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4023)
- 作品数:8 被引量:81H指数:6
- 相关作者:孟鹏阿拉木萨押田敏雄蒋德明周全来更多>>
- 相关机构: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辽宁省农业科技重点计划项目辽宁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微域环境因子对落基山圆柏插穗生根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以8年生落基山圆柏(Juniperus scopulorum)的嫩枝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扦插密度和基质等处理措施,研究了微域环境因子对插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不同扦插密度的生根部位、愈伤率、生根率、炼存率、生根效果指数(root effect index,REI)、离散度指数(rooting dispersion index,RDI)和分形特征均存在显著差异。综合分析生根率、炼存率、REI和RDI等发现,密插处理的效果好于稀插,稀插处理的插穗生根能力较差,生根性状离散度较大。密插处理的插穗的根系平均分形维数是稀插处理的1.24倍,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扦插密度下插穗的生根部位和生根机制不同:插穗在密插处理下形成诱生根,在稀插处理下形成原基根。不同的扦插密度造成了落基山圆柏微域环境的显著差异,但同一密度下不同基质种类对微域环境因子的调控作用有限。密插处理下插穗的微域环境相对湿度较高(最高可达83.5%),温度较低,光合有效辐射较小。这些环境因子的差异导致密插处理下插穗的净光合速率(Pn)较高,蒸腾速率(Tr)较低。在0-60天内,密插和稀插处理的插穗的Pn均呈上升趋势,并且二者相差的幅度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而迅速增大;在60天以后,二者均呈下降趋势,相差幅度基本保持不变。密插处理下的Tr值在0-30天内基本保持不变,而此时稀插处理下的Tr迅速增加。在30-60天内密插处理下的Tr快速增加,60天时达到最大值,但仍低于稀插处理。这些结果表明,外部微域环境因子对插穗生根的影响是通过影响其内在生理指标来实现的,插穗营养状况的差异是造成生根机制不同的主要原因。
- 孟鹏李玉灵尤国春张硕
- 我国固沙植物抗旱性及基于水量平衡的沙地造林合理密度研究进展被引量:18
- 2013年
- 针对我国部分地区固沙成林出现早衰甚至枯死问题,本文对沙地典型固沙植物抗旱性特征、固沙林地水分平衡特征和基于水分平衡的沙地合理造林密度研究进行了论述,明确了沙地植被恢复中,应根据植物的抗旱性特征,对水分循环规律进行量化研究,并参照其地带性植被的特征和立地条件的空间异质性,进行植物种类和密度的规划确定,以期为建立稳定的人工固沙植被提供依据。
- 蒋德明张娜阿拉木萨李雪华周全来押田敏雄郭守业
- 关键词:干旱半干旱区固沙植被造林密度
- 章古台沙地37年生赤松和樟子松生长特性研究被引量:15
- 2013年
- 对章古台沙地37年生赤松和樟子松生长量及生物量进行了调查,并采用解析木法对二者的生长进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沙地赤松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均高于樟子松,分别是樟子松的1.15和1.23倍,并且其生长指标变异系数较小。两树种生物量排序规律是一致的,即:干〉枝〉叶〉果。赤松总生物量较大,是同龄樟子松的1.65倍,其干、枝、果生物量分别是樟子松的1.69、1.96和7.8倍,而叶生物量则略小于樟子松。赤松树高和胸径生长旺盛期在7—21a,而到近40a时,材积连年生长量仍大于平均生长量,说明此时材积生长尚未达到数量成熟。树龄对赤松干形具有显著相关性,随树龄增大胸高形数£,逐渐增大,并在33年生以上时趋于稳定,说明随树龄增加,赤松干形更加完满。
- 孟鹏
- 关键词:章古台赤松樟子松
- 沙地赤松光合及叶绿素a快相荧光动力学特性被引量:19
- 2016年
- 沙地赤松在科尔沁沙地南缘区已有50a的引种历史,但对其生长表现还知之甚少,对其光合生理还一无所知。为深入了解其光合生理特性及机理,以同龄樟子松为对照,对沙地赤松成熟林分生长指标以及光合和叶绿素a快相荧光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樟子松相比,成林阶段沙地赤松具有较大的生长量、生物量,这与其较强的光合作用密切相关。沙地赤松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10.376μmol CO_2m^(-2)s^(-1))和平均净光合速率P_n(4.902μmol CO_2m^(-2)s^(-1))均高于樟子松,且具有较高的光饱和点LSP和较低的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_d)较低,导致其光合效率(P_(max)/R_d)较高。JIP-测定揭示了沙地赤松较强光合作用的内在机制,在O相至P相范围内,其相对可变荧光值(V_t)总体较低,说明其在电子传递过程中耗散能量较低,而用于光化学的能量较高。比活性参数进一步表明沙地赤松单位激发态面积反应中心数目(RC/CSo、RC/CSm)、吸收的光量(ABS/CSo、ABS/CSm)、被反应中心捕获的光量(TRo/CSo)、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均较高(ETo/CSo),也因此具有较高的性能指数,其PI_((ABS/CSo/CSm))分别是樟子松的1.42、1.65和1.63倍。显然在沙地环境下沙地赤松生长表现和光合性能优于樟子松,研究结果为扩大该树种在沙地上的引种栽培提供了初步的理论依据。
- 孟鹏安宇宁白雪峰
-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动力学特性
- 科尔沁沙地人工固沙植被优化配置模式试验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通过对科尔沁沙地7种人工固沙植被配置模式在植物生长季节土壤水分含量、蒸散量和植被盖度的综合分析,优选出可以维持较好的土壤水分状况、形成有效的植被盖度和保障稳定固沙效果的人工固沙植被建立初期的配置模式。结果表明:7种人工固沙配置模式处于人工固沙林定植初级阶段,沙地土壤含水量维持在2.32%~3.41%,基本满足固沙植被水分需求。但在降雨量较低的月份,部分固沙模式土壤含水量表现出较低水平,影响固沙植物的正常生长需求。7种人工固沙植被配置模式蒸散量占同期降雨量94%以上,基本能够维持土壤水量平衡。柠条纯林(525株/hm^2)、山竹岩黄芪+沙蒿混交(沙蒿2 800株/hm^2、山竹岩黄芪500株/hm^2)、山竹岩黄芪(3 300株/hm^2)的人工固沙配置模式适合初期建立的固沙工程应用。虽然山竹岩黄芪纯林(3 300株/hm^2)固沙模式盖度较高,防风固沙效果好,但由于土壤耗水大,应采取措施,降低其密度。由于小叶杨纯林(1 350株/hm^2)的固沙模式土壤耗水较高、植被盖度低,在固沙初级阶段,相对其他6种固沙模式,综合效果较差。
- 蒋德明张娜阿拉木萨周全来王永翠苗仁辉押田敏雄
- 关键词:半干旱区土壤水分蒸散量固沙植被科尔沁沙地
- 接穗与砧木互作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5年
- 嫁接是植物的人工营养繁殖方法之一,在苗木生产及良种扩繁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嫁接技术的研究较多,但对接穗与砧木关系的研究还不多见,机理性研究则更少。文章对该领域研究进行了初步总结,列举出了砧木与接穗互作方面存在的2种观点。从砧木对接穗生长、砧木对接穗成熟度的影响及砧木对接穗抗性的影响3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 孟鹏
- 关键词:嫁接接穗砧木
- 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塑料防沙网防风固沙效果试验被引量:9
- 2013年
- 为了检测塑料防沙网的防风固沙效果,在科尔沁沙地开展不同设置方式(立式、平铺及组合)、不同间距(立式)塑料防沙网的固沙效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塑料防沙网的设置可以提高植被恢复速度,防护区短期内物种数量、植被盖度迅速增加,其中以平铺防沙网与立式防沙网相结合效果较好;立式防沙网能够明显降低风速,最大可降低风速达48.2%,间距6m的防沙网降低风速效果好于间距10m的防沙网;立式防沙网具有较好的阻沙效果,可阻拦沉降较大粒径的沙尘,但对土壤水分无明显影响;平铺式防沙网具有较强的抗风蚀作用,固着沙表面效果显著。塑料防沙网固沙方式可在植物生存困难区域设置有效的防风固沙系统。
- 牛存洋阿拉木萨宗芹骆永明孙贵凡刘谦
- 关键词:固沙效果
- 科尔沁沙地生态防护体系防护效应评价被引量:7
- 2013年
- 以科尔沁沙地乌兰敖都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区6类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6项评价指标建立层次结构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研究区6类土地利用类型生态防护体系防护效应进行科学评价。防护效应得分情况为:乔木林地0.263、灌木林地0.170、草场0.206、固定沙丘0.169、半固定沙丘0.103和流动沙丘0.088,以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占全区总面积的比例为权重,计算研究区生态防护体系防护效应总体得分为0.133,仅为乔木林地生态防护体系防护效应得分的50.6%,通过绿化造林和防风固沙等措施,研究区相对防护效应理论上可提高至67.2%。而受气候、土壤和人类干扰等多种因素影响,科尔沁沙地生态防护体系防护效应仍处于较低水平。面临生态环境建设与国家政策和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提高沙地防护体系防护效应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 周全来杨弘蒋德明阿拉木萨李雪华押田敏雄
- 关键词:土地利用类型层次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