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基金(20050017)

作品数:7 被引量:37H指数:4
相关作者:吴旭王武军郑高云侯量李钰珑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愈合
  • 4篇蜕皮甾酮
  • 3篇伤口
  • 3篇伤口愈合
  • 2篇促愈作用
  • 1篇低温停循环
  • 1篇定量聚合酶链...
  • 1篇动物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生成
  • 1篇血管生成抑制
  • 1篇血管生成抑制...
  • 1篇抑制剂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荧光定量聚合...
  • 1篇愈合率
  • 1篇增殖
  • 1篇植物药
  • 1篇制剂

机构

  • 6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篇吴旭
  • 5篇王武军
  • 3篇郑高云
  • 2篇张军花
  • 2篇李钰珑
  • 2篇侯量
  • 1篇周云峰
  • 1篇付小兵
  • 1篇李国芳
  • 1篇吴华
  • 1篇张翠萍
  • 1篇吴昌昊
  • 1篇邹小明

传媒

  • 3篇新乡医学院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新中医

年份

  • 1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蜕皮甾酮对人表皮干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蜕皮甾酮(EDS)对人表皮干细胞(hESCs)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中性蛋白酶-Ⅳ型胶原黏附法分离正常人包皮表皮干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第3代细胞β1整合素、角蛋白19(CK19)、角蛋白14(CK14)及角蛋白10(CK10)的表达以鉴定hESCs。分别用含0 mg.L-1(对照组)、10 mg.L-1(10 mg.L-1组)、20 mg.L-1(20 mg.L-1组)、40 mg.L-1(40 mg.L-1组)、80 mg.L-1(80 mg.L-1组)及160 mg.L-1(160 mg.L-1组)EDS的Ep ilife培养基作用第3代hESCs 3 d,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酶标仪490 nm下的吸光度值,评价EDS对hESCs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提示第3代表皮干细胞β1整合素、CK 19、CK 14的表达阳性,CK 10表达阴性。EDS作用3 d后,10 mg.L-1组、20 mg.L-1组、40 mg.L-1组、80 mg.L-1组及160 mg.L-1组吸光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40 mg.L-1组、80 mg.L-1组和160 mg.L-1组吸光度均高于10 mg.L-1组和20 mg.L-1组(P<0.05);80 mg.L-1组吸光度高于40 mg.L-1组和160 mg.L-1组(P<0.05);其余各组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体外培养条件下EDS能促进hESCs增殖,该作用在EDS浓度为80 mg.L-1时最为显著。
李国芳吴旭付小兵张翠萍周云峰吴昌昊
关键词:蜕皮甾酮表皮干细胞增殖体外
蜕皮甾酮对伤口促愈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1
2007年
目的研究蜕皮甾酮对实验性兔创伤模型的促愈作用。方法将21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7只。每只兔制备成含有4个全皮层缺损的创伤模型后,每个创伤缺损分别予以正常对照、地塞米松、蜕皮甾酮、云南白药处理,分别于造模后3、6、9d处死3组兔,取创伤缺损局部组织,常规制片和染色,组织形态学对比观察药物对创伤缺损的作用。结果术后3d,各处理因素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6、9d,蜕皮甾酮组、云南白药组分别与地塞米松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地塞米松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蜕皮甾酮组与云南白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理学观察显示,创伤早期各处理因素创面均以渗出和充血为主;术后6、9d可观察到蜕皮甾酮组与云南白药组较其他两组明显促进肉芽组织形成,促上皮细胞增生;蜕皮甾酮组与云南白药组比较,促愈效果相似。结论蜕皮甾酮对实验性兔创伤缺损模型有明显促愈作用,可为临床促愈用药的筛选提供新思路。
侯量吴旭王武军
关键词:蜕皮甾酮伤口愈合动物
深低温停循环不同时间点犬脑皮质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蛋白酶-3mRNA的表达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蛋白酶-3 mRNA(Caspase-3 mR-NA)在深低温停循环(DHCA)过程中的表达,探讨DHCA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为深低温停循环后脑损害的研究和防治提供资料。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杂种犬10只,建立DHCA模型,分别于体外循环0 min、停循环0 min、停循环30 min、停循环60 min、复温再灌注45 min取脑皮质迅速冻存,待全部动物实验结束后统一行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Caspase-3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体外循环后特别是降温后Caspase-3 mRNA的拷贝数先下降,DHCA 0 min达最低值,随着DHCA过程的延长,Caspase-3 mRNA的表达逐渐增强,复温再灌注45 min达最大值,不同时间点Caspase-3 mRNA的拷贝浓度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42.71,P<0.001)。复温再灌注45 min后Caspase-3 mRNA的拷贝数均显著高于此前各时间点(P<0.01)。结论DHCA中随着缺氧的加重可诱导Caspase-3 mRNA的表达,随着DHCA时间的延长,Caspase-3 mRNA表达升高。复灌后表达达最高值。
茹江江邹小明吴华王武军
关键词:深低温停循环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进展和放化疗联用策略
2008年
郑高云吴旭
关键词:肿瘤血管生成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放疗化疗
植物药有效成分蜕皮甾酮对伤口促愈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分析植物药有效成分蜕皮甾酮对实验性兔创伤模型的促愈作用。方法:将21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7只。每只兔制备成含有4个全皮层缺损的创伤模型后,每个创伤缺损分别予以正常对照、地塞米松、蜕皮甾酮、云南白药处理,分别于造模后3、6、9天分批处死3组兔,取创伤缺损局部组织,做超薄切片,电镜对比观察不同时间各处理因素对伤口作用的差别。结果:术后3天,各处理因素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6、9天,蜕皮甾酮组、云南白药组分别与地塞米松组、正常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正常组、地塞米松组与云南白药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电镜观察显示,创伤早期各处理因素创面均以组织及细胞崩解为主;术后6、9天观察到蜕皮甾酮组与云南白药组较其他2组明显促进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生成,促胶原纤维形成;蜕皮甾酮组与云南白药组比较,促愈效果相似。结论:蜕皮甾酮对实验性免创伤缺损模型有明显促愈作用,可为临床促愈用药的筛选提供新思路。
侯量吴旭王武军
关键词:蜕皮甾酮伤口愈合
促进伤口愈合的蜕皮甾酮乳膏的制备及量效分析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研究蜕皮甾酮乳膏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对实验性兔创伤模型促愈作用的量效分析,从而得出蜕皮甾酮乳膏促愈的最佳有效浓度。方法取一定量的乳膏基质,将其分别配制为0.625%、1.25%、2.5%、5%四种浓度的蜕皮甾酮乳膏。然后将9只体质量相近的新西兰兔制备成全皮层缺损的创伤动物模型,每只兔5个背部创面,分别敷以空白乳膏基质及四种浓度的蜕皮甾酮乳膏。其中8只兔,分别于造模后4、8、12d,拍摄愈合后的创面,统计其面积,同时计算出各个创面的伤口愈合率;另外1只兔,分别于造模后4、8、12d取其创面组织行病理学观察。结果伤口愈合率的统计学分析表明:蜕皮甾酮乳膏有明显的促进伤口愈合作用(P<0.01),最佳有效浓度为2.5%。病理学观察显示:2.5%蜕皮甾酮乳膏组创面较其他四组肉芽组织形成明显,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增生较多。结论蜕皮甾酮乳膏对实验性兔创伤缺损模型有明显促愈作用,其中以2.5%蜕皮甾酮乳膏促愈效果最佳,为临床促愈用药的筛选提供新思路。
郑高云吴旭李钰珑张军花王武军
关键词:蜕皮甾酮乳膏量效分析伤口愈合
蜕皮甾酮软膏对家兔创面愈合的影响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观察蜕皮甾酮软膏对家兔背部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48只家兔背部的144个创面(每只均有3个创面)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25 g.kg-1蜕皮甾酮软膏、软膏基质、云南白药创可贴治疗。其中12只家兔背部36个创面分别于处理后4 d、8 d、12 d通过创面愈合率评价治疗效果。其余36只家兔分别于造成创伤模型(造模)后4 d、8 d、12 d处死,每次12只,创面新生肉芽组织取材,常规制片和染色,通过毛细血管密度评价治疗效果。结果造模后4 d,3组愈合率无显著差异(P>0.05),创面毛细血管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造模后8 d、12 d,蜕皮甾酮软膏组、云南白药组的创面愈合率、毛细血管密度均高于基质对照组(P<0.05),蜕皮甾酮软膏组与云南白药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蜕皮甾酮软膏能显著促进家兔背部创面的愈合。
李钰珑吴旭张军花郑高云王武军
关键词:创面愈合愈合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