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703032)

作品数:12 被引量:324H指数:9
相关作者:徐志刚刘明兴陶然邓衡山黄季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美国福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经济管理
  • 3篇政治法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9篇农民
  • 6篇农民专业
  • 6篇农民专业合作
  • 6篇农民专业合作...
  • 6篇农民专业合作...
  • 6篇专业合作经济
  • 6篇专业合作经济...
  • 6篇经济组织
  • 6篇合作经济
  • 6篇合作经济组织
  • 4篇税费
  • 4篇税费改革
  • 3篇中国农民
  • 3篇农村
  • 2篇党支部
  • 2篇政府
  • 2篇支部
  • 2篇上访
  • 2篇实证
  • 2篇实证分析

机构

  • 13篇中国科学院
  • 8篇北京大学
  • 3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中央财经大学
  • 2篇美国西北大学
  • 1篇牛津大学
  • 1篇加州伯克利大...

作者

  • 10篇徐志刚
  • 8篇刘明兴
  • 6篇陶然
  • 5篇邓衡山
  • 5篇黄季焜
  • 3篇刘永东
  • 2篇徐志刚
  • 2篇孙昕
  • 1篇张森
  • 1篇陶郁
  • 1篇张鹏飞
  • 1篇柳海燕
  • 1篇侯麟科

传媒

  • 3篇经济社会体制...
  • 2篇管理世界
  • 2篇经济学(季刊...
  • 1篇中国农村观察
  • 1篇现代经济探讨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中国软科学
  • 1篇社会学研究

年份

  • 4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会信任:组织产生、存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来自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经验被引量:56
2011年
本文基于来自中国吉林等7省758个村庄及村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状况的实地调研资料,实证研究了社会信任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存续和发展的影响。通过计量经济分析,研究验证了社会信任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存续和发展必要条件这样一个假说。同样面临组织化的需求,那些村民之间信任程度比较高的村庄更容易形成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并且这些组织也能够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并发挥更好的功能。
徐志刚张森邓衡山黄季焜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社会信任存续
组织化潜在收益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成发展的影响——基于中国5省380村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随着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小农户与现代大市场对接矛盾日益凸显,农民组织化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成发展的动因,现有文献多强调外部支持的重要性,对组织形成发展的内在动力,特别是组织化潜在收益普...
邓衡山徐志刚黄季焜宋一青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文献传递
农村税费改革、农民负担与基层干群关系改善之道被引量:14
2008年
本文基于一个随机抽样的来自中国6省116个村庄1918个村民的实地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村税费体制改革对农民负担以及乡村干群关系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农村税费改革显著降低了农民负担,特别是农民政策内负担的水平,而对政策外负担影响不大;同时,农民的政策内负担水平并不明显影响农民对乡镇政府的政治信任程度。因此,农村税费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农村紧张的干群矛盾,但却无助于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村民对基层党委和政府的信任程度,也就无法从根本上改善干群关系。农村税费改革后的乡镇政府综合配套改革需要充分考虑这一现实难题,通过完成基层治理方式和制度切实改善农村基层治理水平,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刘明兴徐志刚刘永东陶然
关键词:农村税费改革干群关系政治信任
村民自治背景下的“两委”分工问题分析被引量:11
2009年
利用一组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抽样调查数据,本文对目前中国农村党支部选举和"两委"分工状况进行了描述分析,并定量研究了"压力型体制"下影响村"两委"之间权力分配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目前中国农村村庄的权力分配格局实际上是乡镇政府、普通村民以及村"两委"等各方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乡镇党委、政府对村干部的工作压力越高,权力越倾向于向村党支部集中;村民的集体上访越多,村"两委"之间的权力就越平衡。本研究旨在揭示"压力型体制"下村"两委"之间权力分配的主要制度动因、面临的结构性矛盾以及下一步的改革方向。
刘明兴孙昕徐志刚陶然
关键词:村党支部压力型体制集体上访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基于全国7省760个村的大样本调查被引量:22
2010年
近年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产生并呈加速发展的势头,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但对它们在现实中究竟发展如何尚缺乏在全国层面上比较全面的研究。该文运用全国代表性的大样本调查数据,从组织服务功能的视角系统分析了我国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并讨论了其制约因素。总体上,我国农民合作组织已开始发挥积极作用,但还存在着很大的改善空间,组织功能的发挥受到农户认知程度低、农户经营规模太小、农民文化程度低下,能人缺乏、政策环境不完善、资金短缺等多方面因素制约。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邓衡山徐志刚柳海燕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
农民组织对村庄公共融资的影响:掣肘还是助推?——农村税费体制改革前后农民负担变化的启示被引量:8
2009年
基于随机抽样的来自中国6省116个村庄2000年和2004年农民负担的变化,本文重点考察了农村税费体制改革前后村庄公共融资机制的变化及农民组织发育对完善村庄公共融资机制的影响和作用。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民政策外负担影响甚微,一些地区政策外负担不减反升。村庄组织因其良好的内部信任和资源动员能力,在公共融资中表现出对村委会积极的补充作用,有助于降低政策外负担;而税费改革则凸显了政策外负担薄弱的合法性基础,加上粮食征购制度取消后征税难度和成本都大幅上升,农民对税费的抵制强度也构成了对政策外负担的重要制约因素。建立村庄新型融资体制需要充分考虑农村除“两委”外的其他社会力量的作用和村民对公共融资的认识。
徐志刚刘明兴刘永东
关键词:农村税费改革农民组织
中国农村社团的发育、纠纷调解与群体性上访被引量:19
2010年
在总结中国农村社团和群体性抗争活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随机抽样数据的定量分析,描述了民间社团在中国农村的发育情况,重点讨论了具备两个性质的"农村半独立社团"。第一,社团的实际负责人不是政府官员或村干部;第二,社团的重大决策不需经由基层政府或村干部批准。实证研究发现,当这些"半独立的社团"具备了社会纠纷调解职能时,就可以有效地削减村庄的大规模群体性上访,而由官方控制的负责治保或民调类的社团却无法达到同样的效果。文章结合实地调查的经验,对该实证发现的现实机理及其政策含义进行了多方面探讨。
刘明兴刘永东陶郁陶然
关键词:群体性上访纠纷调解
组织化潜在利润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形成发展的影响被引量:41
2011年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形成与发展,现有文献多强调外部支持,对内在动力,特别是组织化潜在利润普遍关注不够。本文基于制度变迁理论,提出追求组织化潜在利润是农民进行制度创新的动力,是组织形成和良性发展的先决条件的假说,并基于一套于2003年年底和2009年年初对全国5省380村跟踪调查形成的面板数据,对假说进行了检验。
邓衡山徐志刚黄季焜宋一青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中国农村税费尾欠与村庄筹资能力问题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本文基于一个全国6省116个村庄2000年和2004年的调查数据,对中国农村税费尾欠和村级债务问题的现状,及其在税费体制改革前后的变化进行了简要分析。税费改革前尾欠农业税的农户数和尾欠税费的数额已经较大,税费改革以后则有进一步的上升,这对基层财务运转造成很大压力。为了理解村庄筹资困境的成因,本文对税费尾欠和村级债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基层政府和村干部之间的政治关系网络是导致这一问题的深层原因。
张鹏飞刘明兴徐志刚
关键词:税费改革税费尾欠
中国农民组织发展:治理结构与组织功能--基于6省调查的分析被引量:29
2008年
基于6省116个村关于农民组织的大样本随机抽样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民组织的发展状况,包括组织类型、数量、规模、治理结构、政府与组织的关系、组织的社会功能。分析表明,中国农民组织虽然数量可观,但是平均规模偏低,且发起过程中基层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过,政府发起的或者农民自发的组织在重大事件决策上一般有较高的民主参与性;当前,只有少数农民组织会去积极介入村庄的公益事业发展建设,即使介入在大多数情况下必须得到乡镇政府或村两委的许可和支持;在多数农村地区,农民组织在"纠纷调解"方面的社会职能普遍强于"号召公益活动"。40%的农民组织没有在任何政府部门登记,许多组织的法律地位有待明确。
刘永东刘明兴徐志刚陶然
关键词:农民组织政府作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