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1999043709)

作品数:17 被引量:601H指数:12
相关作者:张志南韩洁李新正于子山周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大型底栖动物
  • 8篇底栖动物
  • 4篇丰度
  • 3篇生态系统
  • 3篇物种
  • 3篇物种多样性
  • 2篇站位
  • 2篇栖息
  • 2篇栖息密度
  • 2篇群落
  • 2篇自由生活海洋...
  • 2篇海洋生态系统
  • 2篇海洋线虫
  • 2篇潮间带
  • 2篇次级生产力
  • 1篇度夏
  • 1篇多毛类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营养化

机构

  • 8篇中国海洋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青岛海洋大学
  • 2篇教育部
  • 1篇烟台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8篇张志南
  • 4篇韩洁
  • 4篇李新正
  • 3篇于子山
  • 2篇周红
  • 2篇王睿照
  • 2篇帅莲梅
  • 2篇林岿璇
  • 2篇王永强
  • 2篇张宝琳
  • 2篇于海燕
  • 1篇吴以平
  • 1篇梁振林
  • 1篇郭学武
  • 1篇刘晓收
  • 1篇刘录三
  • 1篇张岩松
  • 1篇李宝泉
  • 1篇章飞军
  • 1篇周进

传媒

  • 4篇青岛海洋大学...
  • 3篇生物多样性
  • 3篇Journa...
  • 2篇生态学报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Curren...
  • 1篇海洋科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海洋科学集刊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渤海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0
2001年
1998年 9月和 1999年 4月分别对渤海 2 0个站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两个航次的调查取样。整个研究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年次级生产力平均值为 6 .4 9g(AFDW) /(m2 · a) ,其中渤海海峡以东海域较高 ,为 12 .5 9g(AFDW) /(m2· a) ;渤海中部为 4 .4 6 g(AFDW) /(m2· a) ,渤海大型底栖动物年平均 P/B为 0 .
于子山张志南韩洁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海洋生态系统
黄海中华哲水蚤度夏区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被引量:13
2008年
本文根据2001年8月和2002年8-10月在黄海中华哲水蚤度夏区4个航次调查中设置的大面调查站中的9个重合站所采集的大型底栖动物样品,统计了其平均栖息密度、平均生物量,利用Brey(1990)的经验公式进行了次级生产力和P/B值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在2001年8月和2002年8-10月这两个期间内,平均栖息密度分别为379.44ind./m2和156.67ind./m2,平均生物量[以去灰干重(AFDW)计]分别为9.44g(AFDW)/m2和7.36g(AFDW)/m2,据之计算出2001和2002年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以去灰干重计)分别为9.64g(AFDW)/(m2.a)和6.42g(AFDW)/(m2.a),P/B值分别为1.20和0.98。同相关研究结果的比较显示,黄海中华哲水蚤度夏区内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高于渤海、东海,也高于黄海其它调查区已有报道结果;而P/B值则高于渤海,低于东海,与黄海其它调查区报道结果接近。
周进李新正李宝泉
关键词:次级生产力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P/B值
渤海中、南部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的研究被引量:56
2003年
以 1997年 6月、1998年 9月和 1999年 4月共 3个航次 ,覆盖渤海中、南部大部分海区的大型底栖动物丰度、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为基础 ,进一步对其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研究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没有明显的平面分布规律 ;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沉积物因子的相关性高于其与底层水因子的相关性 ;沉积物中污染物含量的确会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造成影响。通过对 3个航次中 3个相同站位的比较 ,发现不同年份之3个季节的平均Shannon Wiener指数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 1998年 9月和 1999年 4月 2个航次中 2 0个相同站位的平均Shannon Wiener指数同样也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P >0 .0 5 )。此外 ,渤海的物种数量要明显地高于胶州湾。
韩洁张志南于子山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
青岛湾潮间带沉积物中叶绿素的分析被引量:11
2005年
为了解潮间带沉积物中底栖微藻的现存状况,于2003年10月至2004年4月,分4次测定分析了青岛湾潮间带沉积物中的叶绿素a和脱镁叶绿酸含量.结果表明,0~2 cm层沉积物中叶绿素a的含量在1.73~5.71 μg/g,脱镁叶绿酸含量在0.02~1.89 μg/g,2~5 cm层沉积物中叶绿素a的含量在0.51~4.32μg/g,脱镁叶绿酸含量在0.12~1.58 μg/g.随深度增加,叶绿素含量减少;叶绿素a是主要存在形式,脱镁叶绿酸含量占叶绿素a含量的10%~75%;同时分析了水质和沉积物粒度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绿素的含量和组成比例与水质有关;粒度越细的沉积物,叶绿素含量较高而且稳定.
吴以平刘晓收
关键词:潮间带沉积物叶绿素
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潮间带小型生物初步研究被引量:20
2003年
20 0 1年 10月对浙江省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潮间带进行小型生物采样调查。大沙岙沙滩小型生物丰度较低 ,中潮带为 2 91.9ind· 10 cm-2 ,低潮带为 5 16.8ind· 10 cm-2 。线虫是最优势类群 ,线虫 /桡足类比分别为 3.2 7和 1.0 6,表明沙滩环境质量良好 ,未受到有机质污染。岩相潮间带有 4种大型底栖海藻。附植小型生物平均丰度为 36.1ind· g-1dw algae,桡足类为最优势类群。附植大型底栖动物丰度 4 4 .6ind· g-1dwt algae,大于小型生物丰度。
林岿璇张志南韩洁
关键词:南麂列岛沙滩海藻丰度
渤海中、南部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被引量:129
2004年
在对渤海中、南部大部分海区 3个航次的大型底栖动物现存量、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研究的基础上 ,对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种群的相对重要性存在着年份和季节的差异 ,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关系最为密切的环境因子为水深和底层水中的硝酸盐浓度。底层水中的 NO3-N和 PO4-P含量、N∶ P值及大型底栖动物的类群组成显示 ,渤海已成为典型的富营养化海域 ,有些群落已有受到污染或富营养化扰动的趋势 ,但总体上污染尚未给研究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带来明显影响。与 2 0世纪 80年代初相比 ,渤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发生了一些变化 ,高速的富营养化进程、渔业活动的加剧以及底栖动物捕食者的改变 。
韩洁张志南于子山
关键词: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硝酸盐浓度富营养化
东、黄海典型站位底栖动物粒径谱研究被引量:30
2004年
对东、黄海典型站位底栖动物粒径谱进行了首次研究 ,得出 Sheldon粒径谱呈典型的双峰模式 ,两个峰形分别对应着大型底栖动物和小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分布。小型底栖动物峰值出现在粒级 6~ 10 ,大型底栖动物峰值在 13~ 14。两峰值之间的波谷位置在粒级 10~ 11,是大型、小型底栖动物的过渡带 ,生物量主要由大型动物的幼龄个体构成。E3站大型动物幼龄个体大量出现 ,使该站的过渡粒级上出现峰值 ,粒径谱呈单峰形。同时构建了正态化粒径谱 ,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生态系统的比较进行了初步尝试。
林岿璇张志南王睿照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小型底栖动物生态系统
海洋底栖生物粒径谱的研究被引量:12
2003年
生物粒径谱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 ,反映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系统内部的动态联系 ,成为研究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工具。
王睿照张志南
关键词:海洋底栖生物海洋生态系统粒径
东海春秋季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现状被引量:39
2002年
根据 2 0 0 0年 11月和 2 0 0 1年 4月在 12 1°~ 12 7°E、2 6°~ 32°N之间的东海水域所设的 30个取样站所采集的5 2 6号采泥和 973号拖网样品 ,共计 392种大型底栖动物 ,报道了东海大陆架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392种底栖动物中 ,多毛类 95种 ,软体动物 131种 ,甲壳类 118种 ,棘皮动物 4 8种。从分析结果看 ,底栖动物的种数自北向南和由近岸 (西部 )向外海 (东部 )逐渐增多。调查海区春季底栖动物平均生物量为 7.2 1g/m2 ,平均栖息密度为 132 .95个 /m2 ;秋季底栖动物的平均生物量为 8.79g/m2 ,平均栖息密度为 10 1.4 5个 /m2 。春秋季生物量及栖息密度等值线分布趋势无明显变化。在春秋季底栖动物生物量及栖息密度组成中均以多毛类占主要地位 ,春季生物量以多毛类和棘皮动物占优势。与 195 9~ 196 0年的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对东海底栖生物的调查结果比较 ,当前东海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的分布格局和生态学特点无明显变化 ,但春季的生物量较 195 9年低。
刘录三李新正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
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的系统分类学被引量:40
2003年
自由生活海洋线虫是海洋中最丰富的后生动物 ,它属于小型底栖动物的永久性成员 ,即分选时 ,可通过 0 .5 mm或 1 mm网筛但被 0 .0 31 mm或 0 .0 4 2 mm孔径网筛蓄留的动物 ,本文讨论线虫在动物界的分类地位 ,与相近动物类群的亲缘关系 ,泄腺纲与泄管纲分类系统的由来和演变。海洋线虫属于泄腺纲 ,由 Bremerhaven种名录和 L orenzen确立的分类系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海洋线虫的分类系统仍处在发展和完善中 。
张志南周红
关键词: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系统分类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