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2012BAD19B05)
- 作品数:4 被引量:59H指数:4
- 相关作者:王猛慕卫王凯张小兵刘峰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湖南化工研究院泰安市岱岳区农业局更多>>
- 发文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溴氰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对三种鳞翅目害虫的毒力作用比较被引量:32
- 2014年
- 为比较溴氰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玉米螟和小地老虎的作用差异,采用浸卵法、浸叶法、饲喂毒营养液法等测定了溴氰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对3种害虫的卵、3龄幼虫和成虫的毒力,以及对其3龄幼虫的拒食活性。结果表明,溴氰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均无杀卵作用,但能降低初孵幼虫存活率。溴氰虫酰胺对甜菜夜蛾、玉米螟和小地老虎3龄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0.11、0.05和0.13 mg/L,相对毒力分别是氯虫苯甲酰胺的2.8、2.7和5.1倍。溴氰虫酰胺对3种害虫成虫的LC50值分别为0.11、0.09和0.22 mg/L,相对毒力分别是氯虫苯甲酰胺的3.9、3.8和2.7倍。溴氰虫酰胺在亚致死浓度0.10、0.05和0.14 mg/L的剂量下分别对甜菜夜蛾、玉米螟和小地老虎3龄幼虫表现出较强的拒食作用,处理48h后达到最高,拒食率分别为85.58%、81.91%和86.11%。药剂处理试虫虫体皱缩,体节缩短,体重增加率明显低于对照处理。表明溴氰虫酰胺对3种鳞翅目害虫的毒力作用比氯虫苯甲酰胺好,可作为氯虫苯甲酰胺的替代药品。
- 王猛王凯刘峰慕卫
- 关键词:玉米螟小地老虎氯虫苯甲酰胺毒力
- 山东省绿盲蝽田间种群对六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监测被引量:9
- 2013年
- 为了解山东地区绿盲蝽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变化情况,于2010—2012年采用玻璃管药膜法监测山东聊城、菏泽、滨州、德州地区绿盲蝽田间种群对马拉硫磷、毒死蜱、灭多威、丁硫克百威、联苯菊酯和氟虫腈等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显示,相对于2009年的监测数据,2010—2012年各地绿盲蝽种群对不同杀虫剂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变化,但相对毒力比值均小于10倍。其中对毒死蜱、联苯菊酯的敏感性均未降低,菏泽种群表现为敏感性增强,相对毒力比值小于1。2011—2012年德州种群对丁硫克百威、灭多威和氟虫腈的敏感性降低,相对毒力比值大于3倍,其它种群敏感性变化不大,相对毒力比值均小于3倍。3年间菏泽种群对马拉硫磷的敏感性变化不大,相对毒力比值小于3倍,其它种群敏感性均有所降低。因此,毒死蜱、马拉硫磷、联苯菊酯、丁硫克百威等仍是山东棉区防治绿盲蝽的有效药剂。
- 张小兵王凯王猛慕卫
- 关键词:棉花绿盲蝽杀虫剂
- 不同施药方式下吡虫啉对棉田绿盲蝽种群动态的影响被引量:8
- 2014年
- 为探讨吡虫啉对绿盲蝽种群数量的控制作用,2011—2012年连续两年采用种子包衣、颗粒剂穴施和灌根处理棉花,并结合种植绿豆诱集带的方式,研究其对棉田绿盲蝽种群动态的影响。在吡虫啉有效成分用量为1 500g/hm^2时,棉花颗粒剂穴施+绿豆诱集带颗粒剂穴施、灌根和颗粒剂穴施3种处理,对棉田绿盲蝽种群数量控制作用较好,自棉花苗期至8月中旬花铃期百株绿盲蝽数量分别为12、15、17、8、19头,均低于为害经济阈值,控制有效期接近110 d;在吡虫啉有效成分用量为900g/hm^2时的棉花颗粒剂穴施、灌根处理以及吡虫啉有效成分用量为675g/hm^2的棉花种子包衣+绿豆诱集带种子包衣处理,对棉田绿盲蝽种群数量控制作用次之,控制期在100 d左右。单一棉花种子包衣处理控制效果低于上述处理,持效接近90 d。各处理对棉叶受害指数减退率的影响与其对绿盲蝽种群数量的控制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棉田吡虫啉颗粒剂穴施及液体制剂灌根施药是控制绿盲蝽为害的有效施药手段。
- 张小兵王凯王猛王建美慕卫
- 关键词:棉花绿盲蝽吡虫啉施药方式种群动态
- 三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对小地老虎和蚯蚓的选择毒性被引量:15
- 2013年
- 为筛选出高效安全的土壤处理杀虫剂,室内采用浸叶法比较了溴氰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与8种常规杀虫剂对小地老虎的毒力,用滤纸接触法和人工土壤法分别测定了11种药剂对蚯蚓的急性毒性,并通过盆栽试验比较了其对小地老虎和蚯蚓的选择毒性。结果表明,3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对小地老虎的室内毒力明显高于其它8种对照药剂,对蚯蚓的LC50均属于低毒级,其中以溴氰虫酰胺的毒力选择性最高。盆栽试验中双酰胺类药剂防虫效果均低于其它对照药剂,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保苗效果显著高于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20%丁硫克百威乳油,且双酰胺类药剂对蚯蚓没有明显致死作用。说明在棉田选择溴氰虫酰胺能够控制小地老虎的危害。
- 杜军辉于伟丽王猛张灿光慕卫
- 关键词:小地老虎蚯蚓选择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