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552107)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宋喜坤赵沛林孙瑞梅张丽娟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主题

  • 2篇小说
  • 1篇中国文坛
  • 1篇文坛
  • 1篇萧红小说
  • 1篇小说语言
  • 1篇民性
  • 1篇国民性
  • 1篇国民性批判
  • 1篇国文
  • 1篇二伯
  • 1篇风雅
  • 1篇风雅颂
  • 1篇阿Q
  • 1篇比照
  • 1篇《风雅颂》
  • 1篇大传统

机构

  • 2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宋喜坤
  • 1篇赵沛林

传媒

  • 1篇文艺评论
  • 1篇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南北阿Q之比照:阿Q与有二伯、马伯乐——萧红小说的国民性批判被引量:2
2011年
萧红以独特的视角,从女性作家细腻的感受出发,用质朴的美学方法,通过鲜活逼真的人物形象对家乡呼兰河人民身上的陋习和劣根性进行了深刻的鞭挞和批判,将黑土地人民的劣根性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以鲁迅为代表的国民性探索大军的先锋。本文分析了东北地域国民性的成因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将萧红小说中的有二伯、马伯乐和鲁迅笔下的阿Q进行了比照,从而得出传统文化的地域性是造成精神胜利法南北差距的重要原因。
宋喜坤
关键词:萧红小说国民性
阎连科小说语言中对话错格现象研究——以《风雅颂》为例被引量:1
2011年
阎连科的小说《风雅颂》无疑是向2008年的中国文坛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评论界对这部小说褒贬不一。尽管阎连科称“我不熟悉大学,如同大学的人也未必知道什么是大学一样。我在《风雅颂》中写的是‘我的大学’,‘我的乡村’。但我的乡村,不是大家说的底层叙事中的乡村;这个乡村,也连接着大学背后的伟大传统。我在这个传统或者承载了传统的典籍中想象着大学。我的‘乡村’和‘大学’由此而不伦不类。”
宋喜坤赵沛林
关键词:小说语言风雅大传统中国文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