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1BA501A15-24)

作品数:4 被引量:78H指数:3
相关作者:徐幸莲周光宏孙京新汤晓艳邹晓葵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河南省漯河市双汇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猪肉
  • 2篇肉色
  • 2篇猪胴体
  • 2篇胴体
  • 2篇冷却猪肉
  • 1篇有机酸
  • 1篇宰后
  • 1篇肉色稳定性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控制
  • 1篇微生物污染
  • 1篇细菌总数
  • 1篇冷却工艺
  • 1篇HACCP
  • 1篇表面细菌
  • 1篇纯化
  • 1篇大肠菌群

机构

  • 4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河南省漯河市...

作者

  • 4篇周光宏
  • 4篇徐幸莲
  • 3篇孙京新
  • 1篇邹晓葵
  • 1篇李苗云
  • 1篇汤晓艳
  • 1篇吴伟伟
  • 1篇王晓宁
  • 1篇岳新叶
  • 1篇李宏伟

传媒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年份

  • 2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的混合酸处理对猪胴体表面细菌作用效果的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采用乳酸(1%、2%、3%)+乙酸(0.5%、1%、1.5%)+柠檬酸(0.5%、1%、1.5%)9种不同浓度混合配比对冷却猪肉生产中的胴体进行在线喷淋实验,应用棉球擦拭法在胴体的槽头部位进行取样,研究微生物污染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9种不同浓度配比的混合酸处理对猪胴体表面的微生物有抑制作用。与未经混合酸处理的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的细菌总数减少了0.29~0.61logcfu/cm2,大肠菌群数减少了0.31~0.84logcfu/50cm2。处理组2~9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只有处理组1(1%乳酸+0.5%乙酸+0.5%柠檬酸)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3%乳酸+0.5%乙酸+1.5%柠檬酸(处理组7)混合使用对减少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效果最显著,且比单独使用乙酸效果更好。
王晓宁李苗云吴伟伟周光宏徐幸莲李宏伟岳新叶
关键词:有机酸猪胴体细菌总数大肠菌群
猪肉中氧合肌红蛋白分离、纯化及其氧化特性研究被引量:24
2002年
本文是对猪肉肉色稳定性机理的研究。宰后24h的猪肉半膜肌经绞碎后,用TrisHCl萃取,然后用硫酸铵提取,离心分离,粗提液经DEAE-SepharoseFF和SephadexG-75层析柱分离纯化,得到纯的氧合肌红蛋白,并经SDS-PAGE电泳和扫描光谱鉴定。研究了氧合肌红蛋白在不同的pH(5.0~7.0)、温度(20~50℃)、离子强度(0~600mmol/LNaCl)以及氧分压(0~150mmHg)外界因子条件下的氧化特性。结果表明,pH、温度、离子强度、氧分压等外界因子对氧合肌红蛋白的自动氧化均有显著的影响;低pH、高温、高离子强度以及很低的氧分压会加速氧合肌红蛋白的自动氧化。
孙京新周光宏徐幸莲叶伟华
关键词:猪肉纯化肉色稳定性
宰后冷却工艺对冷却猪肉肉色、质量分类的影响被引量:34
2006年
研究了宰后猪胴体分别采用常规冷却工艺(宰后45 m in起,(3±0.5)℃、0.4 m/s冷风冷却24 h)和二阶段急速冷却工艺(宰后35 m in起,-20℃、2 m/s冷风冷却1.5 h;(3±0.5)℃、0.4 m/s冷风冷却22.5 h)对冷却猪肉肉色、质量分类的影响。通过测定冷却猪肉pH值和T(温度)及肉色仪器测定参数值(L*、a*、b*)和肉色分值,确定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并进行猪肉质量分类判断。结果表明,常规冷却工艺冷却猪肉的T45m in与pH45m in、L*、肉色分值呈极显著性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37,0.45,-0.39;L*与肉色分值呈最大的负相关,相关系数达-0.80;PSE猪肉占18.6%,RFN(正常)猪肉占80.4%,而DFD猪肉仅占1.0%。二阶段急速冷却工艺在宰后初期比常规冷却工艺不仅有效降低冷却猪肉温度,而且同时使其pH值下降缓慢;其PSE猪肉降至12.0%,RFN(正常)猪肉升至87.0%,DFD猪肉仍为1.0%。提示二阶段急速冷却工艺可改善冷却猪肉肉色、进而提高其质量。
孙京新汤晓艳周光宏徐幸莲
关键词:冷却猪肉肉色
不同工艺条件对猪胴体和冷却猪肉微生物去污染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1
2003年
调查了冷却猪肉生产企业现有生产工艺下微生物污染的状况 ;研究了对现有生产工序 (冲淋工序、冷却工序 )采用新的处理工艺 ,包括水冲洗、乳酸喷淋、冷分割以及联合处理等对猪胴体和冷却猪肉微生物去污染的效果。结果表明 ,在现有生产工艺下 ,冷却猪肉微生物污染随季节发生显著变化 ,且达不到HACCP体系微生物控制要求 ;水冲淋、乳酸喷淋、冷分割单独处理或联合处理 ,均有显著的微生物去污染效果。如果采用热分割 ,劈半后冲洗 1min ,乳酸喷淋 1min ,则微生物去污染效果显著 ,可基本达到HACCP对微生物控制要求。如果采用冷分割 ,劈半后冲洗 1min ,冷却 2 4h ,再次采用冷分割效果较好 ,冷却猪肉可基本达到HACCP对微生物控制要求 ;若劈半后冲洗 1min ,乳酸喷淋 1min ,冷却 2 4h则可完全达到HACCP对微生物控制要求。
孙京新邹晓葵周光宏徐幸莲赵宁甘泉
关键词:猪胴体冷却猪肉微生物污染微生物控制HACCP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