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WW054)

作品数:36 被引量:36H指数:4
相关作者:邹惠玲陈文益陈晓曦丁文莉王聪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0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印第安人
  • 5篇安人
  • 4篇文化
  • 3篇叙事
  • 3篇神话
  • 3篇灵视
  • 3篇故事
  • 3篇厄德里克
  • 3篇
  • 2篇寻根
  • 2篇杂糅
  • 2篇身份寻求
  • 2篇神圣
  • 2篇自传
  • 2篇自我
  • 2篇文学
  • 2篇戏剧
  • 2篇小说
  • 2篇旅程
  • 2篇后裔

机构

  • 29篇江苏师范大学
  • 2篇徐州师范大学
  • 1篇安徽科技学院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24篇邹惠玲
  • 9篇陈文益
  • 3篇陈晓曦
  • 2篇丁文莉
  • 1篇张怡
  • 1篇邱蓓
  • 1篇顾卓君
  • 1篇张林
  • 1篇张慧荣
  • 1篇郑佳
  • 1篇张田
  • 1篇邹慧玲

传媒

  • 3篇外国语文
  • 2篇当代外国文学
  • 2篇外国文学研究
  • 2篇英美文学研究...
  • 1篇世界民族
  • 1篇外国文学动态
  • 1篇作家
  • 1篇深圳大学学报...
  • 1篇东方论坛(青...
  • 1篇湛江师范学院...
  • 1篇外语研究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太原大学学报
  • 1篇江南大学学报...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吉林师范大学...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宁波广播电视...

年份

  • 3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11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加拿大原住民戏剧中的“厌女症”书写
2017年
《干唇得搬去卡普斯卡辛》(Dry Lips Oughta Move to Kapuskasing,1989)是当代加拿大最负盛名的原住民剧作家汤姆森·海威(Tomson Highway)的代表作。这部戏剧以幽默、荒诞的写实笔法描写了保留地原住民物质与精神上的悲惨窘境,尤其凸显了原住民男性对原住民女性的厌恶和憎恨。剧中的原住民女性所体现出来的女性特征、地位、母性,甚至生育都与原住民传统大相径庭。她们不仅是男性的附属品、更是男性发泄的对象。事实上,海威并没有强化主流社会对原住民女性刻板形象的认识;相反,他认为殖民压迫和父权制度是女性暴力行为的根源,而且只有赤裸裸地揭露殖民主义的本质,原住民女性所遭受的创伤才能获得真正的文化治愈。
陈文益
关键词:厌女症强奸
论北美印第安人的性别跨界与多元文化被引量:2
2016年
曾经孕育过灿烂的古代文明的印第安人有着独特的多元性别文化。与传统二分的性别观念不同,印第安人多元性别文化强调性别所承载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意义,主张性别身份的不固定性,男女部族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期望、价值观念以及部族需要跨界成为"女子气的男子"或是"男子气的女子"。这些印第安部族性别跨界者被认为具有灵性力量,在部族社会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受到族人的尊敬,享有较高部族地位。毫无疑问,这种极具印第安民族色彩的性别文化挑战了西方思维下的二元性别模式,构建了一个多层面的性别视角。虽然被白人殖民文化视为异类而遭到质疑和抹杀,印第安多元性别文化质朴灿烂,自成体系,是人类文化体系中的组成部分,人类文化也因此充满多样性和异质性。
陈文益
关键词:印第安人
哥伦布神话的改写与第三空间生存——评维兹诺的《哥伦布后裔》被引量:4
2013年
在《哥伦布后裔》中,美国印第安裔作家维兹诺以戏谑笔法改写了哥伦布美洲之旅的白人历史叙事,不仅颠覆了宣称白人是美洲发现者的殖民话语,消解了白人与印第安之间文明与野蛮、主宰与被主宰的二元对立关系,而且为当代印第安人尤其是混血印第安人开拓出生存的第三空间。通过哥伦布的混血后裔们建立混血恶作剧者国家,在印第安传统和白人文化既冲突又联手的矛盾共存之中构建起新型生存模式的故事,维兹诺表达了当代印第安人与白人主流文化平等共存的诉求,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文化身份重构。
邹惠玲
关键词:改写
鬼舞:美国印第安小说中的批评隐喻被引量:3
2012年
"鬼舞"(ghost dance)是美国印第安部族的传统仪式之一,也是19世纪末泛印第安运动的宗教抗争手段。在希尔克、阿莱克西和维兹诺等当代印第安作家的笔下,"鬼舞"成了一种批评隐喻,再现于文本之中,与文字共舞,展现了当代印第安作家致力于强调印第安民族的历史存在和恢复印第安民族在多元共存社会中应当拥有的地位和话语权的努力。
陈文益邹惠玲
美国当代印第安英语诗歌中的部族认同——以哈娇、欧提斯和荷根为观照被引量:1
2012年
自"美国印第安文艺复兴"以来,一批具有民族自豪感的作家与诗人把写作当作政治解放的武器,在其诗歌创作中强调对同化的抵制,表达出认同祖先文化传统的愿望。作为当代印第安英语诗歌的代表人物,乔伊·哈娇(JoyHarjo)、西蒙·欧提斯(Simon Ortiz)以及琳达·荷根(Linda Hogan)将诗歌创造建立在印第安口述文化传统之上,强调土地是印第安的记忆和文化之根,并透过灵性传统彰显异于主流文学的叙述模式、神话体系和信仰体系。
陈文益邹惠玲
关键词:讲故事灵视
相悖的伦理诉求与两难伦理选择——《日落》的文学伦理学解读被引量:2
2015年
美国印第安裔作家约翰·约瑟夫·马修斯在其代表作《日落》中一方面表达了对印第安传统伦理的向往,另一方面又塑造出一个挣扎于印第安传统伦理与白人伦理之间、最终以白人伦理定位人生的印第安主人公。本文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出发,把《日落》置于马修斯创作的历史环境中,分析马修斯在小说中对以"全是我的亲属"为内核的印第安传统伦理的彰显,透视小说家所表现的白人伦理对印第安传统生存方式的侵蚀,并进而探究马修斯对白人伦理既否定又肯定的矛盾态度,解读小说主人公逐渐割舍与部族土地以及土地上万物生灵亲缘关系的伦理转向过程,藉以揭示马修斯动摇于两种相悖的伦理诉求之间的伦理困境以及他那个时代印第安人所面临的两难伦理选择。
邹惠玲陈晓曦
关键词:文学伦理学批评
远古神话之中的变形记——《远古的孩子》中一个印第安基奥瓦人身份寻求旅程的解读
2014年
文章以美国印第安文艺复兴作家莫马迪的代表作之一《远古的孩子》为研究文本,重点研究小说主人公赛特寻求身份的历程,深入分析了赛特在白人社会中的身份困惑,探讨了他变形为熊、融入远古印第安神话、最终在印第安神话框架之中获得肉体和灵魂的双重再生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文章阐释了莫马迪本人对印第安祖先神话传统的坚定信念,希冀从一个新的角度丰富对莫马迪作品的研究。
陈晓曦邹惠玲
关键词:身份寻求
民族叙事的继承与超越——解读莱斯利·希尔科《黄女人》、《讲故事的人》和《摇篮曲》
2013年
当代印第安人在文化殖民中的失落与内外平衡是美国印第安裔作家莱斯利·马蒙·希尔科作品最重要的主题。本文分析希尔科在《黄女人》等短篇小说中,将印第安口头传统和英语书面写作相结合的叙事策略,阐释希尔科的文化立场,认为在传统与外来文化矛盾中寻求自我定位的印第安人,只有保持传统世界观和宇宙观,认同部族文化,回归传统和自然,才能重新找回自我,实现以部落群体文化为参照的精神拯救。
丁文莉
论《宾果宫》中利普沙·莫里西的精神归家旅程
2014年
本文研究了美国印第安作家路易丝·厄德里克的小说《宾果宫》中利普沙·莫里西的归家旅程。首先分析了利普沙在回到齐佩瓦保留地的初期所遭遇到的处境,继而探讨了利普沙在归家旅程中所做出的种种努力,最终在幻象寻求的努力中,利普沙找到归家的正确方向,意识到了部族土地的重要性,认识到只有在精神上与部族土地融为一体时,才能找到自己的归属。
陈召娟邹惠玲
21世纪前十年美国印第安文学研究述评——兼谈对中国学者的启示被引量:5
2014年
20世纪60年代,美国红种人权力运动蓬勃开展,司各特·莫马迪英语写作的小说《黎明之屋》获得1969年普利策文学奖,"印第安文艺复兴"就此拉开序幕,国内外学界对美国印第安文学的研究也日益增多。美国评论界紧跟美国印第安文学的动态展开研究,发表于期刊中的研究文章已形成一定体系:具体包括宏观阐释,对研宄理论的探索。印第安文学教学研究和具体作家作品的阐释等。中国学者真正关注美国印第安文学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虽取得一定成果,但具有一定滞后性,存在着系统性不够、批评理论缺乏创新、研究范围小等问题。文章在综述国内外美国印第安文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当下我国学界的相关研究提出建议。
邹惠玲张田
关键词:美国印第安文学文学研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