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ZW103)
-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1
- 相关作者:王昊潘务正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 论《镜花缘》中笑话的嵌入及其作用
- 2019年
- 《镜花缘》中嵌入了28则笑话,它们集中分布于后30回。笑话讲述者主要是女性,笑话的雅俗品类不一。这些笑话中有13则可以在前人笑话集中找到本事来源,有2则无法确定是否来源于前人笑话,其他13则很可能是李汝珍根据创作需要而编写。笑话的嵌入强化了小说的讽刺主题,增强了情节的趣味性,彰显了小说幽默的艺术风貌。
- 姚燕
- 关键词:《镜花缘》讽刺幽默
- 李渔的戏曲观念与戏曲活动——以咏剧诗为考察视角
- 2021年
- 相对于以《闲情偶寄》为主的戏曲专论,作为李渔戏曲活动诗化记录的咏剧诗,同样体现出较高的批评价值。就戏曲观念而言,李渔的咏剧诗流露出“今曲”应向元曲回归的宗元倾向,与《闲情偶寄》离雅就俗的主张一脉相承;李渔的戏曲鉴赏从视觉观赏转向听觉辨赏,避免文人咏剧的感官描述、情节品评和诗教意旨;以戏曲为媒介的交游唱和则因人而异,既有同调赏音的自得,也流露出家班班主自嗟卑惭的心态。
- 潘天英王昊
- 关键词:戏曲批评戏曲活动
- 论舒位的咏剧诗被引量:1
- 2015年
- 舒位(1765-1816),字立人,号铁云,又字犀禅,河北大兴人(今属北京)。乾隆五十三年(1788)举人,在河间府与贵州作幕客多年。擅诗文词,与王昙、孙原湘被誉为"乾隆后三家",著有《瓶水斋诗集》十七卷,《瓶水斋诗别集》二卷。舒位擅戏曲创作,其《瓶笙馆修箫谱》(《卓女当垆》《樊姬拥髻》《酉阳修月》《博望访星》)传世,《圆圆曲》(未完成)《琵琶赚》《桃花人面》《闻鸡起舞》等均已散佚。
- 肖阿如王昊
- 关键词:舒位孙原湘
- 由“思颍诗”浅析欧阳修思隐情结被引量:1
- 2022年
- 作为北宋文坛和政坛举重若轻的人物,欧阳修中晚年的归隐思想及最终为何选择归隐颍州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欧阳修从皇祐二年离开南京到熙宁三年任职青州期间所做的30首“思颍诗”,具有独特的创作规律。对其进行梳理,有利于探求欧阳修长期以来思隐的内外原因,并从时间与空间的维度归纳颍州这一地点在欧阳修思隐情结中起到的作用。
- 祝福
- 关键词:情结
- 变与不变:蚕花戏的原初面貌及其变异被引量:1
- 2020年
- 蚕花戏与蚕神信仰密切相关,发轫于明代中叶,盛行于清代,主要在嘉湖杭地区传播。两名非职业演员在露天载歌载舞的表演是其原初面貌,属于有简单伴奏和道具的民间小戏。其后,海宁一带移植皮影戏作蚕花戏,吴江盛泽嫁接小满戏为蚕花戏,两者均有固定的表演程式,演出整本大戏,形态丰富。在外在演出形式、表演内容上,它们与原初面貌的蚕花戏面目迥异,在祭蚕神、祈丰收、娱神娱人等内在精神方面,却存在一脉相承的血肉联系。
- 王昊
- 明代过锦戏的种属、形态与规模辨析被引量:1
- 2016年
- 过锦戏是明代一种宫廷杂戏的专称,以滑稽逗乐、精彩热闹为表演目的,在继承宋金杂剧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主要体现在表演人数增加到十余人,品种更加丰富,有约百回的独立成章的段子,可分可合。它由真人扮饰表演,既不是影戏,也不是木偶戏,更没有过锦水嬉或水嬉过锦的品类。其形态是混杂的,不同于单一的杂扮、北杂剧、院本,主要包含了院本和杂耍把戏两大类。就演出规模而言,其形制短小、风格谐谑、情节简单,个体上属于小戏,不同段子合演则属于小戏群。
- 王昊
- 关键词:小戏
- 论沈德潜观剧诗被引量:2
- 2013年
- 在咏剧诗创作较为兴盛的康乾时期,沈德潜亦乐于观剧,并往往形诸歌咏。由其此类诗可以看出当时文人雅聚集合名家名作、名伶、名流在名胜中观剧的风气。为践行诗教观,沈氏以咏史诗的笔法咏剧,多选择历史剧或具有历史背景的剧作为其吟咏对象。沈氏一些观剧诗还具有比较重要的戏剧史料价值,这尚未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
- 潘务正
- 关键词:沈德潜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