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261125)

作品数:17 被引量:107H指数:7
相关作者:田子建王文清朱元忠杜欣欣樊京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阳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矿业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矿井
  • 4篇输电
  • 4篇无线输电
  • 3篇无线
  • 2篇障碍物
  • 2篇射频
  • 2篇射频能量
  • 2篇输电系统
  • 2篇阻抗匹配
  • 2篇左手材料
  • 2篇瓦斯
  • 2篇谐振
  • 2篇谐振器
  • 2篇谐振式
  • 2篇测距
  • 2篇超材料
  • 2篇磁耦合
  • 2篇电系统
  • 1篇单极子
  • 1篇单极子天线

机构

  • 16篇中国矿业大学...
  • 8篇北京工业职业...
  • 3篇南阳理工学院
  • 2篇中煤科工集团...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市煤炭矿...

作者

  • 13篇田子建
  • 5篇王文清
  • 4篇朱元忠
  • 3篇樊京
  • 3篇杜欣欣
  • 2篇张向阳
  • 2篇陈健
  • 2篇曹阳阳
  • 2篇林越
  • 1篇孙继平
  • 1篇雷婧
  • 1篇苏波
  • 1篇刘晓阳
  • 1篇刘雨洋
  • 1篇刘军
  • 1篇高学浩
  • 1篇李宗伟
  • 1篇王娟
  • 1篇赵青青
  • 1篇王晓璐

传媒

  • 12篇工矿自动化
  • 1篇物理学报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煤炭学报

年份

  • 3篇2016
  • 8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矿井电磁波能量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5
2013年
为了评价矿井射频设备电磁波能量对瓦斯的安全性,提出了井下存在的两种电磁波能量耦合方式:磁耦合共振和电磁波辐射谐振能量耦合.基于磁耦共振模型,分析了磁耦共振方式的最大能量传输效率.针对远场辐射,结合低衰减度传输线模型,从电大型和电小型两方面研究了井下金属结构作为电磁波接收天线可以向负载输送的最大功率.得出了不同能量耦合方式下射频源和耦合结构间的安全距离公式.结果表明:磁耦共振方式能量传输效率随线圈半径和导体半径增加而提高,但变化率与收发线圈间距有关;固定线圈和导体半径,效率随线圈间距的增大而降低.对于电磁辐射能量,安全距离随工作频率先增大后降低.结合井下实际,磁耦共振方式的安全距离为2m,电磁波远场辐射能量的安全距离为25m.
孙继平贾倪
关键词:矿井瓦斯射频能量近场
不对称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输电系统中继线圈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针对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输电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难以对称、系统传输效率较低的问题,搭建了发射线圈大、接收线圈小的不对称系统模型,提出在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间增加中继线圈的方法来提高系统传输效率,并提出一种中继线圈与发射线圈同轴同平面的结构;通过仿真对比了该方法与增加发射线圈匝数方法对系统传输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中继线圈的方法能更有效地提高系统传输效率,且体积更小;在实验室环境下搭建了系统实验平台,验证了理论分析和仿真结论的正确性。
田子建杜欣欣樊京曹阳阳
关键词:无线输电
非视距误差抑制方法在矿井目标定位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5年
分析并指出电磁波非视距传播时延造成的测距误差是影响矿井定位精度的主要原因,针对基于到达时间的矿井目标定位方法,提出了一种能量检测非视距误差抑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实测矿井巷道信道特征,统计分析得出直达路径的门限值和信号截取的时间长度,构造相应的鉴别参量,在截取的信号段中提取直达路径能量块的到达时间,以此鉴别出非视距信号。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达到较高的测距和定位精度。
田子建朱元忠张向阳刘雨洋
关键词:矿井测距非视距误差
障碍物对磁耦合谐振无线输电系统传输效率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分析了煤矿井下对无线电能传输的需求,研究了微波、电磁感应、磁耦合谐振3种无线输电技术的特点及其在煤矿井下的适用性,认为磁耦合谐振无线输电技术可用于煤矿井下;重点分析了不同材质的障碍物对磁耦合谐振无线输电系统传输效率的影响,采用HFSS三维电磁仿真软件搭建了磁耦合谐振无线输电系统仿真模型,分别采用金属障碍物和非金属障碍物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非金属障碍物对磁耦合谐振无线输电系统的传输效率没有影响,金属障碍物则会降低系统传输效率,且增加金属障碍物厚度或侧面积会加大影响程度。
田子建杜欣欣朱元忠王娟
关键词:无线输电障碍物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功率优化被引量:8
2016年
以互感理论分析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原理,介绍了阻抗匹配理论及相应的参数计算方法,提出将收、发线圈互感的变化等效成系统阻抗参数的改变,建立了含有阻抗匹配器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在相同的条件下,具有阻抗匹配器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可有效提高负载功率。
田子建曹阳阳樊京杜欣欣
关键词:阻抗匹配
低频“超材料”结构不同周期性排列方式特性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以低频"超材料"的矩形双层螺旋体单元胞为建模基础,在HFSS软件中仿真研究了该模型的周期性平铺排列结构、周期性平行排列结构、周期性十字交叉排列结构的S参数,并采用S参数提取法提取了等效电磁参数,分析了3种排列方式在低频频域内呈现出的不同"超材料"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周期性平铺排列结构可将入射波完全反射回去,周期性平行排列结构为低频磁负"超材料",周期性十字交叉排列结构为低频左手材料。
朱元忠李玮祥马凤珍张向阳田子建
关键词:超材料左手材料
矿井电磁波辐射能量对瓦斯安全性的影响被引量:14
2013年
利用天线理论分析电磁波与金属结构之间的能量耦合,得出金属结构在谐振条件下匹配负载可获取最大功率的计算模型。使用设计的射频能量刮擦放电火花点火实验装置测得射频辐射场中刮擦放电火花点燃瓦斯的门限功率。实验结果表明,点燃瓦斯所需门限功率不受电磁波频率影响,且随极板移动速率提高略微降低但不低于0.168 W。结合辐射场中金属结构能量耦合计算模型,进而得到门限场强和电磁波频率关系图,指导矿井射频设备的安全使用。
彭霞
关键词:矿井电磁波射频能量瓦斯
基于机器视觉的煤岩界面识别研究被引量:22
2013年
针对现有煤岩识别方法存在煤岩界面传感器结构复杂、可靠性差、普适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煤岩界面识别系统设计方案,给出了系统总体结构,分析了系统识别煤岩界面的工作原理,重点讨论了图像特征选取和分类器的设计。该系统根据灰度共生矩阵理论提取煤岩图像的22种纹理特征,采用增l减r法搜索出优选特征,最后运用线性函数判别法构建煤岩分类器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煤岩分类器模型性能稳定,具有较强的识别能力。
田子建彭霞苏波
关键词:煤岩界面识别机器视觉特征选取灰度共生矩阵
无线输电技术及其在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4年
介绍了无线输电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史,依据现有三大无线电能传输标准,重点阐述了电磁感应式、无线电波式、电磁谐振式3种无线电能传输方式,并认为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方式最具研究前景;针对煤矿井下工作环境特点和防爆要求,分析了无线输电技术在矿井中的应用前景,指出矿井安全监控系统是无线输电技术的优先发展领域,并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及相关行业标准,通过实例分析了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应用无线输电技术的需求和意义;指出了矿井无线输电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田子建林越陈健李玮祥林鹏王文清
关键词:无线输电电磁感应无线电波
MIT无线输电系统电磁辐射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全波矩量法及两步准静态算法研究了MIT无线输电系统取得最大传输效率时谐振线圈的磁场和电场分布,并通过HFSS有限元仿真软件定量分析了人脑对该系统电磁辐射的吸收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系统输入功率为400 W时,谐振线圈的最大磁场和最大电场分别为9.376 3×10-3 A/m,1.52×102 V/m,磁场强度符合国际非电离辐射保护委员会规定的标准值,电场强度则大于规定标准值;在距发射线圈100mm处,人脑局部吸收辐射率最大值为7.038 9×10-6 W/kg,小于国际非电离辐射保护委员会规定的标准值。
田子建林越王文清陈健李玮祥
关键词:无线输电电磁辐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