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CTY023)

作品数:11 被引量:104H指数:6
相关作者:李斌庄弼饶纪乐程卫波谢和志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体育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教育厅育苗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体育
  • 4篇学校体育
  • 4篇体育与健康课...
  • 4篇课程
  • 4篇健康课
  • 4篇健康课程
  • 3篇体育现代化
  • 3篇教育
  • 2篇珠江三角
  • 2篇珠江三角洲
  • 2篇课程改革
  • 2篇基础教育
  • 2篇健康
  • 1篇学校体育现代...
  • 1篇秩序
  • 1篇生命
  • 1篇生命教育
  • 1篇体育史
  • 1篇体育与健康课...
  • 1篇体质

机构

  • 7篇广州体育学院
  • 6篇山东师范大学
  • 3篇广东省教育研...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首都体育学院
  • 1篇山东体育学院
  • 1篇东莞职业技术...

作者

  • 10篇李斌
  • 3篇庄弼
  • 2篇饶纪乐
  • 1篇谢和志
  • 1篇周登嵩
  • 1篇梁四海
  • 1篇程卫波
  • 1篇陈华伟

传媒

  • 3篇体育学刊
  • 1篇体育科学
  • 1篇中国教育学刊
  • 1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南京体育学院...
  • 1篇山东体育学院...
  • 1篇广州体育学院...
  • 1篇武汉体育学院...
  • 1篇哈尔滨体育学...

年份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近代体育与政治勾连的思想史考察被引量:2
2017年
纵观近代中国体育思想的演进历史会发现,体育思想的形成从没有脱离政治的轴线,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演进历程中同样贯穿了民族主义政治的基本情怀。从清末开明专制运动下的军国民体育思想的萌发、早起议会制度和强人政治下军国民体育思想由盛而衰到国民党威权政治下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勃兴,都暗潜着近代中国体育与政治的紧密联盟。把握近代中国体育思想的政治意涵,一方面有利于近代中国体育突破传统思想的约束,开启与西方体育结合的现代化;但另一方面,由于对传统文化中实用理性的强化,也使我们过于强调了体育的工具性、社会性和适用性,削弱了体育的人本性、生成性和发展性,影响了其科学健康的发展。
梁四海李斌
珠江三角洲中小学校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构建被引量:5
2016年
基于现代化理论和研究成果,明确了学校体育现代化的内涵,依据指标体系设计的相关理论基础和框架,通过经验选择法、德尔菲法等方法构建了包括3个1级指标、8个2级指标和20个3级指标的珠江三角洲中小学校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各权重。指标体系从总体上反映了珠江三角洲中小学校体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内容及发展水平。
李斌庄弼饶纪乐
关键词:学校体育珠江三角洲
矛盾抑或统一:学校体育中“强制与自由”的关系考辨被引量:6
2017年
作为一项教育性行为,当前学校体育实践中存在着非常突出的"强制与自由"的矛盾关系,这种矛盾关系急需在理论反思层面得到澄清。手段与目的的纠缠、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对立、预设与生成的共生、规定性与灵活性的较量等展现了学校体育教育中"强制与自由"的复杂关系。为了更好地澄清这种关系,我们需要明确学校体育各方的责任,需要建立良好的秩序以加以保障,需要辩证地认识学校体育中带有强制性的约束性因素。由此才能在理论和实践互动的层面上全面认清与把握"强制与自由"的复杂关系,并最终由学校体育管理者、体育教师和学生三方来演绎和把握学校体育中这一矛盾关系的尺度和界限。
谢和志
关键词:学校体育秩序
学校体育生命教育的现实消解及其价值主张被引量:17
2017年
生命教育是指向人的终极关怀的重要教育理念。体育具有生命性,是通过一定的生理和心理负荷来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唤醒人的生命自觉的有效方式。研究从生命论的视野出发,阐释了生命和生命教育的三重向度以及当前学校体育中对生命的遮蔽和消解,如遮蔽了生命的完整性,压抑了生命的灵动性,忽视了生命的独特性。然后,提出了学校体育生命教育的价值主张,即呵护自然生命、改善社会生命、激扬精神生命,为当下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新的视域。
李斌程卫波
关键词:学校体育生命教育
基于“顶层设计”的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构想被引量:13
2015年
以我国最新的改革思想为准绳,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顶层设计"的内涵、困境进行了分析与反思。研究认为:我国体育健康课程改革需要"顶层设计"的系统把握;改革缺乏基本共识、改革动力的丧失以及由谁来"设计"改革是当前所面临的三个方面的困境与难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顶层设计"要征得参与主体的广泛认同,要立足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现实,明确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理念,重视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操作,把握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重点。
李斌
关键词: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施困境与对策——从制度变迁中路径依赖的成因谈起被引量:36
2017年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制度变迁过程中路径依赖的成因窥探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施困境的内在机理。研究认为:体育课程制度变迁是新旧体育课程制度的规则系统及其功能的替代与转换的过程,课程制度在变迁过程中也呈现出路径依赖的特征。组织域中各主体策略选择的"纳什均衡",新旧课程制度选择上的低成本偏好,非正式规则转换的困难,既得利益者的牵制是体育课程制度变迁中路径依赖的皈依。提出了制度变迁过程中路径依赖的突破策略,即必须以"供给侧"改革理念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制度体系;优化支持性环境,减少适应性预期对变革的阻碍;加强监督与问责机制,实现对课改执行的有效控制;健全自下而上的利益表达机制;处理好赋权和增能的关系,进一步增强体育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能力。
李斌
关键词: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
广东省“90后”与“80后”城市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比较被引量:8
2014年
对广东省城市青少年"90后"与"80后"代际群体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对比研究。90后较80后青少年身高、体重及维尔维克指数、BMI指数有明显提高,胸围指标男生略有增长,女生下降;肺活量呈现"少年降青年升"趋势;速度、爆发力素质代际间总体显著降低,但从性别和年龄的分布来看,发展良莠不齐,个别群体呈增长态势;力量及耐力素质总体显著降低,呈现"年龄增成绩降"的态势。指出应从政策保障入手,重视和确保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
李斌庄弼
关键词:体质健康城市青少年
近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学校体育的兴起与发展被引量:1
2015年
对近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学校体育的兴起与发展进行了梳理与总结。鸦片战争后,珠江三角洲的有识之士何剑吴、康有为和梁启超等提出了德、智、体全面教育的观点,以敢为人先的精神举办了珠江三角洲乃至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学校体育"运动会,开启了珠江三角洲学校体育现代化的历程,经历了民国时期的艰难、建国后的摸索、改革开放后的全面推进。如今,珠江三角洲学校体育现代化格局初现。
李斌庄弼饶纪乐
关键词:体育史学校体育珠江三角洲学校体育现代化
“文化强国”呼唤文化自觉——论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走向文化自觉的实现途径
2013年
文章论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的内涵及文化不自觉的表现,认为:强化文化的使命意识、生命意识和承命意识是体育与健康课程走向文化自觉的实现途径,文化使命意识是基于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的自觉;文化生命意识是基于传统课程文化的再创造或重建,一种能够支撑和引领课程发展和传统特色使其焕发生命力的文化自觉;文化承命意识是基于平等对待外来文化和冲突的自觉,一种对本土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之外的理性承接。
李斌陈华伟
关键词:文化强国文化自觉体育与健康课程
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变迁、冲突及其整合——基于价值论的视角被引量:17
2016年
研究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价值,其目的是科学认识课程改革改什么以及课程改革为什么的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从价值论视角对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价值内涵、变迁、冲突及其价值整合进行了讨论与分析,研究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价值是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存在、作用及变化对于主体需要及其发展所具有的积极意义;揭示了不同阶段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以及课程改革价值主体及其需要变迁和分化的原因;从4个方面重点分析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存在的时代价值冲突(纵向)、群体价值冲突(横向)、内部各项改革措施之间的冲突以及课程改革与外部社会价值的冲突;依据当今社会发展趋势、人的发展趋势以及课程发展的趋势,明确了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主导价值,即强调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李斌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