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09J05055)

作品数:10 被引量:115H指数:7
相关作者:程煜吴承祯洪伟陈灿祁新华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木荷
  • 5篇凋落
  • 5篇凋落物
  • 4篇马尾松
  • 3篇凋落物分解
  • 3篇叶凋落物
  • 1篇地城
  • 1篇地上部分生物...
  • 1篇行道树
  • 1篇养分
  • 1篇养分归还
  • 1篇养分归还量
  • 1篇养分释放
  • 1篇人居
  • 1篇人居环境
  • 1篇人居环境系统
  • 1篇生产力
  • 1篇生态调控
  • 1篇生态位
  • 1篇生态位分析

机构

  • 10篇福建师范大学
  • 7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9篇程煜
  • 6篇洪伟
  • 6篇吴承祯
  • 5篇陈灿
  • 3篇祁新华
  • 3篇范海兰
  • 2篇胡喜生
  • 2篇林小阳
  • 1篇林伟盛
  • 1篇杨红玉
  • 1篇王家骏
  • 1篇杨玉盛
  • 1篇周燕萍
  • 1篇杨细明
  • 1篇陈烈
  • 1篇林成芳
  • 1篇朱宇
  • 1篇李婕
  • 1篇张抚秀

传媒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福建林学院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地理科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亚热带资源与...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木荷马尾松林更新层种群生态位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以重要值作为各植物种群的数量特征,从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比例、生态位重叠等数量指标上分析了中亚热带木荷马尾松林不同恢复类型群落更新层种群的生态位特征。群落结构简单,物种丰富度较低,大多数树种的生态位幅度较大,其中木荷的生态位宽度较大,对其它种群的生态位重叠值也都较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森林生态系统演替趋势。这对于中亚热带营造针阔混交林和人工阔叶混交林的树种选择具有指导意义,也对进一步深入研究中亚热带人工生态林群落演替、稳定性和结构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程煜胡喜生洪伟吴承祯陈灿
关键词:生态位木荷
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系统演变的生态-地理过程——以广州市为例被引量:19
2010年
生态-地理过程(Eco-geographic process,EGP)是现代生态学、地理学与人居环境科学交叉与融合的重要研究方向。阐述了人居环境系统演变的内涵,并指出人居环境系统演变一般是从乡村人居环境,到边缘区人居环境,再到核心区人居环境,由此形成一个不可逆的演替序列。在此基础上,以广州市为例,综合运用生态学与地理学等分析方法,从边缘区与核心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及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角度,将人居环境系统演变的生态-地理过程划分为4类,即入侵(渗透、跳跃、蚕食、延伸)、竞争(分化和共生)、反应和调控,并构建了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系统演变的生态-地理过程概念模型。生态-地理过程研究对理解大城市边缘区演变机理与生态调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祁新华程煜胡喜生陈烈林小阳周燕萍
关键词: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系统生态调控
企业区位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城镇化效应——基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3
2010年
企业区位选择是理解城镇化内在机制的重要微观视角。应用西方区位因素分析框架,探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企业区位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城镇化效应。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区位选择背离了西方工业区位理论中倾向于选择位于或接近大城市的预期,而呈现出以镇村行政区域为主以及"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格局;同时,大多数企业没有过搬迁的经历,或属于近距离搬迁且迁移至开发区或大中城市的意愿并不强烈。根据调查结果,探讨了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区位因素(运费、技术成本、交易成本、集聚经济、劳动力、土地成本、资本因素、个人因素等),并揭示了导致该地区就地城镇化现象的微观机制,验证与完善了西方工业区位理论。
祁新华朱宇张抚秀林小阳
关键词:工业区位理论区位因素就地城镇化
不同坡向对木荷马尾松凋落物分解及养分释放速率的影响被引量:15
2011年
为了探寻分解场坡向不同对凋落物分解特征的影响,将中亚热带木荷马尾松主要凋落物放在不同坡向林分下分解,处于35年木荷林马尾松下时,东南坡向(2号样地)更利于4种凋落物的分解;在50年林下则以南坡(3号样地)更利于对木荷枝、叶分解,而东坡(4号样地)的马尾松枝分解更快,不同坡向对分解速度造成的差异都未达到显著水平。4种凋落物中C都随分解时间逐渐减少,各组分的总趋势基本类似。N、Ca元素在出现了快速释放期(0~62天)后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富集,坡向不同对木荷枝叶N、Ca分解的影响更明显,木荷叶、枝与马尾松枝中P、K、Mg释放速率的差别较大,特别是木荷枝,大量富集与快速释放交替出现,因坡向差异在不同分解时段对它们分解速率的影响不同,变异较大。落叶(尤其是木荷叶)中Fe、Mn、Cu、Zn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集,2种落枝(尤其是马尾松枝)中4种微量元素的富集量要小的多。在不同分解时段,4种微量元素的分解释放对坡向不同的影响较敏感,样地间的差异和波动均较大,变化复杂。
程煜陈灿范海兰洪伟吴承祯
关键词:凋落物不同坡向木荷马尾松
米槠叶凋落物分解及养分释放对模拟N沉降的响应被引量:5
2014年
通过原位分解研究三明格氏栲保护区内米槠叶凋落物的分解及其对模拟N沉降的响应。结果表明:高氮(HN)、中氮(MN)、低氮(LN)和对照(CK)4种处理的米槠叶凋落物的分解都呈先快后慢的变化趋势,分解速率为CK>MN>LN>HN,添加N对米槠叶凋落物的分解起到了抑制作用。在监测期(720 d)内,MN处理(10 g·m-2·a-1)对分解速率影响较小,N含量太高(15 g·m-2·a-1),负作用增强,高于10 g·m-2·a-1的N沉降会显著抑制木质素的分解释放(P<0.05)。对纤维素分解的抑制作用仅在部分时间里部分的N沉降量作用显著(P<0.05)。分解360 d后,添加N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C和全N的分解释放,且添加15 g·m-2·a-1N时,负面影响更明显。全P均呈淋溶—富集—释放模式变化,270-720 d,添加N显著抑制全P的分解释放(P<0.05)。K的分解释放规律与全C的较相似,均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且在第360天的分解速率明显快于第720天,添加N特别是LN处理(5 g·m-2·a-1)在0-540 d会显著提高K的残留(P<0.05)。这可能是N沉降使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凋落物系统内可得性N增加,改变了原有的养分平衡,抑制了微生物的活动,从而降低了分解酶的活性而影响米槠叶凋落物的分解。
王家骏程煜杨玉盛林成芳林伟盛彭建勤
关键词:N沉降米槠叶凋落物养分释放
模拟酸雨及降水量对木荷、马尾松叶凋落物分解的影响被引量:14
2009年
在室内条件下,将木荷和马尾松叶凋落物置于不同水量、pH条件下进行模拟分解试验,研究酸雨pH及降水量对2种叶凋落物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1)每月向20 g木荷叶凋落物添加200 mL以上的水分,即降水量达到200 mL以上时,能极显著提高其分解速率,在一定范围内,水分越充足其分解越快;每月向20 g马尾松叶凋落物添加50 mL水分,即降水量达到50 mL时,能极显著提高其分解速率,但分解速率并不总随水分的增多而加快,每月添加200 mL水分,即降水量达到200 mL以上时甚至会抑制其分解.(2)除pH=6.0处理的木荷叶凋落物分解速率显著快于pH=2.5处理外,其他处理间的差异不大,即酸雨pH的大小对其分解速率影响不明显;不同pH处理间马尾松叶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差异较大,各处理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大小为:pH=3.5处理>pH=6.0处理>pH=2.5处理>pH=3.0处理>pH=4.5处理>CK,即酸雨pH为3.5时最有利于马尾松叶凋落物的分解,pH为4.5或3.0时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分解.
程煜陈灿洪伟吴承祯范海兰
关键词:酸雨木荷马尾松叶凋落物
不同形态外源N对木荷马尾松叶凋落物分解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将中亚热带木荷马尾松叶凋落物置于不同形态外源N下进行模拟分解实验,研究结果表明:NH4Cl和NaNO3溶液均能有效提高木荷叶的分解速率,而且加入的量越多其分解速度越快。但与等量的水相比,只有当溶液量增到300ml时,外源铵态氮和硝态氮对其分解的促进作用才明显超过水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NH4Cl和NaNO3溶液在一定程度上也都能促进马尾松叶的分解,但不同处理间对其影响的差别不大,外源铵态氮对马尾松落叶分解速率的影响不如等量水的强,与水相比,在三种处理中,只有加200mlNaNO3溶液时能显著提高马尾松落叶的分解速率。总体上外源氮对马尾松叶分解的影响不如对木荷落叶的明显。
程煜范海兰洪伟吴承祯陈灿
关键词:木荷马尾松叶凋落物
木荷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布特征与生产力被引量:17
2009年
对中亚热带木荷–马尾松群落中木荷种群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研究.在木荷地上部分的生物量中,树干生物量是群落总生物量的决定性组分,所占比重为66.06%~84.79%(干重),且随着林木径级的增大呈"中间大两头小"变化.木荷种群株数和生物量的径级分布曲线均为单峰型,且基本均呈正态分布,种群81.10%的生物量集中在11
程煜洪伟吴承祯祁新华
关键词:生物量木荷
木荷马尾松群落凋落物养分归还量年变化格局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对福州市国家森林公园木荷马尾松群落凋落物养分归还量年变化格局进行了分析.群落通过枯枝落叶形式每年向林地归还养分(N、P、K、Ca、Mg、Fe、Mn、Cu、Zn)总量为217.310kg·hm^-2.其中5种大量元素年归还量顺序为N〉Ca〉K〉Mg〉P,4种微量元素的为Fe〉Mn〉Zn〉Cu.群落通过落叶归还于林地的养分量占总量的80.49%,并以木荷叶为主,它主导了中亚热带木荷马尾松林凋落物的年凋落量及养分归还量.9种营养元素归还量在不同月份间的变化很大,在4月N、P、K、Mg、Mn达到第一个归还高峰,8月N、P、K、Ca、Mg、Fe、Mn又出现第二个归还高峰;Ca、Fe、Cu、Zn的第一个归还高峰在5月,Cu和zn的第二个归还高峰在7月,在11月除Cu外各养分元素又有一个小归还峰.凋落物的C/N年变化量在27.38~40.29之间,C/P年变化值在1045~1703之间.在4种组分中,以落叶对N、K、Mg、Mn年归还的贡献最大,落枝对Ca、Cu、Zn年归还的贡献最大,落果对P的年归还贡献最大,而花及杂物对Fe的年归还贡献最大,养分利用效率以P和4种微量元素的较大,它们(特别是P)较易成为中亚热带木荷马尾松林生长的限制因子.
程煜洪伟吴承祯杨细明陈灿
关键词:凋落物养分归还量木荷马尾松
福州市中心城区主干道行道树减噪效果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对福州市仓山区9条主干道绿化带的行道树树种、种植结构和交通噪声、车流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8:00~12:00及14:00~17:00时段,中心城区干道交通噪声在65.28~77.38dB之间,污染较严重.绿化带配置方式可分为5种类型,其中单一乔木型和乔木+灌木型占76.5%.9条干道交通噪声的平均消减率为0.42%~7.31%,在监测点b(行道树冠在人行道方向的垂直投影点)处消减率以六一南路的最高(为3.86%),点e(离b点3m)处则以三高路的最高(为5.90%).结合行道树种与配置方式,以乔木+乔木+灌木+草坪型(白兰花+大花紫薇)的减噪效果最佳(点b和c处减噪率分别为3.95%和7.28%).因中心城区干道绿地面积有限,行道树树种及其配置模式是影响绿化带减噪效果的关键因素.
卢荷英程煜杨红玉李婕林裕增
关键词:行道树交通噪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