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71075)

作品数:40 被引量:823H指数:17
相关作者:蔡强国刘纪根刘前进袁再健卜崇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农业科学
  • 6篇天文地球
  • 3篇水利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4篇土壤
  • 11篇产沙
  • 9篇土壤侵蚀
  • 9篇侵蚀产沙
  • 7篇水土
  • 5篇水土保持
  • 4篇植物篱
  • 4篇侵蚀产沙模型
  • 4篇黑土
  • 4篇黑土区
  • 4篇产沙模型
  • 3篇地理信息
  • 3篇地理信息系统
  • 3篇信息系统
  • 3篇水土流失
  • 3篇丘陵
  • 3篇丘陵沟壑区
  • 3篇紫色土
  • 3篇小流域
  • 3篇黄土丘陵

机构

  • 40篇中国科学院
  • 13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长江科学院
  • 2篇河北经贸大学
  • 2篇河北科技大学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西安文理学院
  • 1篇水利部松辽水...

作者

  • 40篇蔡强国
  • 12篇刘纪根
  • 9篇刘前进
  • 9篇袁再健
  • 7篇范昊明
  • 7篇卜崇峰
  • 5篇朱远达
  • 4篇张光远
  • 3篇崔明
  • 3篇吕国安
  • 3篇樊良新
  • 3篇郑明国
  • 2篇吴淑安
  • 2篇褚英敏
  • 2篇秦杰
  • 2篇胡霞
  • 1篇杨传强
  • 1篇杨传强
  • 1篇罗春燕
  • 1篇王铁良

传媒

  • 9篇水土保持研究
  • 5篇资源科学
  • 4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地理研究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泥沙研究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水利学报
  • 1篇山西水土保持...
  • 1篇土壤学报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遥感学报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2004年全...

年份

  • 4篇2007
  • 9篇2006
  • 4篇2005
  • 18篇2004
  • 5篇2003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新的土地覆盖类别面积估计方法及其在最大似然分类法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7年
首先根据生产者精度和使用者精度的概念,提出生产者精度和使用者精度的条件概率表达式,然后根据概率乘积公式,推导出生产者精度和使用者精度之间的关系式。该关系式表明:①使用者精度和生产者精度的比值可作为类别真实面积与分类结果中类别面积的比值的估计;②利用使用者精度和生产者精度的比值可对遥感分类结果进行修正,产生更接近于真实值的土地覆盖类别面积值,且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仅取决于使用者精度和生产者精度数据的可靠性,与分类算法的优劣无关。该方法可用于最大似然分类方法中先验概率的估计。对ErdasImagine软件所附带lanier.img文件的实验结果表明,各种分类结果包括一种对常规最大似然分类结果进行任意修改后的分类结果,利用文中提出方法修正后均产生了接近于真实值的类别面积比例。由于作为标准的精度检验方法,几乎所有的分类影像都会产生误差矩阵用于精度报告,这保证了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研究中获取更准确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面积数据。
郑明国蔡强国
关键词:先验概率最大似然法
摄影测量技术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4年
回顾和评价了国内外摄影测量技术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并探讨了摄影测量的主要产品数字高程模型的分辨率和精度及在土壤侵蚀的应用中要注意的问题,认为摄影测量方法在土壤侵蚀研究中具有传统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成熟技术的引入和广泛应用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胡文生蔡强国陈浩
关键词:摄影测量数字高程模型土壤侵蚀
地理信息系统在侵蚀产沙模型与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4年
将侵蚀产沙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集成起来,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水土保持监测中,充分利用GIS在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及可视化方面的功能,是今后侵蚀产沙模型与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方向。总结了地理信息系统在侵蚀产沙中的应用,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与侵蚀产沙模型集成的发展历史,并对其3种结合方式进行了评述。同时,也就地理信息系统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
刘纪根蔡强国刘前进樊良新
关键词:侵蚀产沙模型地理信息系统水土保持监测
不同空间尺度上侵蚀产沙模型研究被引量:9
2004年
土壤侵蚀模型在空间尺度上可以划分为坡面、小流域和区域3个不同层次。在坡面尺度上,主要考虑坡面侵蚀的垂直分带性及其相互影响;小流域尺度上,不但考虑坡面侵蚀的特点,还要考虑坡面来水来沙对沟道侵蚀产沙的影响、重力侵蚀及泥沙输移情况;在区域尺度上则主要考虑小流域各自的侵蚀产沙特点及其相互影响。因侵蚀的空间尺度不同,在建立土壤侵蚀模型时,要考虑由于空间变化所引起的侵蚀因子对侵蚀产沙响应的不同。通过分析国内外常用的不同尺度上的侵蚀产沙模型及其最新发展情况,提出模型建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为以后建立土壤侵蚀产沙模型提供借鉴。
刘前进蔡强国刘纪根
关键词:侵蚀产沙
植物篱对土壤养分流失的控制机理研究被引量:58
2003年
植物篱是一种能有效减少地表径流、保土蓄水的水土保持措施,但其控制土壤养分流失相关机理的研究甚少。2001年在长江上游支流吒溪河的二级支流王家桥小流域设立的6个香根草(Vetiveriazizanioides)植物篱试验小区中进行地形测量及采样分析,拟通过局部地形变化、土壤颗粒和养分在小区内的空间分布变化来分析植物篱对紫色土区土壤养分流失的控制机理。坡型测量结果表明,植物篱带前出现泥沙堆积,说明植物篱能有效阻止侵蚀泥沙的向下搬运;机械组成分析结果表明,侵蚀影响下的土壤颗粒粒径在空间上出现分布差异,侵蚀剧烈的局部>0.2mm土壤颗粒明显富集,而植物篱对不同粒径的土壤颗粒的流失均有控制效果,但对粒径较大的颗粒的流失控制效果更明显;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含量空间分布的分析结果则表明,植物篱对土壤养分流失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朱远达蔡强国张光远胡霞
关键词:植物篱土壤养分流失控制机理
岔巴沟流域次暴雨产沙统计模型被引量:64
2004年
流域综合治理规划、防治土壤侵蚀、合理利用水沙资源 ,无不需要掌握流域产沙情况。流域产沙统计模型结构简单 ,计算方便 ,是现有产沙预报的强有力工具。本文以陕西省岔巴沟流域及其支流实测降雨水文资料为基础 ,系统地分析了流域产沙的降雨、径流、地貌因子在流域产沙中的作用 ,进而将影响产沙的因素概括为径流深、洪峰流量、流域面积、流域沟道密度 ,并作为产沙预报的指标 ,建立了岔巴沟流域次暴雨产沙的统计模型。经检验 ,该预报公式具有一定的精度。
蔡强国刘纪根刘前进
关键词:降雨因子统计模型
嘉陵江李子口小流域侵蚀产沙模型初探被引量:6
2004年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土壤侵蚀产沙模型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建立了大量的土壤侵蚀产沙模型,从嘉陵江流域、李子口小流域的基本情况(尤其是水土流失现状)入手,结合长江流域侵蚀产沙模型研究情况,初步探讨了李子口小流域侵蚀产沙模型。
袁再健蔡强国卜崇峰
关键词:土壤侵蚀产沙模型嘉陵江流域
四川紫色土地区典型小流域分布式产汇流模型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针对日益加剧的四川紫色土地区水土流失情况,为定量分析紫色土地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程度,选取四川省南部县鹤鸣观小流域为研究区,在蓄满产流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合紫色土地区小流域分布式产汇流模型。该模型以地块为计算单元,在每个地块上输入参数,然后依据流域产汇流机制计算每个地块的产汇流量,并用递归算法将计算结果推算到流域出口,得到流域径流总量。该模型能评价流域下垫面各因子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模拟每个地块次降雨产汇流过程。在鹤鸣观小流域进行了模型的检验与应用,模拟过程与实测结果符合较好。该研究为四川紫色土地区水土保持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袁再健蔡强国吴淑安张明政
关键词:紫色土蓄满产流模型地块递归算法
黄土丘陵沟壑区狼牙刺灌木林地的土壤水分动态被引量:15
2004年
在陕北黄土区安塞县纸坊沟小流域,选择不同林龄的狼牙刺地块,对其土壤水分作了动态观测,并以柠条地和撂荒地为对照。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结论:①在土层足够深的地块上,天然灌木狼牙刺年蒸散量约为590mm,单株平均耗水量约85mm。强烈耗水期是5月中旬至7月底,8月底土壤水分达到最低值,9月份以后开始恢复;②狼牙刺地土壤水分活跃层在0-2.5m之间,土壤水分的消耗强度随深度的增加而下降;③狼牙刺地干层超过10m,比同龄的柠条土壤干层(8m)深,在两个生长季中,干层没有进一步发展。
卜崇峰蔡强国崔琰
关键词:黄土丘陵沟壑区狼牙刺土壤水分
世界三大黑土区水土流失与防治比较分析被引量:69
2005年
论文首先明晰了黑土及黑土区的概念与范围界定,将中国东北黑土区分为典型黑土区与黑土区两个层次。在此基础上对世界三大黑土区在成土条件,开发利用过程、水土流失及水土流失防治模式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比较分析认为:在自然条件上虽然三大黑土区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我国东北黑土区由于地势起伏相对较大,更易遭受水土流失的危害;国外两大黑土区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比我国黑土区相对早一些,大规模的农业开垦与不合理的耕作方式是世界三大黑土区水土流失与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国外两大黑土区主要以风蚀为主,我国东北黑土区则是以水蚀为主,但风蚀面积也较大;国外两大黑土区在耕作制度、土地使用政策、水土保持资金投入、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及科学试验等方面已经采取了相对有效的措施,我国在这些方面还相对滞后。通过对国外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的借鉴与思考,提出了我国东北黑土区在水土流失防治方面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范昊明蔡强国陈光崔明
关键词:水土流失与防治黑土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