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厅面上项目(200911MS215) 作品数:4 被引量:4 H指数:2 相关作者: 崔萍 安慧 曹军 李美娜 银秀菊 更多>> 相关机构: 河池学院 广西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广西教育厅面上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两广二号和桂蚕二号对人工饲料育的适应性 被引量:2 2010年 为了解家蚕对人工饲料育的适应性,选择两广二号和桂蚕二号2个蚕品种,采取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的饲养方式,以24 h疏毛率、3龄起蚕率、各龄发育经过、眠蚕体重、产茧量和茧丝质等为指标,研究了2个蚕品种对人工饲料育的适应性。结果表明,2个蚕品种除1-3龄眠蚕体重较低和各龄发育经过相对延长外,其他各项指标与全龄桑叶育相比没有显著差异,解舒率优于全龄桑叶育。 崔萍 安慧 曹军关键词:家蚕 两广二号 桂蚕二号 人工饲料 适应性 桑赤锈病病原菌拮抗微生物的分离与筛选 被引量:2 2015年 为寻求生防微生物用于防治桑赤锈病,采用平板对峙法初步筛选农田根际及非根际土壤、贫瘠山地土壤及健康桑叶分离的微生物,用琼脂平板扩散法测定初筛拮抗菌株发酵液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初筛共得到25株菌株对桑赤锈病病原菌有明显的抑菌带,复筛共得到5株菌株对其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以细菌C53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达65.4%。 崔萍 安慧 李美娜关键词:桑赤锈病 病原菌 微生物 生物防治 拮抗作用 广西桑赤锈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 2014年 桑春孢锈菌(Aecidium mori Barclay)是引起广西桑赤锈病的主要病原菌。本研究以改良的PDA培养基为基础配方,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pH值和温度对该菌株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情况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改良的PDA培养基中,桑春孢锈菌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硝酸钠,最适pH值为7~8;致死温度为60℃经10 min。 安慧 银秀菊 崔萍关键词:桑赤锈病 生物学特性 两广二号小蚕用人工饲料配方及制作工艺的初步研究 2013年 利用正交试验,选择饲料配方、料水比和蒸煮时间为考察因素,对两广二号小蚕用人工饲料配方及制作工艺进行筛选。通过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的饲养方式,测定不同处理小蚕期的生长发育和适应性各指标及大蚕期的体重、茧质等指标,并以小蚕综合适应性指数和全龄综合评价指数来选择最优处理。结果表明,最优组合为配方Ⅱ、料水质量比1∶1.8和蒸煮60 min,3个因素对试验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料水比、饲料配方、蒸煮时间。 崔萍 安慧 谢成荣关键词:人工饲料育 正交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