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L2010564)

作品数:1 被引量:6H指数:1
相关作者:商秀丽张凤英刘啸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细胞
  • 1篇小鼠
  • 1篇小鼠耳蜗
  • 1篇毛细胞
  • 1篇内毛细胞
  • 1篇卡那霉素
  • 1篇耳蜗

机构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刘啸白
  • 1篇张凤英
  • 1篇商秀丽

传媒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卡那霉素对小鼠耳蜗内毛细胞带状突触数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通过研究卡那霉素对小鼠耳蜗内毛细胞带状突触数量的影响,探讨卡那霉素耳毒性的发病机制。方法实验组昆明小鼠分为6组,每组10只,每日丁胺卡那霉素(400mg/kg)进行肌肉注射,并于第0d、第3d、第7d、第10d、第14d、和第21d取耳蜗基底膜顶回作为标本。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等体积生理盐水肌肉注射。使用免疫荧光双标法对耳蜗内毛细胞带状突触前膜RIBEYE蛋白和突触后膜GluR2&3蛋白进行标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耳蜗基底膜顶回进行光学连续切片,运用3dMax8.0软件对带状突触进行三维建模及重构,并观察带状突触形态变化和计算其数量改变。结果所有小鼠耳蜗内毛细胞轮廓完整,但内毛细胞带状突触数量存在差异。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在卡那霉素注射初期带状突触数量未见明显变化,给药第7d时内毛细胞带状突触数量显著增加,第21d显著下降。结论卡那霉素连续作用21d,耳蜗内毛细胞带状突触数量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
张凤英刘啸白商秀丽
关键词:卡那霉素耳蜗内毛细胞小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