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2004DIB4J166)

作品数:4 被引量:77H指数:4
相关作者:杨忠岐王小艺范军祥黄焕华张翌楠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天牛
  • 2篇生物防治
  • 2篇天敌
  • 2篇人工繁殖
  • 2篇物防
  • 2篇花绒寄甲
  • 2篇寄主
  • 2篇繁殖
  • 1篇意大利蜜蜂
  • 1篇有效积温
  • 1篇生殖
  • 1篇松褐天牛
  • 1篇替代寄主
  • 1篇起点温度
  • 1篇青杨
  • 1篇青杨天牛
  • 1篇种群
  • 1篇肿腿蜂
  • 1篇转主寄主
  • 1篇栎林

机构

  • 4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广东省林业科...
  • 1篇北京农业职业...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杨凌职业技术...

作者

  • 4篇杨忠岐
  • 2篇王小艺
  • 1篇李孟楼
  • 1篇唐艳龙
  • 1篇唐桦
  • 1篇姜静
  • 1篇张翌楠
  • 1篇黄焕华
  • 1篇雷琼
  • 1篇范军祥

传媒

  • 2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栗山天牛天敌花绒寄甲在栎林中的种群保持机制被引量:7
2012年
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鞘翅目:寄甲科Bothrideridae)是寄生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中老龄幼虫和蛹的重要天敌,但其寄主栗山天牛世代周期长(3年1代)、发育比较整齐,不利于寄生性天敌种群数量的稳定。为了解利用花绒寄甲防治栗山天牛后,其种群能否在栎树林间长期保持较高的种群数量,达到持续控制栗山天牛的防治效果,调查研究了花绒寄甲在栎树林间的转主寄主和种群保持机制。结果表明,在东北辽东栎树干和树枝上除了栗山天牛外,还有其他8种天牛危害:双簇天牛(Moechotypa diphysis)、四点象天牛(Mesosa myops)、中华薄翅锯天牛(Megopis sinica)、锯天牛(Prionus insularis)、双带粒翅天牛(Lamiomimus gottschei)、八字绿虎天牛(Chlorophorus tohokensis)、日本绿虎天牛(C.japonicus)和拟蜡天牛(Stenygrinum quadrinotatum)。其中以栗山天牛、双簇天牛、四点象天牛和拟蜡天牛数量较多,而花绒寄甲在辽东栎树干上的垂直分布与栗山天牛、双簇天牛和四点象天牛的垂直分布重叠较多。室内研究表明,花绒寄甲对四点象天牛老熟幼虫的寄生率达到26.67%,对蛹的寄生率达到了43.33%;对双簇天牛老熟幼虫的寄生率达到20.00%,对蛹的寄生率为6.67%。对双簇天牛和四点象天牛在林间的生活史调查和研究发现,花绒寄甲可寄生的这两种天牛的中老龄幼虫和蛹,在花绒寄甲不适宜寄生的栗山天牛幼龄幼虫期大量存在,表明双簇天牛和四点象天牛是花绒寄甲在栎树林中的主要转主寄主。由于这些转主寄主的存在,花绒寄甲在不利于其寄生的栗山天牛卵期、幼龄幼虫期可转移寄生这些寄主,从而在栗山天牛危害的栎树林间保持了较高的种群数量,达到对栗山天牛长期而有效的持续控制效果。
杨忠岐唐艳龙姜静王小艺唐桦吕军高源
关键词:栗山天牛花绒寄甲转主寄主
松褐天牛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天牛霉纹斑叩甲被引量:19
2008年
2003年至2006年对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昆虫——松褐天牛的天敌昆虫进行了调查,在我国广东省首次发现了松褐天牛的一种重要捕食性天敌——天牛霉纹斑叩甲(Crypta-laus berus)。对天牛霉纹斑叩甲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在室内条件下,观察研究了该天敌的捕食能力。结果显示,1头叩甲幼虫在130d的发育期里,累计捕食、杀死了27头松褐天牛幼虫,之后开始化蛹;另1头叩甲幼虫在138d的发育期里,累计捕食、杀死了19头松褐天牛幼虫。叩甲幼虫可在松褐天牛坑道之间转移捕食。
张翌楠杨忠岐黄焕华范军祥
关键词:松褐天牛天敌捕食能力
人工繁殖管氏肿腿蜂的替代寄主研究被引量:37
2008年
利用意大利蜜蜂雄蛹作为替代寄主成功繁殖出了管氏肿腿蜂,且繁殖出的成蜂寄生率、生活力都较强。繁蜂时各种主要条件因子的最佳组配为:温度26℃,相对湿度60%,接蜂的蜂蛹比2∶1。在该条件下繁蜂,寄生率为72.83%,出蜂率为47.83%。每头意大利蜜蜂雄蛹平均可繁殖出管氏肿腿蜂成蜂32头。观察了用替代寄主繁殖出的管氏肿腿蜂成虫的寿命:在20℃条件下,雄蜂和雌蜂的平均寿命分别为5.5d、28.4d;寿命超过一个月的雌蜂比例占65.45%。全年可以繁蜂5-8代。利用意大利蜜蜂雄蛹和用青杨天牛幼虫为寄主繁殖出的管氏肿腿蜂成蜂在个体大小、生活力、寄生力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利用意大利蜜蜂雄蛹繁蜂成本较低,仅为青杨天牛的7.44%。
姚万军杨忠岐
关键词:管氏肿腿蜂替代寄主人工繁殖青杨天牛生物防治
温度对花绒寄甲发育和生殖的影响被引量:18
2012年
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Fairmaire)是寄生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Blessig)、云斑天牛Batocera lineolata Chevrolat、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ulsky)、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 swainsoni(Hope)等多种我国重大蛀干害虫天牛的主要天敌。为大量繁殖花绒寄甲防治天牛,本研究测定了花绒寄甲发育和生殖与温度的关系,包括卵期、幼虫期和蛹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并研究在营养欠缺条件下不同温度处理成虫死亡率达50%时的天数,以及饲料供给充足状态下成虫的产卵量。结果表明,花绒寄甲卵期发育与温度的关系符合幂指数模型,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2.80℃和126.09日度;幼虫期和蛹期发育与温度的关系符合抛物线型,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1.7℃、139.0日度和13.9℃、265.24日度。在16~19℃、营养缺乏条件下,成虫死亡率达50%的时间为62~63 d,表明该天敌具有较强的耐饥力。在22~25℃、食料供给充分条件下,成虫产卵量最大,人工大量繁殖和饲养花绒寄甲的最适温度为22℃。只要食料充分,花绒寄甲成虫在所有温度处理下的寿命均达4年以上。
杨忠岐李孟楼雷琼王小艺
关键词:花绒寄甲人工繁殖生物防治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