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科技创新强省计划项目(2007C0004Z)

作品数:4 被引量:40H指数:4
相关作者:张颢蹇洪英邱显钦唐开学王其刚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创新强省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月季
  • 2篇蔷薇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观察
  • 1篇野蔷薇
  • 1篇遗传多样性分...
  • 1篇实时定量PC...
  • 1篇特异性表达
  • 1篇自然居群
  • 1篇组织特异性
  • 1篇组织特异性表...
  • 1篇居群
  • 1篇抗白粉病
  • 1篇抗白粉病基因
  • 1篇克隆
  • 1篇枯萎
  • 1篇枯萎病
  • 1篇枯萎病病原菌
  • 1篇花香
  • 1篇基因

机构

  • 4篇云南省农业科...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张颢
  • 3篇王其刚
  • 3篇唐开学
  • 3篇邱显钦
  • 3篇蹇洪英
  • 2篇晏慧君
  • 2篇李淑斌
  • 1篇邵珠华
  • 1篇包满珠
  • 1篇张婷
  • 1篇周宁宁
  • 1篇李树发
  • 1篇王海萍

传媒

  • 2篇园艺学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柏木枯萎病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及分子鉴定被引量:7
2011年
采用温室接种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和分子鉴定方法对柏木枯萎病病原进行了研究。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及玉溪市采集柏木枯萎病病样13份,分离获得来自柏木树根部、茎干及枝的18个真菌分离物。经过致病性试验证实,分离物CWC1-CWC10均为柏木枯萎病病原菌。经形态学鉴定,CWC1-CWC10均为Neofusicoccum parvum。利用rDNA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region(ITSI-5.8S-ITS2)进行PCR扩增,并将测序结果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显示,其rDNA 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与N.parvum的同源性为99%,分子鉴定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Neofusicoccum parvum作为柏木枯萎病的病原菌系首次报道。
李淑斌张颢
关键词:枯萎病形态学观察分子鉴定
云南长尖叶蔷薇自然居群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3
2013年
采用SSR标记对云南地区的8个长尖叶蔷薇天然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所选用的14对SSR引物,共检测到77个等位位点;在物种水平上,总居群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和香农指数(I)分别为0.3139和0.4747;该居群内遗传变异(65.47%)大于居群间遗传变异(34.53%),说明居群内变异是其居群的主要变异来源;利用Popgene计算出两两居群间的Nei's遗传一致度(I)和遗传距离(D),其范围分别为0.7879~0.8986和0.1070~0.2384,依据遗传距离可将8个居群分为3组,8个居群并没有严格依据地理距离的远近而聚类;海拔与Nei's基因多样性的相关系数为0.8771,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地区的长尖叶蔷薇居群遗传多样性较高,居群间遗传变异存在中度的遗传分化。基于得到的居群遗传信息,建议采取就地保护为主的保护策略,但当个别居群野外的生存环境被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破坏时,建议采取迁地保护的保护策略。
邱显钦唐开学王其刚蹇洪英李树发邵珠华张颢
关键词:居群SSR
月季(Rosa chinensis)丁香酚合成酶基因RcEGS1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根据GenBank发表的丁香酚合成酶(EGS)基因的蛋白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结合RACE-PCR技术,从古老月季(Rosa chinensis)品种‘月月粉’盛开期的花瓣中获得了1个新的丁香酚合成酶基因RcEGS1,GenBank登录号为JQ522949。该基因全长为1171bp,开放阅读框(ORF)951bp,编码317个氨基酸;蛋白质理论分子量为35.64kD,等电点为7.36。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RcEGS1与矮牵牛PhIGS1的氨基酸同源性达到70%,与罗勒ObEGS1的同源性为59%,与月季RhEGS1的同源性仅为48.2%。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RcEGS1在不同组织部位和不同开放时期花瓣中的表达,发现其在叶片和茎段中没有表达,在花瓣和萼片中有表达,在盛开期的花瓣中表达量最高。
王海萍晏慧君张颢蹇洪英王其刚邱显钦李淑斌周宁宁唐开学
关键词:月季花香实时定量PCR
野蔷薇(Rosa multiflora)抗白粉病基因RmMlo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13
2011年
以野蔷薇(Rosa multiflora)为试材,采用RT-PCR和RACE方法从叶片中获得了一个Mlo同源基因的cDNA全长,命名为RmMlo,GenBank登录号为JF310747。序列分析结果表明,RmMlo基因cDNA全长为1993bp,包含49bp的5′非编码区、243bp的3′非编码区和一个长度为1700bp编码567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其蛋白质的C末端具有两个保守的MLO模体。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RmMlo与拟南芥等双子叶植物的Mlo亲缘关系较近,相似性达90%以上。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RmMlo在感病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在根中不表达,其表达模式与拟南芥的AtMlo有一定差别。
邱显钦包满珠张颢蹇洪英王其刚晏慧君张婷唐开学
关键词:野蔷薇月季白粉病MLO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