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25009)

作品数:11 被引量:245H指数:9
相关作者:杨修群孙旭光任雪娟韩博朱益民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ENSO
  • 5篇年代际
  • 4篇年代际变率
  • 4篇北太平洋
  • 4篇变率
  • 3篇降水
  • 2篇气候
  • 2篇海表
  • 2篇海表温度
  • 2篇风暴轴
  • 2篇北太平洋风暴...
  • 2篇PDO
  • 1篇汛期
  • 1篇越赤道
  • 1篇越赤道气流
  • 1篇中国降水
  • 1篇瞬变
  • 1篇太平洋年代际...
  • 1篇年代际变化
  • 1篇年代际振荡

机构

  • 9篇南京大学
  • 7篇解放军理工大...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南京军区气象...

作者

  • 10篇杨修群
  • 3篇俞永强
  • 3篇韩博
  • 3篇任雪娟
  • 3篇孙旭光
  • 2篇谢倩
  • 2篇胡邦辉
  • 2篇朱益民
  • 1篇陈晓颖
  • 1篇房佳蓓
  • 1篇徐桂玉
  • 1篇王学忠
  • 1篇邹用昌
  • 1篇汤剑平
  • 1篇强学民
  • 1篇张惠君
  • 1篇汪卫平
  • 1篇谭言科
  • 1篇赵珊珊
  • 1篇李东辉

传媒

  • 3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气象科学
  • 2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气象学报
  • 1篇Scienc...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南前汛期开始和结束日期的划分被引量:51
2008年
本文利用48年(1957~2004年)中国站点逐日降水资料和同期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华南前汛期的开始和结束时间的划分问题.首先,选择了研究华南前汛期问题的区域和代表站点,然后对降水量、水汽(可降水量,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垂直速度和假相当位温等物理量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前汛期起、止前后上述要素均有阶段性的突变.其中4月第1候(19候)是华南前汛期的开始,可降水量、水汽通量和假相当位温等增加显著,对流开始活跃,水汽通量散度也由辐散变为辐合,降水量明显增加.但4月份总体雨量不强,主要为锋面降水.5月份随夏季风爆发,水汽继续增加,对流活跃,进入季风降水阶段;夏季风降水盛期时段主要集中在6月份.6月第4候(34候)前汛期结束,各降水指标骤减.然后根据降水和环流指标,提出了华南前汛期开始和结束日期的划分标准,定义了逐年的开始和结束日期.最后对华南前汛期开始期之前、之后以及结束期之前、之后的大气环流背景做了对比分析.指出,前汛期开始前,环流形势有利于华南地区增暖增湿;开始期以后则有利于冷空气南下,造成连续降水,使华南进入前汛期.而前汛期的结束,则是由于东亚大气环流的季节调整,尤其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第一次北跳所造成的.
强学民杨修群
关键词:华南前汛期锋面降水季风降水
索马里急流变异及其与东亚夏季风和中国降水异常的关系被引量:34
2008年
利用近50 a大气再分析资料、海表温度分析资料和我国降水观测资料,分析揭示了索马里急流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异及其与东亚夏季风和我国夏季降水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年际时间尺度上,夏季索马里急流增强,对应ENSO冷事件,马斯克林高压增强,澳大利亚高压减弱,东部越赤道气流减弱,东亚夏季风增强,我国夏季北方降水偏多,南方降水偏少;反之亦然。然而,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夏季索马里急流增强,对应PDO暖位相,马斯克林高压和澳大利亚高压均增强,东部越赤道气流增强,而东亚夏季风减弱,我国夏季东北、西北和长江流域降水偏多,而华北、华南和西南地区降水偏少;反之亦然。
汪卫平杨修群
关键词:越赤道气流中国降水
FGOALS_g快速耦合模式模拟的北太平洋年代际变率被引量:15
2008年
本文分析了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IAP)最新发展的FGOALS_g快速耦合模式300a积分模拟结果,通过与多种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讨论了北太平洋年代际变率的时空结构、主要年代际模态的演变特征以及与ENSO的联系等研究内容.结果表明:该模式能成功模拟出北太平洋年代际变率的主要空间分布特征;模拟的年代际模态具有多时间尺度性,其中最显著的是周期约为10-20a左右的准20年振荡模态,该模态上层海洋热容量异常的演变过程主要表现为大致沿副热带海洋涡旋做海盆尺度顺时针旋转的特征,相应的大气异常不仅与阿留申低压的变异有关,而且与太平洋-北美(PNA)遥相关型以及上游的欧亚大气环流异常有密切关系;模拟的北太平洋年代际变率对年际ENSO循环的发生频率和强度有明显的调制作用.但模拟的KOE区和阿拉斯加湾SST异常振幅比观测偏强,这与模式海冰偏多、高纬度SST偏冷的误差有关.
朱益民杨修群俞永强赵珊珊孙旭光谭言科
关键词:年代际变率ENSO
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变异特征及其与中纬度海气耦合关系分析被引量:28
2007年
本文使用欧洲ECMWF(ERA40)再分析资料,通过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分解探讨了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变异特征,使用回归分析得到了与风暴轴空间异常型相关的冬季大气平均流异常、表层海温(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异常的空间耦合型.研究结果表明,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主要有两种空间异常型,第一种是风暴轴中东部明显北抬(南压),使得整个风暴轴向东北(东南)倾斜,与此同时,在中纬度北太平洋海区,冬季暖(冷)异常的洋面上是异常高压(低压),海气系统在垂直向表现为一种暖脊(冷槽)配置,在对流层中高层是太平洋-北美(Pacific-North American,PNA)型负(正)位相.第二种是风暴轴整体性加强(减弱)并偏北(南),此时,黑潮区海温异常偏暖(冷),低层阿留申低压和高空的西风急流略偏北(南),对流层中高层表现为西太平洋(Western Pacific,WP)型负(正)位相.风暴轴EOF分解的时间系数与阿留申低压指数、PNA指数、WP指数,以及与尼诺3区(NINO3)指数、黑潮海温指数间显著的相关性再次证实了在北太平洋中纬度地区存在着SST异常、风暴轴异常和大气平均流异常三者间的空间耦合型.
任雪娟杨修群韩博徐桂玉
关键词:风暴轴
ENSO frequency change in coupled climate models as response to the increasing CO_2 concentration被引量:1
2010年
The response of ENSO frequency to the increasing CO2 concentration and associated mechanism are examined with outputs of four coupled climate models (GFDL/CM2.0,CNRM/CM3,IPSL/CM4 and INM/CM3.0) submitted to the IPCC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IPCC AR4).Results reveal a significant change of ENSO frequency as response to the increasing CO2 concentration.However,such a change exhibits an evident model dependence.The ENSO frequency tends to increase in GFDL/CM2.0 and CNRM/CM3 models and decreases in IPSL/CM4 and INM/CM3.0 models.The model dependence is found to be determined by how the model climatological background state of the tropical Pacific responds to the increasing CO 2 concentration.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change of zonally-and vertically-averaged climatological background upper ocean temperature gradient between the equator and off-equator is crucially responsible for the ENSO frequency change.As response to the increasing CO 2 concentration,the climatological background temperature gradient is increased in GFDL/CM2.0 and CNRM/CM3 models and decreased in IPSL/CM4 and INM/CM3.0 models.In terms of the recharge-discharge oscillator theory for ENSO,the increased (decreased) climatological background temperature gradient between the equator and off-equator induces a faster (slower) exchange of oceanic heat content between the equator and off-equator,thus giving rise to a shorter (longer) ENSO timescale and a higher (lower) ENSO frequency.
DENG LinYANG XiuQunXIE Qian
关键词:二氧化碳浓度ENSO频率响应气候模式气候背景
FGOALSg耦合模式对太平洋年代际变率的模拟
分析了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IAP)最新发展的FGOALS耦合气候系统模式300a积分模拟结果,通过与多种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讨论了太平洋年代际变率的时空结构以...
朱益民俞永强赵珊珊李东辉谭言科
关键词:年代际变率PDOENSO
文献传递
北太平洋冬季海-气耦合的主模态及其与瞬变扰动异常的联系被引量:25
2007年
利用45年的ECMWF再分析资料,使用SVD方法研究了冬季北太平洋地区表层海温(SST)异常与大气环流异常间的主要耦合模态,探讨了大尺度海-气耦合型与天气尺度瞬变扰动的相互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中纬度北太平洋地区冬季存在两种主要的海-气耦合型,第1种耦合型反映了与ENSO紧密相关的中纬度北太平洋冬季海温异常分布型以及大气的PNA型,第2种耦合型SST异常集中在东亚沿海以及中纬度北太平洋海流区,相应的大气场则为暖(冷)SSTA上空东西向带状区域内位势高度偏高(低),明显独立于ENSO型。进一步的合成分析表明,在第1种耦合型SST正(负)异常年里,冬季阿留申低压主体位置偏西南(东北),从东北亚到北美西海岸的西北—东南向带状区域内是低层大气温度正(负)异常区和高层西风负(正)异常区,西风负(正)异常中心位于西风急流出口处的北太平洋中东部,而西风急流主体区的风速变化很小。在第2种耦合型东亚沿海至中纬度北太平洋海流区SST偏暖(冷)时,阿留申低压整体偏弱(强),SST暖(冷)异常上空的大气温度偏暖(冷),高层西风急流区西风偏弱(强)。两种耦合型均显示出在北太平洋中纬度地区大气和海洋的异常相关中心有很好的空间对应性。在两种耦合型下,中纬度北太平洋冬季的大气斜压性也发生截然不同的改变,引起中纬度天气尺度瞬变扰动活动异常。瞬变扰动异常的动力强迫作用对北太平洋西风异常的形成存在正反馈作用,而其热力作用则试图破坏与两种海-气耦合模态相关的大气温度异常型。
任雪娟杨修群韩博
关键词:ENSOSVD
冬季太平洋海表温度与北半球绕极涡异常的共变模态
根据近50年的全球海洋和大气再分析资料,利用奇异值分解和子波变换分析方法及绕极涡分析途径,揭示了冬季太平洋海表温度(SST)与北半球中纬度大气环流异常共变模态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冬季太平洋SST与北半球中纬度大气环流异...
朱益民杨修群陈晓颖谢倩俞永强
关键词:海表温度ENSO年代际变率
文献传递
北太平洋风暴轴异常变化特征及其与纬向风场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4
2007年
摘要本文通过对300 hPa5、00 hPa和850 hPa的北太平洋风暴轴(PST)的异常研究,分别提取出两个主异常模态进行比较。分析表明在三层的第一主模态都主要对应有PST异常的准10 a的周期变化;而对300 hPa和500 hPa的第二主模态,以及850 hPa的第三模态,对应有更长时间的趋势变化。进一步通过相关的分析,说明PST的异常从低层到高层的变化存在一定的一致性。通过PST与纬向风场在300 hPa的相关分析发现,两个模态与纬向风场的异常在空间上都呈同位相的分布,说明高层纬向风场异常与PST发展可能存在一种互相反馈的作用。进一步通过斜压增长率和水平两维的E-P通量矢的合成分析发现,这种反馈作用,无论从纬向风场异常所产生的环境斜压增长条件的改变,还是从平均动能与扰动动能的转化关系,都是存在的。
韩博任雪娟杨修群
关键词:风暴轴E-P通量
冬季太平洋海表温度与北半球中纬度大气环流异常的共变模态被引量:10
2008年
根据近50年的全球海洋和大气再分析资料,利用奇异值分解和子波变换分析方法及绕极涡分析途径,揭示了冬季太平洋海表温度(SST)与北半球中纬度大气环流异常共变模态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冬季太平洋SST与北半球中纬度大气环流异常之间主要表现为两种时空结构显著不同的共变模态,即年际的ENSO模态和准20a时间尺度的年代际北太平洋模态.二者在空间结构上具有明显差异.对于年际ENSO模态,海洋异常表现为典型的ENSO型SST异常分布.其主信号在热带中东太平洋,次信号在北太平洋,两者变化位相相反;大气异常主要为PNA型波列,局限于太平洋—北美地区,具有局域性特征.对于年代际北太平洋模态,SST异常则主要限于中纬度北太平洋地区,表现为北太平洋中西部与北美西岸SST异常呈反相变化;大气异常则表现为整个中纬度西风带上纬向波列分布,具有纬向全球性特征,即不仅与PNA遥相关型联系,而且与太平洋上游的欧亚大气环流异常也有密切关系.当中纬度北太平洋异常冷时,则中纬度大气整个定常槽脊系统加强,反之,则减弱.进一步对大西洋分析表明,年代际北太平洋模态的产生很有可能与"两个海洋与一个大气"的耦合相互作用机制有关.
朱益民杨修群谢倩俞永强
关键词:海表温度大气环流ENSO年代际变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