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0-1)

作品数:2 被引量:27H指数:2
相关作者:梁国庆王秀斌周卫孙静文裴雪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冬小麦
  • 1篇氧化亚氮排放
  • 1篇玉米
  • 1篇施肥
  • 1篇水稻
  • 1篇水稻土
  • 1篇酸酶
  • 1篇田间
  • 1篇脲酶
  • 1篇夏玉米
  • 1篇小麦
  • 1篇磷酸酶
  • 1篇磷脂脂肪酸
  • 1篇碱性磷酸酶
  • 1篇DNDC模型
  • 1篇长期施肥
  • 1篇N

机构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湖北省农业科...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作者

  • 2篇孙静文
  • 2篇周卫
  • 2篇王秀斌
  • 2篇梁国庆
  • 1篇艾超
  • 1篇李双来
  • 1篇夏文建
  • 1篇裴雪霞
  • 1篇刘东海

传媒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长期施肥对黄棕壤性水稻土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1
2010年
【目的】土壤生物肥力是土壤质量的直接反映,研究长期施肥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可以为提高土壤质量及农田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文以长期不施肥(CK)为对照,研究长期单施氮肥(N)、氮、磷配施(NP)、氮、磷、钾配施(NPK)、单施有机肥(M)、有机肥+氮磷钾(MNPK)配施对黄棕壤性水稻土磷脂脂肪酸含量(PLFA)、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和微生物量磷(SMBC、SMBN、SMBP)、及与氮磷转化有关的水解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长期施用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土壤总PLFA含量、真菌/细菌比值、真菌PLFA相对含量、SMBC、SMBN、SMBP含量,及土壤碱性磷酸酶、蛋白酶和脲酶活性,促进AM菌根的生长;而长期单施氮肥处理抑制了磷酸酶活性及大多数菌群生长。通过对PLFA进行主成分分析,配施有机肥的处理与单施化肥及CK处理微生物群落结构显著不同;PLFA载荷值分析表明,真菌特征脂肪酸及不饱和脂肪酸易受有机肥施用的影响,而放线菌特征脂肪酸更易受施用化肥的影响。【结论】化肥与有机肥长期配施提高了PLFA总含量、真菌PLFA含量、真菌PLFA/细菌PLFA比值,显著改善了土壤生物肥力状况,有利于土壤健康。
裴雪霞周卫梁国庆孙静文王秀斌艾超李双来
关键词:长期施肥水稻土磷脂脂肪酸碱性磷酸酶蛋白酶脲酶
典型潮土N_2O排放的DNDC模型田间验证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利用典型潮土N2O排放的田间试验数据对脱氮-分解模型(DNDC)及其参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DNDC模型能较好地模拟田间实测到的冬小麦、夏玉米季土壤湿度和土壤日平均地表温度的动态变化。小麦和玉米季土壤N2O排放通量与土壤水分(WFPS)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温度相关性不大。田间实测到的N2O排放高峰主要受降水和施肥的影响,在N2O排放峰的峰值和出现时间上模拟值与实测值较接近,但准确地捕捉N2O季节性的排放通量仍需对模型进行修正。通过比较施肥、土壤和田间管理等输入参数的改变对DNDC模型进行灵敏性分析,氮肥用量、施肥次数、土壤初始无机氮含量和土壤质地的改变对土壤N2O排放量均很敏感,其中氮肥用量和施肥次数的改变最为敏感。基于当地土壤特性和田间管理的校正,DNDC模型为评价农田生态系统N2O的排放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王秀斌周卫梁国庆孙静文夏文建刘东海
关键词:氧化亚氮排放DNDC模型冬小麦夏玉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