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60579)
-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 相关作者:黄梅芬钟声张美艳余梅王志耕更多>>
- 相关机构: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安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牧草种子生产中落粒性的影响因素与防控技术被引量:5
- 2014年
- 落粒性是牧草种子生产中的关键制约因素,通常造成无芒雀麦(Bromue inermis)、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草地早熟禾(Poa pretensis)、路氏臂形草(Brachiaria ruziziensis)等优良牧草种子严重减产。本文重点阐述种子生产中影响落粒性的因素,种子落粒性对种子生产的影响,相关减少种子落粒性的研究进展及措施,为今后在生产中降低牧草种子落粒性提供参考。
- 成苗苗张美艳蔡明黄梅芬钟声
- 关键词:落粒性牧草种子生产
- 滇中地区鸭茅与豆科牧草混播条件下的锈病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锈病是鸭茅的主要病害之一,为明确滇中地区鸭茅与豆科牧草混播条件下锈病的发生规律,研究选择鸭茅+白三叶、鸭茅+紫花苜蓿、鸭茅单播3种种植方式,观测不同种植方式下鸭茅锈病的发病情况,并对相关气象因素和锈病发病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滇中地区鸭茅锈病的发病规律为:1~5月份鸭茅未发生病害,发病从6月开始,10月结束,发病高峰期主要集中在每年的8~9月份,呈单峰曲线。(2)滇中地区鸭茅锈病的发生与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和气温存在一定的关联,高湿环境是诱发锈病发生的主要因素,而高温只有在遇上较高湿度时,才能诱发锈病。(3)鸭茅与豆科牧草混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鸭茅锈病的发病率。
- 侯洁琼刘琼花张美艳黄梅芬钟声李乔仙陈新高月娥余梅
- 关键词:鸭茅混播锈病发病率
- 鸭茅在云南的结实性能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在云南适宜种植鸭茅的区域,对鸭茅野生品种及其栽培品种的结实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鸭茅结实率受地域环境的影响较大,国外引进鸭茅品种在云南结实性普遍较差,不适合直接用于良种生产;云南野生二倍体himalayensis鸭茅亚种结实性较好,原产地中海地区的四倍体hispanica亚种在云南异地种植虽然结实率较低、但发芽率极高,2个亚种均为改善云南现有鸭茅栽培品种种子生产能力的理想育种材料。
- 黄梅芬张美艳余梅吴文荣袁福锦钟声
- 关键词:鸭茅结实率发芽率
- 超声波制备肝素苄基酯优化工艺研究
- 2019年
- 粗品肝素钠用甲醇提纯,与苄索氯铵反应,得到肝素季铵盐。加入氯化苄,超声反应得到肝素苄基酯。研究超声波功率和酯化反应时间对肝素苄基酯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温度35~40℃,功率400 W,超声反应时间5.5 h,酯化率达5.35%。
- 杨彬王志耕
- 关键词:超声波酯化率
- 肝素钠生产废水处理及蛋白回收被引量:1
- 2016年
- 肝素钠生产废水中Cl-含量及盐度均较多,并且w(蛋白质)为1.68%,ρ(CODCr)为31 968 mg/g,处理难度大.为探究其净化和回收蛋白的方法,首先对FeCl_3·6H_2O、Fe SO4·7H2O、KAl(SO4)·12H2O进行粗筛,选择FeCl_3·6H_2O为无害蛋白絮凝剂;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nhnken-Design响应面法,考察了FeCl_3·6H_2O投加量、膨润土投加量、硅藻土投加量及p H对蛋白沉淀量的影响及交互作用;建立了蛋白回收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蛋白沉淀量的影响为:X2X4(硅藻土投加量与p H的交互项)>X4(硅藻土投加量)>X1X3(FeCl_3·6H_2O投加量与膨润土的交互项)>X1(FeCl_3·6H_2O投加量)>X1X4(FeCl_3·6H_2O投加量与硅藻土投加量的交互项);在最佳反应条件(p H为7.5,FeCl_3·6H_2O添加量为0.38%,膨润土投加量为1.90%,硅藻土添加量为4.25%)下蛋白沉淀量达0.82%,与预测值的偏差为3.50%.研究显示,在最佳反应条件下CODCr去除率达80.94%,减轻了废水后期的处理难度.
- 杨彬孙军锋武梦言王志耕
- 关键词:肝素钠废水处理絮凝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