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基金(2006C028)

作品数:45 被引量:95H指数:5
相关作者:陈幸华张曦高蕾王庆余彭贤贵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8篇细胞
  • 19篇干细胞
  • 18篇干细胞移植
  • 14篇造血
  • 14篇基质
  • 14篇基质细胞
  • 12篇人脐
  • 12篇人脐血
  • 12篇脐血
  • 12篇外周
  • 11篇人脐血源基质...
  • 11篇外周血
  • 11篇白血
  • 11篇白血病
  • 10篇造血干
  • 10篇细胞移植治疗
  • 10篇干细胞移植治...
  • 9篇造血干细胞
  • 9篇外周血干细胞
  • 9篇外周血干细胞...

机构

  • 44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44篇陈幸华
  • 43篇张曦
  • 40篇高蕾
  • 36篇王庆余
  • 35篇彭贤贵
  • 31篇张诚
  • 31篇孔佩艳
  • 23篇高力
  • 21篇刘红
  • 16篇孙爱华
  • 11篇梁雪
  • 10篇王武
  • 6篇曾东风
  • 4篇郝磊
  • 4篇刘耀
  • 4篇龚奕
  • 4篇刘林
  • 3篇司英健
  • 2篇冯一梅
  • 2篇刘颖

传媒

  • 23篇重庆医学
  • 5篇解放军医学杂...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年份

  • 2篇2010
  • 12篇2009
  • 8篇2008
  • 23篇2007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LA单倍体外周血联合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索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方法及疗效观察。方法对4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HLA单倍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骨髓移植治疗,观察移植疗效及相关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重建造血。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恢复中位时间分别为16.5d(14~21d)、16.5d(15~30d)。1例PR患者移植后完全缓解,其余3例持续缓解。2例移植过程中发生急性GVHD,未观察到慢性GVHD的发生。1例患者在移植过程中发生单一的APTT延长。中位随访时间181d(129~337d),1例于移植后190d死于真菌感染,1例CR2和1例PR分别于移植后183d和129d病情复发,另1例无病存活337d。结论HLA单倍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骨髓移植治疗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切实可行,但需积累更多的资料以进一步观察疗效。
张诚陈幸华张曦高蕾高力孔佩艳刘红彭贤贵孙爱华王庆余
关键词: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人白细胞抗原单倍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骨髓移植
无血缘关系供者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慢性白血病7例
2007年
目的观察无血缘关系供者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慢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6年10月本科行无血缘关系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慢性白血病患者7例,所有供受者之间HLA高分辨配型全相合。预处理方案:CY+TBI方案4例、BU/CY方案3例。采用环孢菌素A加骁悉加MTX加ATG(即复宁)预防性控制移植物抗宿主病。结果移植+9^+22d(中位时间+13.2d),中性粒细胞>0.5×109/L;+14^+27d(中位时间+17.5d),血小板>20×109/L。2例于移植+38d和+56d发生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予甲强龙治疗后控制,4例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局限型2例,广泛型2例;无1例发生VOD及巨细胞病毒感染;移植相关不良反应CY+TBI方案与BU/CY方案未见差异;随访5~27个月,6例患者无病生存,1例死于本病复发;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abl融合基因检测转阴。结论无血缘关系供者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有效的血液肿瘤治疗方法。
张曦陈幸华高蕾孔佩艳刘红彭贤贵张诚高力王武孙爱华王庆余
关键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白血病移植物抗宿主病
造血功能障碍的修复与重建被引量:2
2007年
陈幸华
关键词:造血功能障碍造血干祖细胞造血生长因子造血微环境生理状况CELL
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基质细胞IL-6和TNF-α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究骨髓瘤骨髓基质细胞(BMSCs)分泌的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多发性骨髓瘤(MM)进展中的变化和意义以及人脐血源基质细胞(hUCBDSCs)分泌IL-6和TNF-α的水平。方法用ELISA法检测单独培养的hUCBDSCs和骨髓瘤BMSCs以及它们与KM3细胞共培养后IL-6、TNF-α在培养上清液中的浓度。结果(1)单独培养和共培养时骨髓瘤BMSCs分泌IL-6和TNF-α的水平高于hUCBDSCs;(2)共培养后骨髓瘤BMSCs和hUCBDSCs分泌IL-6和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共培养前;(3)Ⅲ期患者BMSCs分泌IL-6的水平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但是TNF-α水平无变化。结论IL-6与MM的进展有关;hUCBDSCs表达IL-6和TNF-α的水平较骨髓瘤BMSCs低。
高力高蕾张曦陈幸华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人脐血源基质细胞骨髓基质细胞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不同培养体系培养人脐血源基质细胞的探索性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索不同培养体系对人脐血源基质细胞原代培养的影响,并观察人脐血源基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取产科胎儿脐带血,采用经典和改良Dexter培养体系培养人脐血源基质细胞。倒置显微镜动态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瑞氏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特征,采用细胞化学和免疫细胞化学进行鉴定。结果:改良Dexter培养体系在48h细胞贴壁数、细胞开始伸展时间及原代培养时间明显优于经典Dexter培养体系。原代培养9~14d(平均12.1d)时贴壁细胞集落开始形成,15~21d(平均19.4d)时集落数量最多,培养28d贴壁细胞铺满培养皿底,细胞类型以成纤维样细胞、巨噬样细胞、"小圆"类细胞为主。细胞化学染色显示为,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法显示阳性,阳性率100%;过氧化物酶染色法显示阴性;糖原染色显示阳性,阳性率为100%;碱性磷酸酶染色显示部分阳性,阳性率26%。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为,CD31显示阳性率为96%,CD68显示阳性率为95%,CD45阴性,纤维粘蛋白显示阳性率94%。结论:改良Dexter培养体系是一种理想的人脐血源基质细胞培养体系,人脐血源基质细胞在体外的成功培养为从一新的角度进一步研究其在临床的早日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张诚陈幸华高蕾张曦孔佩艳彭贤贵王庆余
关键词:脐血人脐血源基质细胞细胞培养技术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host disease,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肠道GVHD是急性GVHD的主要表现,其临床症状重,对全身状况影响大。我院行allo—HSCT患者中发生肠道GVHD4例,现报告如下。
梁雪陈幸华孔佩艳张曦李云龙李杰平彭贤贵王庆余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巨细胞病毒
Rh阴性血型同胞间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总结国内首例Rh阴性血型同胞间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经验。方法对1例53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女性患者实施同胞间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外周血干细胞加骨髓干细胞混合移植),观察造血重建及移植相关并发症。结果患者ANC>0.5×109/L,PLT>20×109/L的时间分别为+15d,+18d;染色体检查提示有XY染色体;+39d内未观察到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肝静脉闭塞病、肝肾功能损伤等移植并发症。结论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解决供者来源困难,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有效手段。
陈幸华张曦高力高蕾孔佩艳刘红彭贤贵孙爱华张诚王庆余
关键词:RH血型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rhG-CSF联合rhTPO促进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granulocyte colony sti mulating factor,rhG-CSF)和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thrombopoietin,rhTPO)促进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功能重建的作用。方法选取1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其中同胞间全相合移植6例,非血缘全相合移植7例,半相合移植2例,于移植后+1d予以rhG-CSF(300μg/d)和rhTPO(15 000u/d)治疗,观察患者造血重建的时间和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于移植+15d(+8^+20d)N>0.5×109/L,移植+19d(+11^+23d)PLT>30×109/L,提示造血功能重建。移植+30d复查短串联重复序列(STR)检测,均提示重建造血为供者造血。随访至今,所有患者造血稳定重建。15例患者中10例出现感染、发热;15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皮下出血,多表现为皮肤淤点淤斑,2例患者出现鼻出血;3例患者在造血重建前夕出现全身骨痛。3例出现Ⅱ度以下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2例患者出现轻度的慢性GVHD。结论rhG-CSF联合rhTPO促进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疗效肯定,减少移植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层流病房住院日,减少血小板、红细胞等血液制品的输入量,降低移植费用。
高蕾陈幸华张曦王庆余彭贤贵孔佩艳刘红高力孙爱华
关键词:粒细胞刺激因子血小板生成素造血重建
柔红霉素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和抑制增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柔红霉素(DNR)对Jurkat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DNR作用Jurkat细胞,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在不同的时间点收获细胞,检测DNR作用前后Jurkat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改变。结果当0.5μmol/LDNR作用12h或18h,可以保证低死亡率的同时,细胞发生凋亡的比率最高;DNR抑制Jurkat细胞bcl-2、PCNA蛋白的表达,使更多细胞受阻于G0/G1期。结论在合适的DNR浓度及作用时间条件下,可能通过抑制Jurkat细胞bcl-2、PCNA蛋白的表达达到诱导凋亡、抑制增殖的作用。
梁雪陈幸华张曦孔佩艳彭贤贵高蕾曾东风孙爱华王庆余
关键词:白血病柔红霉素凋亡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观察放/化疗加APBSCT治疗NK/T细胞淋巴瘤鼻型的疗效。方法用CHOP+Lasp方案1个疗程、CHOP(或MOED、COED)+HD-MTX方案化疗2~3个疗程,行干细胞动员、采集,CEAC方案预处理及APBSCT及移植后局部病灶的放疗;病程中共行3次鞘内注射化疗药,6~8次联合化疗。结果Ⅰ~Ⅱ期患者移植后1年生存率55.6%(5/9例),2年生存率为44.4%(4/9例);Ⅲ~Ⅳ期患者移植后3个月~1年内由CR到病情复发,死亡4例,2年生存率为0。结论NK/T细胞淋巴瘤鼻型分期晚的治疗效果差,大剂量化/放疗+APBSCT治疗NK/TCL可能是有效的措施之一。
刘红曾东风孔佩艳陈幸华张曦高蕾彭贤贵
关键词:化疗放疗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