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2TS11)
- 作品数:3 被引量:46H指数:3
- 相关作者:冯雪范江涛陈国宝邱永松黄梓荣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基于栖息地模型的南沙海域鸢乌贼渔情预报研究被引量:16
- 2015年
- 栖息地模型是渔情预报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应用范围广,预报精度高的特点。根据"南锋"号调查船2013年春夏秋冬4个季节对南沙海域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的声学调查数据,结合遥感所获得的环境数据,将鸢乌贼生物量作为适应性指数,利用最大值法、最小值法、几何平均值法和算数平均值法分别建立基于表温(SST)、叶绿素a浓度(CHL)、海表盐度(SSS)和海面高度(SSH)的综合栖息地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模型。结果表明算数平均值法拟合效果最好,模型准确度达75%以上,生物量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HSI大于0.5的海域,其他HSI较高的海域可能为潜在渔场。
- 范江涛张俊冯雪陈作志
- 关键词:鸢乌贼南沙海域栖息地
- 南海鸢乌贼生物学研究进展被引量:33
- 2013年
- 鸢乌贼是重要的海洋经济种类,研究掌握其生物学特性对于资源评估和管理有重要意义。结合国内外文献,系统总结了鸢乌贼的生物学研究现状:关于鸢乌贼仔稚鱼的研究较少,稚鱼期结束的标志不明显;成鱼分为4个主要种群和2个次要种群,即大型群、中型群、小型群和微型群,其中中型群根据内壳特征分为中型单轴群和中型双轴群;鸢乌贼的分布具有岛屿相关性,通常夜晚上升到水面,白天下降到深水层;鸢乌贼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许多鱼类、海洋哺乳类的主要饵料,同时本身也是甲壳类、小型鱼类的捕食者,另外还有自食的特性;鸢乌贼广泛分布于38°N^40°S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资源量丰富,其中我国南海的可捕量为130万~200万t/年。
- 范江涛冯雪邱永松黄梓荣陈国宝
- 关键词:鸢乌贼生物学
- 人工鱼礁水动力学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3年
- 随着近海渔业资源环境的进一步衰退和恶化,以及人们生活需求的不断增加,为改善海洋生物资源和环境,海洋牧场建设成为发展的重点,而人工鱼礁是海洋牧场工程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人工鱼礁建设与美日等国家相比相对落后,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礁体在水中受力是复杂多样的,其受力状况和流场效应与周围环境及自身性能密切相关。对人工鱼礁水动力学的研究目前还无比较成熟的结论,通过对人工鱼礁动力学研究的概述,旨在希望人们对人工鱼礁水动力学性能有全面的认识,为我国继续深入研究人工鱼礁设计及构造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 范江涛陈丕茂冯雪陈国宝
- 关键词:海洋牧场人工鱼礁水动力学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