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CLS-D1006)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相关作者:李云霖欧志文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科技大学邵阳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代议
  • 1篇代议民主
  • 1篇议会
  • 1篇议会制
  • 1篇议会制度
  • 1篇儒家
  • 1篇儒家文化
  • 1篇特质
  • 1篇人大
  • 1篇人大制度
  • 1篇文化
  • 1篇无形
  • 1篇民权思想
  • 1篇民主

机构

  • 2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邵阳学院

作者

  • 2篇李云霖
  • 1篇欧志文

传媒

  • 1篇政治与法律
  • 1篇邵阳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国民大会:在有形与无形之间被引量:1
2010年
国民大会是孙中山基于直接民权、权能区分和五权宪法等理论,在美国进步主义运动影响下出于济欧美代议政治之穷与矫正选举制度之弊的考虑,在中央设计一个与外国议会不同的机构来代表国民全体,通过行使选举、罢免、创制、复决等政权产生与管理中央政府的政体设计,它负责监督整个政府的同时高于一切,具有"抽象"、"无形化"和"具体"、"有形化"的双元特质。随着三民主义成为知识化与制度化的信仰,国民大会在宪法中的组织形式与职权经历了有形与无形之间的漂移,最后定位于有形与无形之间。国民大会的运行中所表现的国大代表选举有名无实、制宪国大召开一党独行以及国大行宪而致宪法破弃,从反面警示我们必须加强代议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李云霖欧志文
关键词:无形
近代中国议会制度的历程、特质与启示被引量:6
2011年
近代议会制度进入中国经历了域外之制的简单介绍期、君民一体下情上达的价值重构期、权利与议会结合的民权实现场域期,其表现出富强范式对议会的解构、民本思想对民主的置换以及儒家宗法政治文化对议会的诠释等特征,并贯穿于王权体制、三权体制和五权体制下的议会制度的建构和运行之中。近代中国议会制度起源与变迁历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对于同为代议民主实现形式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李云霖
关键词:议会制度民权思想儒家文化代议民主人大制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