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08JY0137)
-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 相关作者:石军黄廷友项祖芬侍守佩王志更多>>
- 相关机构: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绵9S育性转换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对绵9S育性转换期光温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绵9S不育系在日光照14 h,日均温28.0℃、23.5℃、22.5℃、21.5℃,处理天数15 d、11 d、7 d的光温时组合下,表现完全不育;在日光照13 h,日均温22.5℃、21.5℃,处理天数15 d的光温时组合下,育性部分恢复;在日光照12 h,日均温28.0℃、23.5℃、22.5℃、21.5℃,处理天数15 d、11 d、7 d的光温时组合下育性恢复。对自交结实率的三因子方差分析表明,其光周期效应达到极显著,光温互作效应达到显著,其余效应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其育性主要受日光照长度的影响,其光温互作也会对其育性产生一定影响。绵9S在四川省绵阳市自然条件下,表现出较长的稳定不育期(约70 d),繁殖抽穗期安排在9月15~25日较为适宜。
- 彭涛王志黄廷友褚旭东侍守佩刘定友项祖芬石军
- 关键词: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
- 光温敏核不育系绵9S在绵阳地区繁殖技术被引量:1
- 2013年
- 介绍了绵9S的特征特性,对不同播期下的繁殖产量和种子发芽率进行了分析比较,总结了绵9S的繁殖技术。
- 侍守佩王志黄廷友项祖芬刘定友褚旭东彭涛王启均
- 关键词:两系杂交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繁殖
- 两用核不育系绵9S在绵阳自然条件下的育性转换规律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研究了籼型两用核不育系绵9S在绵阳自然条件下的育性转换规律。通过4月11日至7月10日共19期的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绵9S在绵阳自然条件下7月5日抽穗即表现不育,9月10日以后开始转可育;稳定不育期65d左右;在可育期内的9月20日左右抽穗结实最高,产量可达5.869t/hm2。
- 侍守佩王志黄廷友褚旭东彭涛叶盛刘定友项祖芬石军
- 关键词:核不育系
- 多分蘖矮秆水稻突变体的农艺性状及遗传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多分蘖矮秆水稻‘tdr(t)’是在半矮秆籼稻品系‘E20’中发现的一份突变体.与野生型‘E20’相比,‘tdr(t)’主要表现为植株矮化,分蘖增多,育性降低,各节间所占株高比例与野生型基本一致,属于矮秆突变体中的dN型.用5个株高正常的半矮秆水稻品种(系)与其杂交,对F1、F2、和BC1F1的遗传分析表明,‘tdr(t)’矮生性是由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tdr(t)’表现矮秆和多分蘖,是研究株高与分蘖发育机理关系的一份较好的材料.
- 罗永春黄廷友彭涛王志褚旭东石军侍守佩刘定友项祖芬
- 关键词: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