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959)

作品数:8 被引量:44H指数:5
相关作者:陈学新余虹陈亚锋施祖华蔡霞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菜蛾
  • 6篇小菜蛾
  • 4篇寄生
  • 3篇绒茧蜂
  • 3篇寄主
  • 3篇茧蜂
  • 3篇半闭弯尾姬蜂
  • 3篇菜蛾盘绒茧蜂
  • 2篇脂肪体
  • 2篇中肠
  • 2篇酯酶
  • 2篇酯酶活性
  • 2篇颈双缘姬蜂
  • 2篇畸形细胞
  • 2篇姬蜂
  • 2篇寄生蜂
  • 1篇毒液
  • 1篇多分DNA病...
  • 1篇形态和超微结...
  • 1篇血淋巴

机构

  • 9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9篇陈学新
  • 3篇余虹
  • 2篇郦卫弟
  • 2篇蔡霞
  • 2篇徐鹏
  • 2篇汪海燕
  • 2篇施祖华
  • 2篇陈亚锋
  • 1篇时敏
  • 1篇何俊华
  • 1篇白素芬
  • 1篇郭玉玲
  • 1篇万志伟
  • 1篇黄芳
  • 1篇郝仲萍
  • 1篇狄蕊

传媒

  • 4篇中国生物防治
  • 3篇昆虫学报
  • 1篇昆虫天敌

年份

  • 1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半闭弯尾姬蜂的寄主选择性及寄生对寄主发育和取食的影响被引量:9
2005年
在24℃下研究了半闭弯尾姬蜂寄生对寄主幼虫龄期的选择性及对寄主生长发育、取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蜂能寄生小菜蛾2~4龄的幼虫,但当2~4龄幼虫同时存在时,偏爱寄生2、3龄幼虫,对2、3、4龄幼虫的选择系数分别为0.37、0.44、0.19.该蜂对4龄幼虫的寄生能力随寄主日龄增大而下降.2~4龄小菜蛾幼虫被寄生后,总发育历期与预蛹期都比未被寄生的显著延长.当小菜蛾幼虫在2龄初被寄生后,总取食量比未被寄生的显著减少;但当幼虫在3、4龄初被寄生后,各龄的取食量与未被寄生的差异不显著.
蔡霞施祖华郭玉玲陈学新
关键词:半闭弯尾姬蜂小菜蛾取食量
囊泡病毒和类囊泡病毒及其与寄生蜂之间的关系被引量:1
2006年
囊泡病毒(ascoviruses)和类囊泡病毒(ascovirus-like viruses)通过寄生蜂para-sitoid wasp的产卵行为而散布于鳞翅目Lepidoptera幼虫体内,它与寄生蜂的关系多种多样。大部分的囊泡病毒和类囊泡病毒都是致病性的,由雌蜂携带传播。一些囊泡病毒和类囊泡病毒则是互利共生生物,其基因稳定地存在于寄生蜂的细胞核中,世代间垂直传播,通过抑制鳞翅目幼虫的防御机制来促进幼蜂的成功发育。囊泡病毒DpAV4则根据所处的寄生体系可以是致病性病毒、互利型或共生非致病性病毒。各种生物学特性显示囊泡病毒与寄生蜂之间的关系取决于寄生蜂控制病毒复制的调节因子,囊泡病毒与寄生蜂的关系类型依赖于它们之间关系得以进化的种类系统。
汪海燕余虹陈学新
关键词:寄生蜂互利性
寄主龄期对半闭弯尾姬蜂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0
2006年
在24℃下研究了小菜蛾幼虫龄期对半闭弯尾姬蜂子代发育、存活及雌蜂寄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寄生不同寄主龄期的半闭弯尾姬蜂从卵发育到结茧的历期存在显著差异,寄生于4龄幼虫的个体比寄生2、3龄幼虫的个体发育显著要快,但结茧至成蜂羽化的历期无显著性差异;寄生不同龄期小菜蛾幼虫的寄生蜂的结茧率、羽化率无显著差异;寄生各个龄期的后代雌蜂在羽化当天的寄生能力没有差异,但寄生3龄小菜蛾幼虫羽化出的蜂每雌总产卵量显著高于寄生2龄和4龄幼虫羽化出的蜂,雌蜂的寿命也比寄生2龄和4龄的显著要长。
蔡霞郝仲萍施祖华陈学新
关键词:半闭弯尾姬蜂小菜蛾
小菜蛾3种主要寄生蜂的寄生因子研究
为了探索寄生蜂作用于寄主的生理生化基础和分子机理,我们开展了寄生蜂寄生因子的研究。以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为寄主,分别选取小菜蛾幼期两种主要内寄生蜂,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 plutell...
陈学新白素芬郦卫弟符文俊程家安何俊华
关键词:小菜蛾菜蛾盘绒茧蜂半闭弯尾姬蜂菜蛾啮小蜂畸形细胞
文献传递
颈双缘姬蜂毒液对寄主小菜蛾的免疫抑制作用被引量:16
2006年
对颈双缘姬蜂Diadromus collaris(Gravenhorst)及其毒液引起寄主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一些生理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颈双缘姬蜂寄生寄主后可引起寄主小菜蛾蛹总血细胞及浆血细胞和颗粒血细胞数量的上升。寄生后1天观察,血细胞延展行为受到影响,表现在颗粒血细胞放射状丝的产生及浆血细胞伪足的形成受到抑制。通过毒液对寄主离体幼虫血细胞延展行为、形态及活性影响的研究,发现毒液抑制了寄主离体浆血细胞的延展,但对颗粒血细胞的影响不明显;毒液引起寄主浆血细胞和颗粒血细胞的破裂和死亡,毒液对寄主幼虫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反应至40、60及80min时,毒液处理和未经毒液处理的寄主血淋巴在490nm处的吸光值差异比较明显。对毒液蛋白成分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发现,毒液中有9种多肽,分子量介于9.50.2kD,其中50.2、30.5、28.2、25.1和12.6kD的多肽含量较高,与其他蜂毒液的一些作用已知的蛋白条带相似,因而推测它们同样具有免疫及发育抑制作用。结果证明颈双缘姬蜂毒液能破坏寄主细胞及体液因子调节的免疫反应。
郦卫弟黄芳陈亚锋陈学新
关键词:颈双缘姬蜂小菜蛾毒液免疫抑制酚氧化酶活性
菜蛾盘绒茧蜂对寄主小菜蛾幼虫营养的调节和利用被引量:7
2006年
寄主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被内寄生蜂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plutellae寄生后,其取食、发育及营养代谢在各种寄生因子的作用下伴随幼蜂的发育而发生很大的变化,畸形细胞作为调节因子之一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实验通过比较被寄生和未被寄生小菜蛾血淋巴蛋白浓度以及两种血淋巴对菜蛾盘绒茧蜂幼蜂进行体外培养的培养液的蛋白浓度,发现被寄生小菜蛾血淋巴比未被寄生小菜蛾血淋巴的蛋白浓度略低但差异不显著,而未被寄生小菜蛾血淋巴幼蜂培养液的蛋白浓度显著低于被寄生小菜蛾血淋巴幼蜂培养液的蛋白浓度,证明畸形细胞的蛋白质分泌功能。被寄生后期,小菜蛾体重明显大于未被寄生的小菜蛾体重,而脂肪体重量相比正好相反;通过显微染色观察,在小菜蛾念珠状脂肪体表面粘附有畸形细胞,对脂肪体进行分解破坏而使其成颗粒状;蛋白含量和脂滴浓度测定也表明,脂肪体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脂滴浓度也迅速降低,同比低于未被寄生小菜蛾。而与此同时,幼蜂正处在快速生长阶段,中肠酯酶的活性逐步上升,幼蜂得以快速消化吸收小菜蛾体内的营养直到完成幼虫发育,整个幼蜂的脂滴浓度也达到了最大值。因此寄生后期,推测在畸形细胞的协助下,幼蜂吸收了寄主小菜蛾体内的营养为自身生长发育所用。
汪海燕余虹万志伟徐鹏陈学新
关键词:菜蛾盘绒茧蜂血淋巴脂肪体中肠畸形细胞酯酶活性
菜蛾盘绒茧蜂多分DNA病毒对寄主小菜蛾幼虫体内部分组织的影响被引量:7
2006年
利用显微注射方法,观察了菜蛾盘绒茧蜂多分DNA病毒(CpBV)对其寄主小菜蛾幼虫部分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CpBV进入寄主体内后能够影响其精巢、前胸腺和中肠等的变化。当被注射CpBV后,寄主精巢体积的增长受到抑制,并且有被分解的现象;颜色也随之逐渐变淡,直至呈现透明。前胸腺大小在感染CpBV12h时就已经变小。中肠发育受阻,被分解,分布的气管出现萎缩现象,颜色由正常发育时的绿色变为黄色,个别会呈现红色,约20%中肠出现红色斑点。凝胶电泳分析表明,小菜蛾幼虫注射过CpBV后,其精巢、中肠和前胸腺中蛋白种类均减少,特别是精巢,仅有一条蛋白条带(78·8kD)较为清晰,蛋白条带明显变淡,说明蛋白含量明显下降;但前胸腺81·2kD的蛋白条带在感染CpBV后要比对照更为清晰。中肠酯酶活性测定表明,感染CpBV后中肠酯酶的活力受到抑制,酯酶活性减弱。
狄蕊陈亚锋白素芬陈学新
关键词:菜蛾盘绒茧蜂小菜蛾中肠前胸腺酯酶活性
寄生蜂类病毒颗粒及其生理功能被引量:3
2006年
本文对寄生蜂体内类病毒颗粒的形态结构、产生、组成、分离和纯化,及其与寄生蜂的关系、对寄主的调节机制等进行了概述。
徐鹏陈学新余虹何俊华
关键词:寄生蜂寄主
颈双缘姬蜂寄生引起小菜蛾蛹脂肪体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变化被引量:3
2007年
采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颈双缘姬蜂Diadromus collaris(膜翅目:姬蜂科)寄生后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鳞翅目:菜蛾科)蛹脂肪体形态、超微结构和脂肪细胞的变化。结果表明:被寄生72h后小菜蛾蛹脂肪体结构松散,细胞游离,细胞膜破裂;细胞内营养物质开始被动地消耗;细胞器数量减少,细胞核内染色质状态发生变化。这些现象说明寄生对寄主的脂肪体结构及脂肪细胞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这有利于为幼蜂的发育提供营养。
郦卫弟时敏陈学新
关键词:颈双缘姬蜂小菜蛾脂肪体脂肪细胞超微结构寄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