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5ABA178)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1
相关作者:孙双权陈忠叶章群苏元华龚化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神经系
  • 1篇神经系统
  • 1篇受体
  • 1篇尿动力
  • 1篇尿动力学
  • 1篇排尿
  • 1篇排尿反射
  • 1篇中枢神经
  • 1篇中枢神经系统
  • 1篇及其受体
  • 1篇谷氨酸
  • 1篇氨酸
  • 1篇膀胱
  • 1篇膀胱测压
  • 1篇测压

机构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上海市松江区...

作者

  • 2篇叶章群
  • 2篇陈忠
  • 2篇孙双权
  • 1篇杨为民
  • 1篇章慧平
  • 1篇蔡丹
  • 1篇龚化
  • 1篇苏元华

传媒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谷氨酸及其受体在排尿反射通路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7年
谷氨酸是排尿反射通路中重要的神经递质,参与大脑皮质、脑桥及脊髓排尿中枢对排尿反射的调控。谷氨酸受体包括代谢型受体和离子型受体,这两类受体在排尿反射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离子型受体又分为NMDA受体和非-NMDA受体,它们在排尿反射中也可能具有不同的作用,但两者之间具有相互作用。谷氨酸与其他神经递质在排尿反射中也存在相互作用。
孙双权陈忠叶章群
关键词:谷氨酸受体排尿反射中枢神经系统
两种大鼠膀胱测压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比较大鼠在乌拉坦麻醉下经尿道置管膀胱测压与清醒状态经耻骨上膀胱造瘘置管测压的尿动力学指标差异及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15只成年雌性SD大鼠在不同剂量乌拉坦麻醉后经尿道置管测压,15d后行耻骨上膀胱造瘘置管,术后第3~8天及第14天分别行清醒膀胱灌注测压。比较膀胱容量,排尿量,残余尿量,最大排尿压及排尿效率的差异。结果乌拉坦麻醉尿道置管测压时,按0.8g/kg体重腹腔注射后麻醉程度浅,无法插管。而按1.2g,kg体重腹腔注射后,对排尿反射影响较大。按1.0g,kg体重腹腔注射较为合适。而耻骨上膀胱造瘘测压时,术后第8天以后膀胱容量较为稳定。两者相比,清醒状态膀胱造瘘置管测压时膀胱容量较乌拉坦麻醉下尿道置管测压明显增大,分别为2.26±0.44mL及1.45±0.41mL(P〈0.05);最大排尿压明显降低,分别为26.15±6.71cmH2O及44.32±4.93cmiH2O(P〈0.05);排尿效率明显增大,分别为(96.73±3.81)%及(80.44±4.12)%(P〈0.05)。结论两种大鼠膀胱测压方法测得指标具有明显差异。
孙双权陈忠叶章群苏元华杨为民章慧平蔡丹龚化
关键词:尿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