;S期DNA含量为35.33%~48.18%,热打击后0、6、12、18、24 h组分别为35.33%、39.50%、42.50%、48.18%和47.99%;G2/M期DNA含量为5.31%~13.75%,热打击后0、6、12、18、24 h组分别为10.61%、5.31%、9.27%、13.75%和10.98%。说明当HUVEC细胞离开热打击环境后,G0/G1期DNA含量在6 h内明显高于对照组,至12 h时才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热打击可改变HUVEC细胞骨架结构,且细胞周期出现阻滞,细胞被阻滞在G0/G1期。
潘志国邵玉耿焱陈镜合苏磊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细胞骨架细胞周期
重症中暑早期肠黏膜屏障功能损害与全身炎症反应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观察重症中暑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与全身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SPF级雄性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40℃热打击组、42℃热打击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小鼠始终置于(25.0±0.5)℃常温下;热打击组小鼠置于温度(35.5±0.5)℃、湿度(60±5)%环境直至体温达40℃或42℃后,于常温下复温12h。各组小鼠内眦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脂多糖(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二胺氧化酶(DAO)活性,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血浆D-乳酸水平。处死小鼠,取肠系膜淋巴结(MLN)、肝、脾、肺、肾组织及门、腔静脉血进行细菌菌落计数,观察肠道细菌移位情况;取回肠组织,镜下观察小肠黏膜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改变。采用Pearson分析判断肠黏膜屏障功能损害与全身炎症反应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热打击后小鼠血浆LPS、炎症指标TNF—α和IL-6水平、肠屏障功能指标DAO和D-乳酸水平以及细菌移位率均明显升高,以42℃热打击组损伤更为明显[LPS(EU/L):740±50比340±40,TNF-α(ng/L):148.06±36.61比12.89±1.67,IL-6(ng/L):110.91±9.97比18.02±2.20,DAO(U/L):1760±400比670±50,D-乳酸(mg/L):9.60±1.48比5.08±0.28,细菌移位率:78.6%(33/42)比9.5%(4/42),均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42℃热打击小鼠血浆LPS、TNF-α、IL-6与DAO活性(r值分别为0.834、0.808、0.836)和D-乳酸(r值分别为0.811、0.811、0.800)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00)。镜下观察显示,热打击后小鼠肠黏膜组织及超微结构均出现明显病理学改变,以42℃热打击造成的损伤更加明显,出现肠黏膜明显萎缩、绒毛脱落、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表面�
曹才文何旋李莉古正涛苏磊
关键词:重症中暑肠黏膜屏障全身炎症反应
重症中暑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9
2013年
中暑是一种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疾病,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重症中暑是中暑中最严重的类型,以高热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为特征,表现为谵妄、惊厥及昏迷,同时存在全身性炎症反应,继而导致包括以脑功能障碍在内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即便是存活者也有近30%的患者遭受长期的神经系统后遗症[1-2].为了更全面地了解中暑后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进一步加深对中暑后中枢神经系统变化的研究,为今后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应对中暑后中枢神经系统变化引起的症状,本文就重症中暑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及病变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李莉李莉刘志锋古正涛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重症中暑病变机制神经系统功能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电解质代谢紊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