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1093)

作品数:6 被引量:84H指数:5
相关作者:姜东曹卫星戴廷波荆奇王莉芳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小麦
  • 3篇籽粒
  • 3篇小麦籽粒
  • 2篇施氮
  • 2篇糖含量
  • 2篇戊聚糖
  • 2篇戊聚糖含量
  • 1篇氮量
  • 1篇氮水平
  • 1篇蛋白亚基
  • 1篇淀粉
  • 1篇淀粉合成
  • 1篇学成
  • 1篇亚基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含量
  • 1篇叶绿素荧光
  • 1篇叶绿素荧光特...
  • 1篇叶片

机构

  • 6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作者

  • 6篇戴廷波
  • 6篇曹卫星
  • 6篇姜东
  • 5篇荆奇
  • 2篇王莉芳
  • 1篇冯煦
  • 1篇秦晓东
  • 1篇张传辉
  • 1篇董云发
  • 1篇潘洁
  • 1篇邹薇
  • 1篇单宇
  • 1篇岳鸿伟
  • 1篇蔡剑

传媒

  • 2篇作物学报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 4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施氮量对小麦籽粒HMW-GS及GMP含量动态的影响被引量:23
2006年
采用SDS-PAGE电泳和切胶比色进行亚基定量的方法,研究施氮量对2个小麦品种籽粒HMW-GS和GMP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蛋白小麦品种徐州26在花后14 d HMW-GS就开始形成,低蛋白品种宁麦9号在花后21 d才开始形成。增施氮肥对小麦灌浆前期HMW-GS的形成作用不明显,而有利于徐州26 HMW-GS积累速度的提高和HMW-GS快速积累期的延长,及宁麦9号灌浆后期HMW-GS的积累,导致成熟期徐州26 HMW-GS和GMP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但施氮过多则降低宁麦9号籽粒HMW-GS和GMP含量。相同氮素水平下,籽粒HMW-GS各亚基含量徐州26均高于宁麦9号,表明籽粒HMW-GS亚基含量与小麦品质性状密切相关。
岳鸿伟秦晓东戴廷波荆奇曹卫星姜东
关键词:小麦施氮量
施氮水平对啤酒大麦叶片光合S、PAD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7
2007年
为给啤酒大麦高产栽培提供依据,选用苏啤3和单2两个大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江苏南京和盐城,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大麦光合、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25kg.ha-1施氮量范围内,两个大麦品种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Pn)、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均随着施氮量的提高而提高,施氮量再提高,上述参数又呈下降趋势。大麦籽粒产量亦呈现相同的趋势,最终以225 kg.ha-1施氮量处理的大麦籽粒产量最高。分析表明,光系统II(PSII)较高的ΦPSII是适宜施氮量下提高大麦叶片Pn的重要生理基础,而适宜施氮量下较高的叶片Pn是本试验中啤酒大麦高产的生理基础。
蔡剑邹薇陈和沈会权戴廷波荆奇曹卫星姜东
关键词:啤酒大麦施氮水平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
小麦麸皮的化学成分被引量:20
2009年
目的研究小麦麸皮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方法分离小麦麸皮的乙醇提取物。结果共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经过鉴定分别为豆甾醇(stigmasterol,Ⅰ)、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Ⅱ)、5-十七烷基间苯二酚(5-hepta-decylresorcinol,Ⅲ)、5-十九烷基间苯二酚(5-nonadecylresorcinol,Ⅳ)、5-二十一烷基间苯二酚(5-heneicosylresorcin-ol,Ⅴ)、5-二十三烷基间苯二酚(5-tricosylresorcinol,Ⅵ)、5-二十五烷基间苯二酚(5-pentacosylresorcinol,Ⅶ)、伞花耳草苷(corymboside,Ⅷ)、异伞花耳草苷(isocorymboside,Ⅸ)、反式-3,4-二甲氧基肉桂酸(trans-3,4-dimethoxycin-namicacid,Ⅹ)、阿魏酸(ferulicacid,Ⅺ)、芹菜素(apigenin,ⅩⅡ)。结论化合物Ⅰ、Ⅱ、Ⅸ、Ⅹ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得。
冯煦姜东单宇戴廷波董云发曹卫星
关键词:小麦麸皮化学成分黄酮烷基酚
不同生态点播期对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06年
2001至2002年分别在河北保定、江苏徐州和姜堰3个不同的生态点,研究了播期(适播和晚播)对小麦(徐州26、皖麦38和徐州25)籽粒戊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晚播能极显著提高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在播期、环境与基因型因子中,以环境对籽粒戊聚糖含量的影响最大。保定点和姜堰点的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明显高于徐州点。播期与生态点间、生态点与品种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播期相同,环境对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的影响大于基因型。随着纬度的升高,播期对籽粒戊聚糖含量的影响下降。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与气象因子密切相关,以花后气象因子的效应大。
王莉芳戴廷波荆奇潘洁曹卫星姜东
关键词:小麦戊聚糖播期生态点气象因子
谷物籽粒淀粉合成与品质改良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6年
谷物淀粉品质改良是通过生物技术、栽培技术和工业技术对这种再生性碳水化合物进行合理改良来满足人类健康、营养以及食品品质的需求。淀粉品质改良的目的:更多的能量供应、更佳的食品感观性、更优良的人类营养来源和更有效益的工业给料。尽管淀粉合成过程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但鉴于淀粉合成的复杂性,目前针对谷物淀粉品质改良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本文综述了前人在谷物淀粉品质改良方面的研究,提出生物技术改良研究重点应放在淀粉合成和淀粉粒装配过程上,同时注重生态环境对淀粉品质的影响及调控途径的研究。此外,大力研发变性淀粉,使谷物淀粉最大程度的满足人类生活需求。
张传辉姜东戴廷波荆奇曹卫星
关键词:谷物淀粉生物合成
不同栽培措施对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在大田和池栽条件下,以徐州26、宁麦9号、扬麦10号和扬麦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播期、库源改变和水氮互作对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播或迟播均能显著提高籽粒戊聚糖的含量,分别比适播提高2.13%和8.07%;去小穗处理(减库)显著降低籽粒戊聚糖含量,而剪叶处理(减源)极显著提高籽粒戊聚糖含量,两种情况均存在品种间差异;花后渍水显著提高籽粒戊聚糖含量,提高施氮量则降低其含量,但其降幅随施氮量增加而变小;追施氮肥极显著降低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栽培措施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主要通过影响籽粒千粒重调控了戊聚糖含量。
王莉芳姜东戴廷波荆奇曹卫星
关键词:小麦戊聚糖水分胁迫库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