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895150) 作品数:48 被引量:218 H指数:9 相关作者: 林栋樑 胡静 黄伯云 唐建成 周廉 更多>> 相关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南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金属学及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机械工程 理学 更多>>
大晶粒Ni-42A1合金超塑变形过程组织演变之EBSD分析 采用 EBSD 分析技术研究1075℃、初始应变速率为1×10s试验条件下大晶粒 Ni-42Al 合金超塑变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研究发现,变形前,大晶粒 Ni-42Al 合金中小角度晶界比例极低,均以大角度晶界为主,且某... 胡静 林栋樑关键词:EBSD NIAL 金属间化合物 大晶粒 TiAl基合金与陶瓷界面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7 2002年 借助电子探针微区分析仪、维氏显微硬度计、光学和电子显微镜对TiAl合金与Al2 O3 ,ZrO2 以及经CaO稳定的ZrO2 3种陶瓷型壳的界面反应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 ,这 3种材料的化学稳定性依次升高 ,而经CaO稳定的ZrO2 型壳与TiAl反应层的厚度仅为 5 0 μm 。 王家芳 王健农 杨杰关键词:钛铝合金 陶瓷 温轧态Fe_3Al-Ti合金的低温超塑性 2000年 采用拉伸试验研究了温轧态 Fe3Al- Ti合金 Fe- 2 8Al- 2 Ti的低温变形行为 .发现当应变速率为 1.2 5× 10 - 4 s- 1和 2 .5× 10 - 4 s- 1时 ,该合金在 6 0 0~ 70 0℃具有超塑性 .70 0℃时断裂延伸率可达 389%,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出应变速率敏感指数一般低于 0 .3.金相组织观察表明 ,变形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 ,从而导致了温轧态 Fe3Al- Ti合金的超塑性 . 田伟 单爱党 林栋梁关键词:FE3AL合金 低温超塑性 动态再结晶 两步热处理制备高延性TiAl基合金机理 被引量:5 2002年 研究了两步热处理对锻造Ti 4 7Al 2Cr(摩尔分数 ,% )组织演变和室温拉伸性能的影响。经 12 90℃ ,4h FC12 4 0℃ ,4h ,FC +90 0℃ ,2 4h热处理后 ,锻造TiAl基合金中形成了均匀细小的双态组织 ,其室温伸长率 ,室温抗拉强度和室温屈服强度分别为 3.5 % ,6 77MPa和 5 97MPa。在热处理过程中 ,锻造TiAl基合金发生了复杂的相变 ,其相变过程为 :变形组织→γf+αf→γf+(αf+γs+αs)→γf+Lf+γs+Ls。当第二步热处理温度偏低时 ,αs 转变为脆性α2 相颗粒 。 唐建成 黄伯云 贺跃辉 周科朝 刘文胜 唐志宏 鲁世强关键词:TIAL基合金 室温拉伸 Hydrogen-Induced Cracking of Two-Phase Alloy of Ni3Al+NiAl 2003年 Hydrogen-induced cracking (HIC) of two-phase alloy of Ni3AI+NiAI was in situ investigated using a WOL (wedge opening-loading) constant deflection specimen in an optical microscopy and using a notched tensile specimen i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hreshold stress intensity of HIC was KIH=15.7 MPa·m1/2, and (da/dt)II=0.019 mm/h. For the uncharged specimen, microcrack initiated and propagated preferentially within the NiAl phase, resulting in cleavage fracture, but for the precharged specimen with hydrogen concentration of 24.7×10-4%, hydrogen-induced crack initiated and propagated preferentially along the Ni3AI/NiAI interfaces, resulting in interphase fracture. Jinxu LI, Yanbin WANG, Lijie QIAO Wuyang CHUDepartment of Materials Physics and Chemistr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关键词:HIC SEM T23钢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被引量:8 2010年 利用膨胀法和差热分析法结合金相-硬度法测定T23钢过冷奥氏体的连续冷却曲线(CCT图)。由差热分析仪测得了临界点Ac1、Ac3、Ar1和Ar3,由Gleeble-1500热模拟机测定T23钢以不同冷却速度连续冷却时的膨胀曲线和Ms,获得了该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研究了T23钢连续冷却过程中奥氏体转变过程及转变产物的组织。通过对CCT图的分析,确定铁素体、贝氏体、贝氏体/马氏体复合相冷却速度。 李红英 曾翠婷 魏冬冬 宾杰 张浩伟关键词:T23钢 热模拟 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临界冷却速度 片层晶粒体积分数对双态组织γ-TiAl基合金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03年 对热等静压后的Ti 46.5Al 2Cr 1.5Nb 1V合金进行了热处理,获得了一系列含有不同片层晶粒体积分数的双态组织。室温拉伸实验结果表明,片层晶粒体积分数对双态组织TiAl合金的性能影响很大。在应变速率一定的情况下,片层晶粒体积分数的增加会导致双态组织TiAl合金屈服强度的增加以及室温塑性的降低。在近γ组织中,室温塑性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原因主要是在应变速率较高时,有较多的孪晶系开动。 郑瑞廷 张永刚 陈昌麒 程国安关键词:双态组织 力学性能 EBSD技术研究Ni-48Al金属间化合物超塑变形组织演变 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研究在1075℃、初始应变速率1.5×10^-3s^-1条件下大晶粒Ni-48Al合金超塑变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结果表明,变形前,大晶粒Ni-48Al合金以大角度晶界为主,小角度晶界比例极低。在超塑变形过程中,持续有取向差≤5°的小角度晶界产生。随变形量的增大,新形成的小角度晶界取向差增加,转变为取向差6°-15°小角度晶界,进而转变为取向差〉15°的大角度晶界。小角度晶界的产生速率与小角度晶界转变为较大角度晶界的速率趋向一动态平衡。小角度晶界向较大角度晶界不断转变的结果使大角度晶界数量不断增加,最终导致晶粒显著细化。 胡静 林栋樑关键词:EBSD 金属间化合物 大晶粒 超塑变形 细晶8.5Nb-TiAl基合金的研究 被引量:4 2004年 研制出1种细晶的8.5Nb-TiAl基合金,化学成分为Ti-45Al-8.5Nb-0.3W-0.3B(TAWBY),铸态组织的晶粒度约为25μm。合金中含有一定量的B_2+ω相,B_2相和ω相的位相关系(110)_(B_2)//(0001)_ω和[111]_(B_2)//[110]_ω。同时,对TAWBY合金的变形试样进行了1250℃,1h和1310℃,0.5h真空退火处理,分别获得了DP和FL组织。对2种组织的试样进行了室、高温拉伸和三点弯曲K_(IC)测试,分析了变形TAWBY合金与K5合金等第3代TiAl基合金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760℃~870℃下,高温拉伸性能己达到第3代TiAl基合金的性能。 闫蕴琪 王文生 周廉关键词:细晶 力学性能 双相NiAl金属间化合物超塑性 被引量:3 2011年 研究双相Ni-31Al金属间化合物的高温变形行为。结果表明,该合金在950~1075℃温度范围,1.25×10-4~8×10-3s-1应变速率范围内呈超塑性变形。在温度为1000℃、应变速率为5×10-4s-1时,最大延伸率可达281.3%。显微结构分析表明,超塑性变形过程中两相具有很好的协调变形能力,超塑性变形后原始组织拉长、细化。双相Ni-31Al金属间化合物超塑性变形机制可能为连续动态回复与再结晶。 胡静 林栋樑关键词:金属间化合物 超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