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476063)

作品数:10 被引量:74H指数:4
相关作者:汪健生张金凤汤俊洁刘志毅吴翠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化学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6篇传热
  • 4篇换热
  • 3篇强化传热
  • 3篇涡流发生器
  • 3篇流动特性
  • 2篇数值模拟
  • 2篇强化换热
  • 2篇传热特性
  • 2篇值模拟
  • 1篇大涡模拟
  • 1篇对流换热
  • 1篇多孔介质
  • 1篇压降
  • 1篇叶片
  • 1篇圆柱
  • 1篇斯特林发动机
  • 1篇湍流
  • 1篇湍流结构
  • 1篇全热换热器
  • 1篇热通道

机构

  • 8篇天津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8篇汪健生
  • 4篇张金凤
  • 2篇汤俊洁
  • 2篇刘志毅
  • 2篇吴翠
  • 1篇田永生
  • 1篇鹿院卫
  • 1篇孙淑红
  • 1篇马重芳
  • 1篇孙健
  • 1篇崔凯
  • 1篇刘广林
  • 1篇李康宁

传媒

  • 4篇机械工程学报
  • 2篇化工学报
  • 1篇河北工业科技
  • 1篇热能动力工程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Scienc...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膜式全热换热器EHD电场强化换热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为提高膜式全热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对换热器中流场施加高压电场,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通过测量换热器的显热和潜热效率来分析外加高压电场对换热效果的影响,并且在此基础上,测试了不同电极电压、风速情况下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换热器流场中施加高压电场,能够有效地提高换热器的显热效率,对潜热效率的提高则不明显;在低风速的条件下,强化换热效果更加明显。
孙淑红鹿院卫刘广林马重芳
关键词:全热换热器强化换热EHD
小尺度涡流发生器强化传热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1
2007年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布置有不同高度小尺度涡流发生器的矩形槽道,在Re=4000~10000的范围内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小尺度涡流发生器由于其高度的不同引起对流换热和压差的变化,分析了小尺度涡流发生器所诱导的流向涡和展向涡对强化传热影响的内在机理,并对所产生的涡旋对槽道中压力分布的变化进行了分析。采用一种综合考虑对流换热和流动阻力的评价标准对不同高度小尺度涡流发生器的传热和流阻特性进行对比评价。
汪健生张金凤刘志毅
关键词:涡流发生器流向涡强化传热
槽道流动与传热的主动控制模式
2011年
依据近壁湍流结构及主要特征,提出三种改变流体传热与流动特性的主动控制模式,即顺流下扫模式、逆流下扫模式和垂直下扫模式。对实施主动控制的矩形槽道中的流体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并对三种主动控制模式与流体流动、传热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顺流下扫控制模式可以较好地抑制近壁流体的喷出,改善流体的流动与传热特性。与另两种控制模式相比,顺流下扫模式具有最优传热与流动特性。其余两种控制模式虽然也有一定的强化传热与流动减阻效果,但传热与流动综合系数与未施加主动控制模式的空槽道相比提高很小。
汪健生李康宁
关键词:湍流结构控制模式数值模拟流动特性传热
小尺度涡流发生器强化传热机理的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在矩形槽道内布置了不同高度的小尺度涡流发生器,采用湍流模型对流体在其中的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流体在槽道中的传热和流动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小尺度涡流发生器诱导涡的特性及其对湍流相干结构的影响与作用,讨论了湍流相干结构对温度场的作用机理,解释了涡流发生器强化换热的机理。
汪健生张金凤孙健
关键词:强化传热流体流动温度场
Heat transfer and flow characteristics in a channel with one corrugated wall被引量:2
2014年
The present study numerically investig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dimensional turbulent flow and heat transfer in the channel with one corrugated wall heated with constant temperature by means of large eddy simulation.The corrugated wall is sinusoidal in the streamwise and spanwise directions.The Reynolds number in terms of bulk velocity and channel half-height is fixed at 2800 and the wave amplitude to wavelength ratio is varied in the rangeα/λ=0.01,0.02,0.04 in the streamwise direction andα/λ=0.01,0.02,0.04 in the spanwise direc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flow separation bubbles appear and near-wall streamwise vortices are generated with larger population in the upslope region of the bottom wall as wave amplitude increases.Compared with flat wall,the corrugated geometry increases the pressure coefficient and decreases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on the corrugated wall,and consequently increases the total drag coefficient owing to the increase of pressure coefficient,as expected,the heat transfer is higher.The waves in the spanwise direction converge the vortices into the trough along the streamwise direction and push them away from the bottom wall.Finally,thermal performance factor is defined and the effects of wave amplitude on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are scrutinized.
GAO XiaoMingLI WeiYiWANG JianSheng
关键词:传热特性热通道流动特性
纵流式换热器流动与传热特性的数值研究被引量:17
2005年
在分析纵流式换热器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对纵流式换热器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网格连接方法将纵流式换热器管程、壳程中的对流换热与导热2种传热方式进行了耦合。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纵流式换热器的管程、壳程的传热与流动特性。
汪健生崔凯
关键词:壳程传热方式流动特性对流换热热特性
斜截椭圆柱式涡流发生器强化传热的大涡模拟被引量:24
2007年
对流体在放置斜截椭圆柱式涡流发生器矩形槽道内的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大涡模拟,得出流场中速度、温度与压力参数的瞬态变化特性,再现温度场、压力场及诱导旋涡的变化过程,并对流动结构及涡流发生器强化传热的机理进行分析。为验证大涡模拟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在相同条件下对未布置涡流发生器的空槽道分别采用湍流模型和大涡模拟进行对比计算,两者的计算结果符合较好。计算结果表明:流场中布置的涡流发生器可以诱导漩涡,而由其所诱导的流向涡对强化传热起主要作用。与相同条件下未布置涡流发生器的情况相比,局部对流换热系数可提高64%~105%,平均对流换热系数则可提高17%~36%;涡流发生器附近位置的对流换热系数提高幅度最大,传热面附近流体的流动状况及流动结构与传热密切相关。
汪健生刘志毅张金凤汤俊洁
关键词:大涡模拟涡流发生器强化传热
半椭圆涡流发生器强化换热机理被引量:21
2006年
对单列及双列方式排列的一种斜截半椭圆柱体涡流发生器,以稳态的气、水逆流换热方式为模型,用数值方法模拟了迎流攻角为0°~90°,雷诺数6 000~48 000范围内的传热特性。结果表明:涡流发生器可以诱导纵向涡与流向涡,起到强化传热的作用,纵向涡在强化传热中起主要作用。
汪健生汤俊洁张金凤
关键词:涡流发生器强化换热压降涡流
周期性沟槽通道内自激振荡流及换热特性被引量:4
2012年
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以周期性方式布置不同结构通道内产生的周期性自振荡流动现象,并研究了自激振荡流对下壁面物块传热特性的影响。计算采用低Reynolds数、二维、非稳态层流模型。采用布置斜板和布置两个不同弯曲方向叶片3种方式来诱导自激振荡流。分别对不同结构通道内流体的流场、温度场、Nusselt数和表面摩擦系数变化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发现:3种结构由稳态过渡到自振荡流时对应的临界Reyn-olds数都很低,分别为620、480、400,并且有较低临界Reynolds数的通道结构对应较强烈的振荡,表现为沟槽区域的强烈涡结构运动,及由此带来的更好的换热效果。此外,表面摩擦系数因通道涡结构相异而有不同的变化趋势。
汪健生吴翠
关键词:斜板叶片
往复式斯特林发动机回热器特性被引量:4
2013年
应用数值模拟和试验方法对斯特林发动机回热器周期往复流动和换热特性进行研究。数值计算中采用二维、非稳态、可压缩湍流模型,分别对回热器内轴向温度分布、平均温度、进出口压力、轴向导热系数等特性进行计算及分析。结果表明:回热器进出口温度变化规律与活塞运动规律相同,回热器出口温度变化显现出滞后性;回热器孔隙率对回热器平均温度及压力损失有较大影响;轴向导热系数在回热器两端较低,中间区域较高。试验研究得出的温度变化规律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
汪健生田永生吴翠
关键词:斯特林发动机回热器多孔介质可压缩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