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50616004)

作品数:5 被引量:235H指数:5
相关作者:周荣军李勇黄润秋张毅李勇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地震局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青藏高原
  • 4篇青藏高原东缘
  • 3篇地表破裂
  • 3篇地震
  • 3篇新生代
  • 3篇汶川地震
  • 2篇地质
  • 2篇地质背景
  • 2篇中新生代
  • 2篇走滑
  • 2篇历史地震
  • 1篇地貌标志
  • 1篇地震复发
  • 1篇地震复发周期
  • 1篇动力学
  • 1篇断裂带
  • 1篇通量
  • 1篇逆冲
  • 1篇逆冲作用
  • 1篇走滑作用

机构

  • 6篇成都理工大学
  • 6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5篇周荣军
  • 3篇黄润秋
  • 2篇张毅
  • 2篇李勇
  • 2篇李勇
  • 1篇曹叔尤
  • 1篇闫亮
  • 1篇何玉林
  • 1篇马博琳
  • 1篇陈浩
  • 1篇李勇
  • 1篇乔宝成
  • 1篇黎兵
  • 1篇董顺利

传媒

  • 2篇地质学报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矿物岩石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龙门山地震带的地质背景与汶川地震的地表破裂被引量:115
2009年
龙门山位于青藏高原与扬子地台之间,系由一系列大致平行的叠瓦状冲断带构成,自西向东发育汶川—茂汶断裂、映秀—北川断裂和彭县—灌县断裂,并将龙门山划分为3个构造地层带,分别为变形变质构造地层带(主要由志留系—泥盆系浅变质岩和前寒武系杂岩构成)、变形变位构造地层带(主要由上古生界—三叠系沉积岩构成)、变形构造地层带(主要由侏罗系至第三系红层和第四纪松散堆积构成)。龙门山断裂带属地震危险区,3条主干断裂皆具备发生7级左右地震的能力,其中映秀—北川断裂是引发地震的最主要断层,据对彭县—灌县断裂青石坪探槽场地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该断裂带上最晚的一次强震发生在930±40a.B.P.左右,据此,可以初步判定,这3条主干断裂的单条断裂上的强震复发间隔至少应在1000a左右,表明龙门山构造带及其内部断裂属于地震活动频度低但具有发生超强地震的潜在危险的特殊断裂,以逆冲-右行走滑为其主要运动方式。汶川地震属于逆冲—走滑型的地震,地表破裂分布于映秀—北川断裂带和彭县—灌县断裂带上。根据近南北向的断裂(小鱼洞断层、擂鼓断层和邓家坝断层)和地表断距可将映秀—北川断层的地表破裂带划分为两个高值区和两个低值区,两个高值区分别位于南段的映秀-虹口一带和位于中北段的擂鼓—北川县城—邓家坝一带;两个低值区分别位于中南段的白水河—茶坪一带和北段的北川黄家坝至平武石坎子一带,两个高值区分别与小鱼洞断层和擂鼓断层相关。根据保存于破裂面上的擦痕,可将该地震破裂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早期为逆冲作用,晚期为斜向走滑作用,其与地壳增厚构造模式和侧向挤出摸式在青藏高原东缘的推论具有不吻合性。鉴于龙门山的表层运动速率与深部构造运动速率具有不一致性,初步探讨了龙门山地区的�
李勇黄润秋周荣军Alexander L.DENSMOREMichael A.ELLIS闫亮董顺利Nicholas RICHARDSON张毅何玉林陈浩乔宝成马博琳
关键词: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历史地震
青藏高原东缘中新生代龙门山前陆盆地动力学及其与大陆碰撞作用的耦合关系被引量:48
2006年
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前陆盆地是中国典型的前陆盆地之一。自晚三叠世以来,该盆地充填了厚度大于1万余米的海相至陆相沉积物,以不整合面为界可将其划分为6个构造层序,根据几何形态将构造层序区分为两种类型,即楔状构造层序和板状构造层序,其中晚三叠世、晚侏罗世、晚白垩世—古近纪构造层序为楔状构造层序,其余为板状构造层序。研究结果表明楔状构造层序为逆冲构造负载的产物,板状构造层序为走滑剥蚀卸载的产物。本次以晚三叠世前陆盆地为典型的楔状前陆盆地开展了逆冲构造负载系统的弹性挠曲动力学模拟,以晚新生代龙门山前陆盆地为典型的板状前陆盆地开展了与走滑剥蚀卸载系统的弹性挠曲动力学模拟,并计算了龙门山构造负载系统向扬子克拉通的推进速率,结果表明龙门山造山楔的推进速率在早期较快(如晚三叠世最大推进速率达15mm/a),晚期较慢(如晚侏罗世、晚白垩世—古近纪最大推进速率仅为6.7mm/a)。进而推测龙门山幕式逆冲作用的构造驱动力来自于青藏高原中生代以来的基麦里大陆加积碰撞和印度与亚洲板块碰撞作用,其中晚三叠世楔状构造层序是羌塘板块与亚洲大陆碰撞的产物,晚侏罗世楔状构造层序是拉萨板块与亚洲大陆碰撞的产物,晚白垩世—古近纪楔状构造层序是科希斯坦板块、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碰撞的产物。
李勇P.A.ALLEN周荣军A.L.DENSMOREM.A.ELLIS
关键词:中新生代青藏高原东缘
龙门山地震带的地质背景与汶川地震的地表破裂
1引言2008年5月12日14:28,在龙门山构造带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此次地震不仅在震中区及其附近地区造成灾难性的破坏,而且在四川省和邻近省市大范围造成破坏,其影响更是波及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乃至境外,是新中国成立...
李勇黄润秋周荣军Alexander L DEN SomreMichael A Ellis闫亮董顺利Nicholas Richardson张毅何玉林陈浩乔宝成马博琳
文献传递
龙门山断裂带走滑方向的反转及其沉积与地貌标志被引量:38
2006年
根据龙门山前陆盆地西缘沉降中心、冲积扇侧向迁移、活动构造地貌和古地磁等标志及龙门山在中生代以来的走滑作用和走滑方向的标定研究,结果表明:龙门山断裂带具有走滑性质,走滑方向曾发生过反转,在反转之前以左行走滑作用为特征,在反转之后以右行走滑作用为特征。根据地层记录和古地磁证据,认为龙门山走滑方向反转的时间应介于43 M a^3.6 M a之间,即由中生代至早新生代时期的左行走滑作用反转为晚新生代时期的右行走滑作用。然对龙门山断裂带走滑方向反转的成因初步分析认为晚新生代龙门山右行走滑作用是印-亚碰撞后构造作用的产物,晚三叠世至早新生代左行走滑作用是青藏高原自晚三叠世以来大陆碰撞作用导致松潘-甘孜褶皱带北东-南西向缩短的产物。
李勇周荣军A L DensmoreM A Ellis
关键词:走滑作用地貌标志中新生代龙门山青藏高原东缘
汶川8.0级地震的基本特征及其研究进展被引量:30
2009年
2008年5月12日在龙门山发生的汶川8.0级特大地震属于逆冲—走滑型地震。为了尽快和最好地利用汶川地震的资料,推动地震地质科学的研究。在论述了汶川地震科学研究的基本现状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龙门山地震带的地质背景、活动构造、汶川地震的基本特征、地表破裂及组合样式、历史强地震复发周期、观测数据的积累与整合、构造运动学和动力学机制、地质灾害和灾后重建、龙门山地区未来地震的预测和预报等方面的内容。并建议从汶川大地震中汲取教训,整合地质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探讨汶川地震的形成过程和机制,以有效地减轻和逐步避免今后可能发生的类似的灾难。
李勇李勇黄润秋周荣军周荣军
关键词: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历史地震地震复发周期青藏高原东缘
剥蚀-沉积体系中剥蚀量与沉积通量的定量对比研究——以岷江流域为例被引量:23
2007年
岷江流域与成都盆地之间是以岷江为联结的剥蚀一沉积体系。根据成都盆地已有的钻孔资料和原始数据,用Surer软件制作成都盆地晚新生代等厚图,利用等厚线计算了成都盆地残留的沉积通量,并通过成都盆地的地质演化再造恢复了成都盆地潜在的沉积通量,结果表明,成都盆地潜在的沉积通量为1665km^3。同时,采用了输沙量、宇宙核素、数字高程模型、河流下切速率和裂变径迹等方法分别计算了岷江上游流域的剥蚀速率、剥蚀厚度和剥蚀量,结果表明,岷江流域的剥蚀速率应介于0.26~0.5mm/a之间,剥蚀厚度介于0.94~1.44km之间,剥蚀量介于21213.50~32636.16km^3之间。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成都盆地沉积通量与岷江流域的剥蚀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岷江上游流域与成都盆地之间的剥蚀一沉积体系中,成都盆地沉积通量与岷江流域的剥蚀量之间的比率介于5.11%~7.85%之间,成都盆地沉积通量与岷江流域剥蚀量不相匹配,成都盆地属于半封闭盆地,因此,不能利用成都盆地晚新生代以来沉积物充填体积恢复岷江上游流域的剥蚀速率、剥蚀厚度和剥蚀量。
李勇黎兵周荣军张毅A.L.DensmoreM.A.Ellis
关键词:成都盆地沉积通量剥蚀量晚新生代青藏高原东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