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09YZ215)

作品数:2 被引量:21H指数:2
相关作者:蔡文杰朱依纯琚立华王铭洁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1篇代谢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系统
  • 1篇血管系
  • 1篇血管系统
  • 1篇血管造影
  • 1篇研究方法
  • 1篇造影
  • 1篇治疗性应用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模型
  • 1篇胱硫醚
  • 1篇胱硫醚-Γ-...
  • 1篇微循环
  • 1篇微循环功能
  • 1篇下肢
  • 1篇下肢缺血
  • 1篇硫化氢

机构

  • 2篇上海理工大学
  • 2篇复旦大学上海...

作者

  • 2篇朱依纯
  • 2篇蔡文杰
  • 1篇王铭洁
  • 1篇琚立华

传媒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硫化氢的治疗性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09年
硫化氢是继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后的第3个气体信号分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在多种疾病状态中显示了极大的治疗性应用前景。该文结合H2S研究的最新进展围绕其治疗性应用作一综述。
蔡文杰琚立华朱依纯
关键词:硫化氢心血管系统代谢胱硫醚-Γ-裂解酶
下肢缺血模型中微循环功能研究方法的建立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下肢缺血模型,探索在整体动物中评价微循环功能的标准,为缺血后微循环功能研究提供实验方法。方法结扎大鼠一侧股动脉及其分支,建立下肢缺血模型,4wk后用荧光微球法检查肌肉内血液灌注,血管造影检查侧支循环形成,CD34免疫组化检查毛细血管密度。结果缺血侧肌肉血流量明显下降,形成部分造影可见的螺丝钻样侧枝血管,毛细血管密度降低。结论在下肢缺血模型中建立了定量研究微循环功能的方法。
蔡文杰王铭洁朱依纯
关键词:下肢缺血微循环血管造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