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TS2406)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吴发启马波刘雨鑫高国雄刘增文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宁夏农林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质量监控与评...
  • 1篇水土
  • 1篇水土保持
  • 1篇水土保持与荒...
  • 1篇水土保持与荒...
  • 1篇土壤
  • 1篇土壤侵蚀
  • 1篇坡耕地
  • 1篇侵蚀产沙
  • 1篇模拟降雨
  • 1篇模拟降雨条件
  • 1篇教学质量
  • 1篇教学质量监控
  • 1篇教学质量监控...
  • 1篇茎秆
  • 1篇荒漠
  • 1篇降雨
  • 1篇降雨条件
  • 1篇教学
  • 1篇教学评估

机构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宁夏农林科学...

作者

  • 3篇吴发启
  • 2篇马波
  • 1篇李占斌
  • 1篇马璠
  • 1篇刘增文
  • 1篇高国雄
  • 1篇耿晓晨
  • 1篇刘雨鑫

传媒

  • 1篇中国林业教育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模拟降雨条件下谷子和冬小麦植株对降雨再分配过程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以谷子(Setaria italica)、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为研究对象,利用人工模拟降雨测定了不同降雨强度和生长阶段两种作物植株的穿透雨,采用人工喷雾法测定了不同生长阶段的冠层截留,根据水量平衡法计算了不同观测阶段的茎秆流。结果表明:谷子、冬小麦冠层对降雨的再分配作用显著,谷子冠下穿透雨率平均约为79%,茎秆流率平均约为20%,冠层截留率平均约占1%;冬小麦冠下穿透雨率平均约为79%,茎秆流率平均约为19%,冠层截留率平均约占2%。在其全生育期内,两种作物冠下穿透雨与茎秆流呈彼此消长趋势。穿透雨量和茎秆流量与降雨强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是穿透雨率和茎秆流率与降雨强度的关系不显著。茎秆流量和冠层截留量及其二者占总降雨量的比率均与作物叶面积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穿透雨量及穿透雨率随叶面积指数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
马波耿晓晨马璠李占斌吴发启
关键词:穿透雨冠层截留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构建被引量:5
2009年
该文根据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特点,提出该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案。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构建必须充分体现当代专业教育理念,以人为本,树立全面的质量观和多元化的质量观;必须遵循目标性、全员性、系统性和全程性的原则;必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因此,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构建中,应建立由校方、教育主管方和用人单位组成的"三方一体化"的组织体系,对教学管理过程、教师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实施"三元一线"式的全程监控;要分别制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基础类专业课程、方向类专业课程和综合应用类课程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标准,并规范学生评教卡的内容。
刘增文吴发启高国雄
关键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学评估质量监控与评价
植大豆对坡耕地径流侵蚀产沙的影响被引量:12
2012年
作物是坡耕地最重要的地被物,为了解作物覆盖下坡面土壤侵蚀的发生发展,以大豆(Glycine max)作物为对象,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方法,对大豆不同生育期坡面的产流产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裸地相比,大豆在其全生育期内平均可减少径流量31.43%,减少土壤流失量54.84%。大豆覆盖下坡面产流产沙量随大豆生长逐渐降低,其产流产沙过程的波动性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大豆植株的存在可使坡面稳定入渗速率较裸地平均提高了约109%,有效增强了坡面土壤的入渗能力。通过对坡面土壤流失比率的计算,表明种植大豆条件下的土壤流失比率由幼苗期的0.79降低至始粒期的0.24,其与大豆叶面积指数呈指数函数关系。大豆对坡面土壤侵蚀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对泥沙的拦截作用强于对径流的拦蓄作用。
马波刘雨鑫吴发启
关键词:大豆坡耕地土壤侵蚀产流产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