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63001)

作品数:29 被引量:138H指数:7
相关作者:韦春吕建龚永洋高秋姗熊雪梅更多>>
相关机构:桂林理工大学桂林工学院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化学工程
  • 11篇一般工业技术
  • 7篇理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8篇树脂
  • 14篇酚醛
  • 14篇复合材料
  • 14篇复合材
  • 13篇酚醛树脂
  • 12篇力学性能
  • 12篇力学性
  • 11篇剑麻纤维
  • 6篇动态力学性能
  • 6篇环氧
  • 5篇性能研究
  • 5篇热性能
  • 5篇热致性
  • 5篇热致性液晶
  • 5篇纳米
  • 5篇环氧树脂
  • 5篇PF
  • 3篇动力学
  • 3篇树脂复合材料
  • 3篇联苯

机构

  • 2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4篇桂林工学院
  • 1篇广西大学
  • 1篇桂林电子科技...
  • 1篇教育部

作者

  • 27篇韦春
  • 13篇吕建
  • 8篇高秋姗
  • 7篇熊雪梅
  • 6篇龚永洋
  • 5篇陆绍荣
  • 5篇潘冬明
  • 5篇李肖建
  • 4篇杨香莲
  • 4篇张波
  • 4篇曾铭
  • 4篇申欣
  • 4篇徐晓伟
  • 4篇王敏
  • 3篇王建
  • 3篇余传柏
  • 3篇卢卫中
  • 2篇程鹏
  • 2篇虞锦洪
  • 2篇蒋玉梅

传媒

  • 9篇高分子材料科...
  • 6篇塑料科技
  • 5篇热固性树脂
  • 4篇现代塑料加工...
  • 1篇非金属矿
  • 1篇塑料工业
  • 1篇材料导报
  • 1篇人工晶体学报
  • 1篇中国人造板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14篇2010
  • 10篇2009
  • 3篇2008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环氧电工塑料的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以双马来酰亚胺(BMI)/二氨基二苯砜(DDS)为组合固化剂,采用非等温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邻甲酚醛环氧树脂(ECN)/DDS/BMI三元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用Kissinger法和Crane公式进行DSC数据处理,获得了固化反应动力学参数,并建立了固化动力学模型,同时结合红外光谱分析探讨了该体系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ECN/DDS/BMI体系固化反应级数n=0.93;表观活化能Ea=58.2 kJ/mol,与ECN/DDS体系相差很小,BMI的加入对体系的固化工艺影响不大,ECN/DDS/BMI体系的固化动力学模型与ECN/DDS体系相似。
程鹏吕建王建徐晓伟
关键词:环氧塑料双马来酰亚胺固化反应动力学
BPR含量对BPR/SF/PF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2010年
将硼酚醛树脂(BPR)与普通酚醛树脂(PF)熔融共混,再加入经过碱处理的剑麻纤维(SF),通过模压成型工艺制备BPR/SF/PF复合材料。利用定速式摩擦试验机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研究了BPR含量对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磨损表面的形貌。结果表明:在BPR/PF=50/100时,与普通PF/SF复合材料相比,BPR/SF/PF复合材料在300℃下的磨损率降低了42%,冲击强度提高了14%,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提高了25%和36%;复合材料磨损面形貌显示,加入BPR后,复合材料由疲劳磨损转变为磨粒磨损。
申欣韦春李肖建潘冬明
关键词:酚醛树脂硼酚醛树脂剑麻纤维摩擦磨损性能力学性能
联苯型液晶聚氨酯增韧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与性能被引量:23
2009年
合成了联苯型液晶聚氨酯(LCPU),并以其为增韧剂对环氧树脂(EP)进行增韧改性,研究了LCPU含量对LCPU/E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动态粘弹谱仪、扫描电镜等手段对LCPU/EP复合材料的动态热力学性能及断裂面的微观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CPU的加入可使LCPU/EP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提高2倍~3倍,弯曲强度增加了40%~60%,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及储能模量(E′g)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蒋玉梅陆绍荣龚永洋韦春
关键词:环氧树脂增韧改性力学性能
不同固化体系对环氧粉末涂料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11年
通过非等温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热重分析(TGA)及物理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分别以双氰胺、二氨基二苯基砜、线形酚醛树脂为固化剂,2-甲基咪唑为固化促进剂的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行为,热稳定性及其粉末涂料性能,并利用外推法求出不同固化体系的理论固化温度。结果表明:双氰胺/2-甲基咪唑体系的综合性能最好,其理论固化温度为142℃,热失重起始分解温度为410℃,冲击强度为50 cm,60°光泽为83,表面电阻为1.33×1012Ω。
韩俊华吕建徐晓伟白亚飞王冰
关键词:双氰胺2-甲基咪唑环氧树脂粉末涂料热稳定性
固化剂含量对玻纤增强酚醛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2009年
通过动态力学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电性能测试,研究了固化剂六亚甲基四胺含量对玻纤增强酚醛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固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随着固化剂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提高,力学损耗峰变窄,峰值降低;与固化剂含量为6%时相比,当固化剂含量为10%时,复合材料的玻璃化温度提高了23℃,当固化剂含量为12%时,热变形温度提高了34℃;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在固化剂含量为12%时达最大值,吸水率在固化剂含量为10%时达最小值;复合材料的电性能随着固化剂含量的增加而得到提高;固化剂含量10%时的复合材料的固化工艺为:凝胶温度145℃、固化温度156℃、后处理温度173℃。
王建吕建徐晓伟程鹏
关键词:固化剂酚醛复合材料玻纤
剑麻纤维素微晶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12
2012年
通过对剑麻纤维进行预处理、碱处理、酸解等步骤制备剑麻纤维素微晶,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偏光显微镜(POM)、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DSC)和热重分析(TGA)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红外谱图分析表明,所制备的剑麻纤维素微晶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而XRD、POM和SEM结果表明,剑麻纤维素微晶以纤维素Ⅰ的形式存在,长度尺寸在50μm^150μm之间,直径10μm左右;DSC和TGA热分析结果表明,剑麻纤维素微晶在323.7℃处有一尖锐的结晶熔融吸热峰,其初始热分解温度达到337℃,比普通剑麻纤维的初始热分解温度提高60℃,并且其在700℃时的最后残留物仅为0.05%。
李肖建刘红霞韦春吕建潘冬明党晓东
关键词:剑麻纤维
剑麻纤维/纳米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和热性能被引量:2
2010年
分别采用碱、硅烷偶联剂(KH-550)对剑麻纤维(SF)进行表面处理,选用无机纳米SiO2改性的酚醛树脂(PF)作为基体树脂,通过模压成型工艺制备剑麻纤维/纳米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分别采用动态力学分析(DMA)、热重分析(TG)研究纳米SiO2的加入及剑麻纤维处理方式对SF/PF复合材料动态力学、蠕变、应力松弛性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添加纳米SiO2的SF/PF复合材料相比,SF/纳米PF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达到4783MPa,提高了46.8%;与未改性SF/纳米PF复合材料相比,经过碱处理的SF/纳米PF复合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Tg)达到261℃,提高了14℃;热失重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2的加入及剑麻纤维改性均能显著提高SF/PF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
曾铭韦春熊雪梅余传柏
关键词:纳米SIO2剑麻纤维酚醛树脂动态力学性能热性能
含柔性链大分子偶联剂对SF/PP木塑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3
2010年
合成含柔性链段的大分子偶联剂,以此作为剑麻纤维(SF)/聚丙烯(PP)木塑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剂,研究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性能、晶态结构和微观结构的影响,提出复合材料界面增容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经含柔性链段大分子偶联剂表面处理SF后,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得到显著改善,冲击强度可达22.08kJ/m2,比未经偶联剂处理的复合材料提高了49.4%;热稳定性和PP相的结晶速率及结晶度有所提高,晶态结构无变化,仍是典型的α晶型。
张波陆绍荣王敏刘婷
关键词:剑麻纤维大分子偶联剂木塑复合材料
TCLP/SF/纳米酚醛树脂混杂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正>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对制动摩擦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适应车辆高速化和重载化的高温摩擦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是汽车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摩擦材料增强纤维的种类很多,但却没有一种纤维能够完全在成本、性能上取...
高秋姗韦春徐伟华
文献传递
聚合物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简述了聚合物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的研究动态,介绍了聚合物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介孔分子筛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技术,综述了环氧树脂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聚烯烃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及其它树脂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展望了聚合物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
余传柏韦春
关键词:介孔分子筛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