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WW047)

作品数:11 被引量:32H指数:3
相关作者:孙胜忠汪顺来胡织女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常州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高校省级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文学

主题

  • 8篇小说
  • 8篇成长小说
  • 4篇教育
  • 3篇自我
  • 3篇自我教育
  • 1篇都柏林人
  • 1篇衣服
  • 1篇引语
  • 1篇缘起
  • 1篇人际意义
  • 1篇实用主义
  • 1篇算计
  • 1篇体裁
  • 1篇情节
  • 1篇情节模式
  • 1篇权力
  • 1篇重读
  • 1篇主题
  • 1篇主题思想
  • 1篇主义

机构

  • 7篇安徽师范大学
  • 4篇上海外国语大...
  • 1篇常州工学院

作者

  • 9篇孙胜忠
  • 1篇胡织女
  • 1篇汪顺来

传媒

  • 3篇安徽师范大学...
  • 2篇山东外语教学
  • 1篇外国文学
  • 1篇当代外国文学
  • 1篇外国文学研究
  • 1篇外国文学评论
  • 1篇西安外国语大...
  • 1篇英美文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简·爱》:精神追求抑或权力算计被引量:3
2017年
一般认为简·爱是一个自由与平等的精神追求者。笔者以为由于地位悬殊,简与罗切斯特之间一直处于一种征服与反征服的状态之中;她从桑菲尔德府出走似乎是为了逃离父权统治,寻求精神上的独立,但更是她迫于法律和社会习俗压力的无奈之举,从因果关系来看,或许这是她以退为进的一种策略;她最终实现社会地位的逆转,成为女主人,与她的个人奋斗不无关系,但主要还是得益于其叔叔的遗赠,即经济状况是她社会地位提升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与其说简是一个自由与平等的精神追求者,不如说她是一个对社会下层和权威态度暧昧不明,通过权力算计和外来经济援助获得成功的女性。基于对当时社会、历史和文化语境的考察,《简·爱》可看作一部反映19世纪中叶社会实用主义自我教育观的成长小说。
孙胜忠
关键词:《简·爱》成长小说
论《旧衣新裁》中的“衣服”与“裁缝”被引量:2
2016年
托马斯·卡莱尔的《旧衣新裁》因其奇特的结构形式、迂回曲折的说理方法以及通篇充斥着"浪漫反讽"等特点而被称为"最具原创性"的"奇书"。这种挑战性的文风既给读者提供了宽广的阐释空间,也使文本成为一个闪烁不定的难解之谜。本文结合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欧洲,尤其是英国的历史和文化语境,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围绕着"衣服"和"裁缝"这两个中心议题,试图探讨如下几个问题:《旧衣新裁》所作何为?衣服是什么?它为什么要重新裁剪?什么样的衣服才合身?谁是裁缝?谁又是那个新裁缝?
孙胜忠
关键词:衣服裁缝成长小说
穿古装唱新戏——论《寻欢作乐者的历史》的书写策略被引量:1
2014年
理查德·梅森2011年新作《寻欢作乐者的历史》从书名到故事背景、从情节设置到用典等技术手法的运用无不给人以厚重的历史感,但小说所反映的问题——金融危机、不同阶层之间的冲突、忠诚、同性恋等又总是散发着清新抑或腐败的现代气息。这是一部穿戴笨重的古装唱着新戏的成长小说。"借古讽今"是这部小说的基本书写策略,它反映了当代英美成长小说对以德国为代表的经典成长小说的继承与革新并存的发展新趋势。
孙胜忠
关键词:成长小说
作者·人物·读者:从对话看《都柏林人》中引语的人际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作为小说中最深的内嵌话语,对话往往被认为具备使叙事更为逼真、自然,能较好地刻画人物(个体或群体)形象,增强文体或艺术效果等功能。此时,作者已隐退,而将话语权交给了小说中的人物。通过对《都柏林人》中的对话分析表明,对话不仅仅体现了小说中参与对话的人物之间的关系,而且是作者与读者之间及社会各成员之间(多重声音)的交流,具有互动的和态度的人际意义。这就从另外一个角度,即人际意义的角度探讨了常用于构成小说对话的直接和自由直接这两种引语的功能。
胡织女
关键词:引语人际意义《都柏林人》
英美成长小说情节模式与结局之比较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考察英美成长小说的情节模式和结局对于读解成长小说文本,把握成长小说的发展脉络和趋势具有重要意义,但调研发现研究者对这个问题的观点历来有争议,甚至存在着含混与矛盾的现象。以成长小说文本为依据,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成长小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情节发展模式以及与此相对应的两种结局。这两种不同模式和结局的存在与人的心理需求、成长小说的自传体特征以及社会、历史与文化等小说生成语境的变化和差异关系密切。
孙胜忠
关键词:成长小说情节模式
论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成长小说主题思想的流变被引量:1
2018年
维多利亚时期,成长小说的异军突起,为英国文学增添了色彩。这一时期的成长小说在主题思想上与时代发展同步,它见证了保守主义、功利主义、悲观主义等思潮的变革。维多利亚成长小说以个人成长映照了社会思潮的变革,是时代变迁的缩影。本文在爬梳史料和文献的基础上,以维多利亚时期六部经典成长小说为范本,探讨当时英国成长小说的主题思想流变历程,指出成长小说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社会的精神风貌。
汪顺来
关键词:维多利亚时代主题思想
张力下的统一——重读《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被引量:2
2016年
歌德的《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自问世以来,一方面被奉为原型成长小说,另一方面因其反讽结局和文本中存在的各种张力而遭到论者的诟病。本文拟从小说的结局、德国当时崇尚的"美善合一"的理想和歌德本人"相互联系"的观念等方面探讨小说中反讽结局、感性与理性、现实与观念、行动与思想等张力下的辩证统一性,并结合成长小说的美学原则、当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作家的创作思想进一步探究文本既矛盾又统一背后的深层原因。
孙胜忠
关键词:成长小说美善合一辩证统一
成长小说体裁考辨被引量:2
2014年
成长小说与多种小说类型密切关联,这是它难以界定的原因之一.通过考辨成长小说与历险小说和传记体小说等前身以及发展小说、教育小说和艺术家小说等“近邻”之间的联系与差异,本文总结出成长小说如下几个明显的特征:“自我教育”和“认识自我”是小说的核心概念和主旨;在小说情节展开过程中,“成长着的”主人公的性格、心理及世界观有明显的变化;小说强调直接经验,主人公在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了解社会和自身,追求独特的自我和个体全面和谐的发展;经典成长小说强调社会化,主人公多半融入社会;现代成长小说突出主体性,主人公多选择同社会决裂或退隐.
孙胜忠
关键词:成长小说历险小说教育小说
成长小说的缘起及其概念之争被引量:11
2014年
本文在爬梳史料和文献的基础上,首先概述目前国内外文学评论界对成长小说的基本观点以及存在的分歧;其次,追溯"成长小说"概念的形成和这一术语的来源;最后,重点梳理历史上关于成长小说概念及内涵的论争,剖析争论的焦点及问题的症结所在,以便从纷繁的论争中剥离出成长小说的核心内涵与本质特征。
孙胜忠
关键词:成长小说自我教育缘起
“激进的内在改革”或卡莱尔式的自我教育——作为精神自传的《旧衣新裁》被引量:2
2015年
《旧衣新裁》令人讶异的叙事艺术和文本结构等特质使论者在其文类的归属方面遇到了难题。本文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考察作家创作过程中的欧洲尤其是当时英国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以及卡莱尔本人遭遇的精神危机,论证他所倡导的"激进的内在改革"与德国的"自我教育"之间的因缘关系,进而指出"激进的内在改革"就是卡莱尔式的自我教育,是他针对19世纪30年代英国潜在的暴力革命以及激进的政治改革和纨绔之风等社会问题提出的应对之策,《旧衣新裁》因而是卡莱尔的一部哲理性精神自传。
孙胜忠
关键词:卡莱尔精神自传自我教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