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4009)

作品数:36 被引量:208H指数:8
相关作者:张志毅安新民宋跃朋江锡兵张金凤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农业科学
  • 13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白杨
  • 8篇毛白杨
  • 8篇基因
  • 7篇杨树
  • 7篇无性系
  • 7篇美洲黑杨
  • 7篇黑杨
  • 6篇胁迫
  • 5篇杂种无性系
  • 5篇落叶松
  • 5篇华北落叶
  • 5篇华北落叶松
  • 4篇克隆
  • 3篇多态性
  • 2篇单核
  • 2篇单核苷酸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低温胁迫

机构

  • 30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教育部
  • 2篇平泉县林业局
  • 2篇河北省林业科...
  • 1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佳木斯大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太原市龙潭公...

作者

  • 14篇张志毅
  • 13篇安新民
  • 6篇江锡兵
  • 6篇宋跃朋
  • 6篇张金凤
  • 6篇郭斌
  • 5篇马开峰
  • 4篇张德强
  • 4篇李昊
  • 4篇叶梅霞
  • 4篇徐吉臣
  • 3篇李百炼
  • 3篇季乐翔
  • 3篇李旦
  • 2篇史志伟
  • 2篇康向阳
  • 2篇王保垒
  • 2篇荆艳萍
  • 2篇陈仲
  • 2篇任媛媛

传媒

  • 8篇中国农学通报
  • 4篇林业科学
  • 4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中国生物工程...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林业科学研究
  • 2篇植物遗传资源...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青海农林科技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果树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核农学报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14
  • 3篇2013
  • 12篇2012
  • 14篇2011
  • 2篇2010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富含多糖多酚的侧柏叶片总RNA提取方法被引量:26
2012年
以侧柏叶片为试验材料,利用Trizol法、CTAB法、SDS酚法和改进的SDS酚法提取RNA,结果表明:Tri-zol法和CTAB法都不能提出侧柏叶片总RNA;SDS酚法提取,提取物中含有大量多糖,提取的RNA质量少,不足以用于后续的研究;改进的SDS酚法提取的RNA纯度高,电泳效果好。进一步通过反转录和特异引物扩增试验发现:利用改进的SDS酚法提取的RNA反转录效果好,能扩增出预期的基因片段,可很好地应用于基因克隆与基因表达分析等分子生物学试验研究。
王暑辉徐倩徐筱徐吉臣
关键词:侧柏RNA多酚
APETALA1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功能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分析AP1的表达调控模式,本研究克隆了拟南芥花异常株系AFDL的AP1启动子,启动子元件预测结果表明:AP1启动子中含有3个结合MADS调控因子的CArG box(从5'依次编号为CArG1、CArG2、CArG3),通过删减AP1启动子长度以及改变CArG box数量构建了5个GUS表达载体并转化野生型拟南芥。测序结果显示:AFDL的AP1启动子在核苷酸序列上与野生型拟南芥完全一致,这表明AP1在AFDL中的表达显著降低并不是启动子序列突变引起的;转基因植株的GUS表达模式说明了CArG1在花发育早期及后期激活基因的表达,CArG2在整个后期都对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而CArG3在花发育初期就能抑制基因的表达,并且在中后期仍然保持了对下游基因的抑制作用,CArG box1、2、3对AP1的表达有显著但非决定性的影响。此外,还推测在AP1启动子0-3 579 bp范围之外存在影响AP1在第4轮花器官表达的调控元件,-3 579 bp至-1 752 bp区域可促进AP1的表达,而AP1启动子-1 759 bp至-1 359 bp区域除CArG2外的其它元件对调节其表达无明显作用。
蒋瑶戚晓利赵树堂卢孟柱
关键词:启动子BOX分生组织GUS染色
杨树Genomic-SSR与EST-SSR分子标记遗传差异性分析被引量:25
2010年
利用16个杨树无性系对Genomic-SSR和EST-SSR两种SSR标记的遗传差异性进行分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Genomic-SSR平均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4.1、Shannon指数为1.0646、观测杂合度为0.4427、期望杂合度为0.5523;EST-SSR平均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2.8、Shannon指数为0.6985、观测杂合度为0.2330、期望杂合度为0.4684。聚类分析结果显示,EST-SSR相对Genomic-SSR能更精准地鉴别基因型。研究结果表明,在标记多态性及基因型鉴别等方面EST-SSR与Genomic-SSR均具有显著的遗传差异性。通过对两种分子标记遗传差异的比较分析,可为合理利用SSR标记进行物种遗传多样性等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宋跃朋江锡兵张曼王泽亮薄文浩安新民张志毅
关键词:杨树GENOMIC-SSREST-SSR
毛白杨12种microRNAs的低温胁迫差异表达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为了探讨microRNAs(miRNAs)在杨树低温胁迫不同时间段的差异表达规律,初步鉴定参与杨树低温胁迫响应的miRNAs,以重要乡土树种毛白杨为材料,进行不同时间段(0、8、14、20h)的低温胁迫(4℃)处理,分别提取小片段RNAs(<200nt),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研究毛白杨在低温胁迫后12种miRNAs的差异表达规律。结果显示,miRNAs的表达在低温胁迫下有显著变化,且呈现动态反应。在低温胁迫下,大部分miRNAs的表达受到抑制。miR168a、miR169ac、miR394a-3p、miR530a的表达量在各个时间段显著下调。该研究初步表明,miRNAs在调控毛白杨对低温胁迫的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张译云任媛媛陈磊徐吉臣张志毅王延伟
关键词:MICRORNAS实时定量PCR毛白杨
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无性系耐寒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以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无性系1年生扦插苗为材料,测定其低温胁迫中多个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6个杂种无性系SOD、POD和APX活性在低温胁迫中均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电解质渗漏率、活性氧含量、CAT和GR活性保持逐渐升高的趋势。无性系间差异显著,其中DU146和DU147电解质渗漏率和活性氧含量最低,而5种抗氧化酶活性均最高,表明其具有较强的耐寒性;而DU135和DU150电解质渗漏率和活性氧含量最高,而5种抗氧化酶活性均最低,表明其耐寒性差。
江锡兵郭斌宋跃朋马开峰安新民张志毅史志伟徐兰丽张有慧
关键词:杨树杂种无性系耐寒性
杨树热激转录因子HsfA1d的克隆、表达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RT-PCR方法,首次由小叶杨受热激胁迫后构建的cDNA文库中扩增获得一热激转录因子HsfA1d cDNA克隆,测序结果表明克隆的PsHsfA1d cDNA片段总长为2036bp,基因内部含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大小为1449bp,可编码长度为482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所推导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在HSF DBD结构功能域与拟南芥AtHsfA1d和水稻OsHsfA1蛋白的相似性分别为86.3%和87.4%。组织特异性Realtime-PCR结果显示,PsHsfA1d主要在杨树叶片和根部组织中高丰度表达。非生物胁迫、激素及糖诱导表达表明,PsHsfA1d不仅受高温、干旱与盐诱导表达,还受到激素中GA_3与ABA,及葡萄糖与蔗糖信号的上调表达。组合利用MEGA4.0和DnaSP4.50.7软件对小叶杨36株基因型个体的PsHsfA1d序列进行比对和分析,共检测到20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SNP频率为1/16bp,多样性指数π为0.00772。在编码区域,共检测到69个SNP位点,其中37个为同义突变,31个为错义突变,1个为无义突变;非同义突变与同义突变的比率0.132<1,推测在小叶杨物种演化过程中,纯化选择是该基因内同义SNP位点主要的进化驱动力。
赵杏郭琦陈清清李百炼张德强
关键词:小叶杨热胁迫
低温胁迫下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无性系若干生理指标变化研究被引量:15
2012年
以美洲黑杨与大青杨6个杂种无性系1年生扦插苗为材料,对其5℃连续5d低温胁迫过程中若干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6个无性系叶绿素含量和最大光能转换效率逐渐降低,丙二醛含量保持逐渐上升趋势,而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此外,各指标6个无性系间差异明显:无性系DU146和DU147叶绿素含量、最大光能转换效率、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胁迫过程中均相对较高,而丙二醛含量及其增加倍数相对较低,说明其具有较强的光合作用及低温耐受能力;其次是无性系DU136和DU165;而无性系DU135和DU150光合作用及低温耐受能力较弱。
江锡兵宋跃朋马开峰郭斌安新民张志毅史志伟徐兰丽张有慧
关键词:无性系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
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无性系离体培养和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被引量:1
2011年
以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Populus deltoids Bartr.×Populus ussuriensis Kom.)无性系的茎段作为外植体,研究了杂种无性系的离体培养及叶片再生体系,探讨了不同激素组合对杂种无性系不定芽的诱导、分化、增殖以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杂种无性系茎段的最佳消毒时间为5min;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1mg/L+ZT0.5mg/L;MS+6-BA0.5mg/L+NAA0.05mg/L培养基可对不定芽实现增殖与复壮;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NAA0.3mg/L。5个杂种无性系中,无性系177的分化能力最强;叶片近轴面向上放置培养,其不定芽再生能力显著高于叶片近轴面向下放置培养;叶片、茎段及根段的分化能力大小依次为叶片>茎段>根段。本研究优化了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的组织培养体系,为杂种无性系快速繁殖和遗传转化研究提供参考。
郭斌游阳季乐翔江锡兵张志毅安新民
关键词:美洲黑杨离体培养
利用拟南芥基因芯片和突变体对木材形成相关基因的初步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木材形成是木本植物特有的生物学过程,拟南芥在适当的诱导条件下也能形成类似"木材"的维管组织,因而可以借助拟南芥丰富的基因资源研究木材形成的分子机制。利用前期建立的毛白杨次生维管系统再生实验体系,通过拟南芥表达谱芯片分析再生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变化,获得149个差异表达基因。选择其中转录因子等调控基因及功能未知基因共89个基因的总计151个拟南芥突变体,经次生诱导培养发现,20个突变体的发芽率或成活率降低,10个突变体表型变化明显,出现维管系统次生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生长速度减慢等,推测这些基因参与调控拟南芥的次生生长。将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的研究体系相结合,利用拟南芥次生生长诱导体系研究木材发育相关基因功能,为木材发育的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一条可行、有效,快速解析基因功能的新途径。
杨海峰王敏杰赵树堂唐芳卢孟柱
关键词:拟南芥突变体基因
杨树抗逆转录因子基因内SSR标记的开发被引量:3
2011年
利用直接测序法开发小叶杨抗逆转录因子基因内一套新的核基因组SSR标记。通过对3个抗逆转录因子共21个成员在36个小叶杨基因型个体中的序列比较分析后共检测到31个SSR多态性位点,SSR出现的频率为1/1916bp。在小叶杨自然群体中,SSR多态性位点的碱基重复呈现出2~5碱基形式,基元重复次数变异范围为3~20次,其中以二碱基重复的位点较多,占总数的51.6%。在此基础上,依据SSR位点两侧的保守序列,设计31对SSR位点PCR扩增引物对。利用设计的引物检测所开发的SSR位点在杨属内22个基因型个体中PCR扩增的有效性及SSR位点的保守性。PCR扩增结果显示,93.5%的SSR位点能够在杨属内至少4个派内有效扩增,每对引物组合可检测到SSR多样性位点数3~12个,平均6个。基于抗逆转录因子基因内开发的SSR标记位点为分子标记辅助小叶杨抗逆性状育种提供工具。
王保垒王博文陈清清李百炼张德强
关键词:杨树抗逆性状转录因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