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606021)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施毅濮林郑有炓张荣左则文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篇等离子体化学...
  • 1篇等离子增强化...
  • 1篇多层结构
  • 1篇热导率
  • 1篇热电
  • 1篇热电性能
  • 1篇微结构
  • 1篇微晶硅
  • 1篇微晶硅薄膜
  • 1篇线阵列
  • 1篇相化学
  • 1篇纳米
  • 1篇纳米硅
  • 1篇纳米线
  • 1篇纳米线阵列
  • 1篇界面化学
  • 1篇晶格
  • 1篇晶格热导率
  • 1篇晶化率
  • 1篇化学反应

机构

  • 4篇南京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福...

作者

  • 4篇濮林
  • 4篇施毅
  • 3篇郑有炓
  • 2篇左则文
  • 2篇张荣
  • 1篇李昀
  • 1篇潘力佳
  • 1篇陆昉
  • 1篇章新栾
  • 1篇邱旦峰
  • 1篇闾锦
  • 1篇石卓琼
  • 1篇曹立强
  • 1篇孙叶丹
  • 1篇马恩
  • 1篇管文田
  • 1篇娄昊楠
  • 1篇张轶群
  • 1篇王军转

传媒

  • 2篇物理学报
  • 1篇Journa...
  • 1篇Chines...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4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界面化学反应形成的纳米颗粒对有机交叉点存储器的影响
2008年
研究了有机交叉点存储器件中,有机物与电极界面化学反应形成的纳米颗粒对电学特征的影响.器件的阳极和阴极分别为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和真空热蒸发沉积的Al薄膜,有机半导体层为真空热蒸发沉积的2-amino-4,5-dicyanoim-idazole(AIDCN)薄膜.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光电子能谱(XPS)测量,在AIDCN/ITO界面上发现SnOx纳米颗粒形成,并证明此纳米颗粒的形成是由于ITO中的高价氧化锡和AIDCN之间的固相反应,纳米颗粒中的Sn元素主要是从ITO表面的锡富集层中析出.研究证明了界面上纳米颗粒的形成是器件双稳态现象的关键,用这种方式制成的交叉点结构的三层有机存储器件其开关比达到108~1011.
孙叶丹李昀邱旦峰曹立强潘力佳濮林施毅
关键词:固相化学反应
微晶硅薄膜的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生长特征被引量:4
2008年
本文采用27.12 MHz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技术制备了氢化微晶硅薄膜材料,通过Raman散射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傅立叶变换红外谱等表征方法研究了生长条件参数对薄膜结构及生长速率的影响,对薄膜的生长机制进行了讨论,特别分析了孵化层形成和演化、以及对晶化率、柱状晶粒生长的作用特征.实验测量分析表明,在薄膜生长的初期阶段,形成一个嵌入大量小晶粒的非晶孵化层,并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其非晶成份减少,晶化率不断提高,晶粒开始长大并结聚成团,形成大的晶粒,沿生长方向上形成横向尺寸为百纳米级的柱状晶粒.红外透射谱的结果证实2 100 cm-1附近吸收来源于位于晶界区或微孔内表面团簇化的SiH键的吸收.同时,适当的等离子能量在薄膜生长过程中有利于抑制氧的影响.目前的研究加深了对薄膜PECVD生长过程和生长机制的理解,有利于加强对太阳电池用的硅薄膜形态和质量的控制.
左则文闾锦管文田濮林施毅郑有炓
关键词: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微结构晶化率
Self-assembly of Polyaniline: Mechanism Study
2008年
Anisotropic polyaniline (PAni) plates decorated with self-aligned nanofiber arrays were synthesized under the hydrothermaI condition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self-assembled structures was investigated by studying the effect on PAni micro-structure with additive electrolyte in reaction system,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dependence of systematic electrostatic energy on cross angles of self-assembled nanofiber arrays in grid textured PAni plates.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based on ionic doping charg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self-assembled PAni structures.
Shi-yan SongLi-jia PanYun LiYi ShiLin PuRong ZhangYou-dou Zheng
关键词:POLYANILINESELF-ASSEMBLY
纳米线阵列横向输运的热电特性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利用包络函数的平面波展开法计算准二维纳米线阵列中的电子态,获得电输运系数表达式.同时,通过合理近似考虑边界散射对声子输运的影响,计算得到了晶格热导率.以Si/Ge体系为例,研究了纳米线阵列横向输运的热电特性.结果表明:结构优值与费米能级、纳米线直径及间距等参数相关.通过对结构参数的调整,纳米线阵列的横向输运可有效提高热电性能.
张轶群施毅濮林张荣郑有炓
关键词:热电性能纳米线阵列SEEBECK系数晶格热导率
掺铒Si/Al2O3多层结构中结晶形态对1.54μm发光的影响
2009年
利用脉冲激光沉积的方法制备掺铒Si/Al2O3多层结构薄膜,获得了由纳米结构的Si作为感光剂增强的Er3+在1.54μm高效发光.利用拉曼散射、高分辨透射电镜和光致发光测量研究了在不同退火温度下(600—1000℃)纳米结构Si层的结晶形态变化,及对Er3+在1.54μm的发光的影响特征.研究发现最佳发光是在退火温度600—700℃.在这个条件下纳米Si的尺寸和密度,Si和Er的作用距离以及Er3+发光的化学环境得到了优化.进一步,光致发光瞬态衰减谱研究表明,当纳米Si尺寸小时,衰减遵循单指数模式(慢过程),当纳米Si尺寸大时,衰减遵循双指数模式(快过程和慢过程),其中衰减中快过程来自类体Si的对激发态Er3+去激发过程,慢过程对应典型的纳米Si体系衰减过程.
王军转石卓琼娄昊楠章新栾左则文濮林马恩张荣郑有炓陆昉施毅
关键词:纳米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