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2010275)

作品数:2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刘小燕刘颂豪张鹤鸣刘汉平梁波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穴位
  • 1篇穴位埋线
  • 1篇月经
  • 1篇气血
  • 1篇子宫
  • 1篇微循环
  • 1篇微循环研究
  • 1篇埋线
  • 1篇激光
  • 1篇激光多普勒
  • 1篇光谱
  • 1篇光谱分析
  • 1篇耳穴
  • 1篇反射光
  • 1篇反射光谱

机构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刘汉平
  • 2篇张鹤鸣
  • 2篇刘颂豪
  • 2篇刘小燕
  • 1篇万秋娥
  • 1篇梁波

传媒

  • 1篇中西医结合学...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穴位埋线局部刺激效应动态变化的激光多普勒微循环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在体、动态分析穴位埋线后经穴局部微循环血流灌注变化的规律,探讨穴位埋线疗法局部刺激效应的时效特点。方法: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aser doppler flowmeter,LDF),获取右侧上巨虚(ST37)埋线前后多个时间点足三里(ST36)、上巨虚(ST37)、下巨虚(ST39)的微循环血流灌注(PU),比较分析不同穴位之间及同一穴位埋线前后不同时间PU值的差别。结果:①埋线前及埋线后第8天,埋线侧3个穴位的PU值无显著性差异,从埋线后即刻至第7天,ST37的PU值显著高于非埋线穴位ST36和ST39(P<0.01);非埋线左侧3个穴位的PU值无显著性差异;埋线穴位ST37血流灌注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呈现二次函数的特征(P<0.01)。②右侧ST37埋线后不同时间点的PU值明显高于埋线前(P<0.01);在埋线前及埋线后第8天,两侧ST37的PU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其余时间点,右侧ST37的PU值显著高于左侧(P<0.01)。③埋线后即刻至埋线后第6天,ST37右-左PU差值显著高于非埋线穴位ST36、ST39的差值(P<0.01)。结论:埋线能引起埋线穴位的血流灌注量显著增加,持续时间约7d,血流灌注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呈现二次函数的特征。从穴位的血流灌注量来分析,埋线疗法对穴位的刺激效应约为7d。
刘小燕刘汉平张鹤鸣梁波万秋娥刘颂豪
关键词:穴位埋线微循环激光多普勒
从漫反射光谱探讨耳穴反映气血变化的特异性(英文)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耳穴在月经前后人体气血盈亏变化过程中的反射光谱特征及其差异性,探讨耳穴反映人体气血变化的相对特异性。方法:采用线阵电荷耦合元件探测器的光纤光谱仪无损获取子宫(TF2)、肝(CO12)、内分泌(CO18)3个耳穴在月经前后不同时间的可见光反射光谱,并对特定波长处的反射率进行比较。结果:随着人体机体气血盛衰的变化,3个耳穴的漫反射光谱表现出规律性的变化,即月经期的漫反射率高于月经前和月经后,这种趋势以TF2最为显著;在血红蛋白吸收峰附近544.06 nm、555.17 nm及577.47 nm波长处,TF2在月经期的反射强度显著高于月经前及月经后(P<0.01);TF2反射强度变化的差值大于CO12及CO18,尤其以TF2月经期与月经后的差值显著高于CO12及CO18月经期与月经后的差值(P<0.05)。结论:耳穴漫反射光的变化与机体气血盛衰有关,其在反映机体气血盛衰方面存在相对特异性,子宫为反映胞宫气血变化最灵敏的耳穴。
刘汉平梁波张鹤鸣刘小燕刘颂豪
关键词:光谱分析反射光谱月经气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