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CJY069)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4
相关作者:乔为国孔欣欣周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住宅
  • 3篇工业化住宅
  • 2篇新兴产业
  • 2篇启动条件
  • 2篇住宅产业
  • 2篇工业化
  • 2篇产业政策
  • 1篇新型城镇化
  • 1篇诱导性
  • 1篇政策着力点
  • 1篇着力
  • 1篇力点
  • 1篇范式
  • 1篇产能
  • 1篇产能过剩
  • 1篇城镇化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对外经济贸易...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5篇乔为国
  • 1篇周娟
  • 1篇孔欣欣

传媒

  • 1篇中国科技论坛
  • 1篇中国市场
  • 1篇未来与发展
  • 1篇科学学与科学...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企业主导的产业链创新:新范式与政策着力点被引量:6
2013年
从企业视角看,通过主动调整自身在产业链中角色定位、乃至改变整个产业链构成,从而进行变革式创新是一种重要创新形态。基于典型企业深度调研,本文首先提出企业主导的产业链创新8种基本形态,包括延伸型、迁移型、客户挖掘型等。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共性特征,包括相比传统产品或工艺等创新形态更为综合、信息不对称是制约条件、对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有重要意义等。本文还分析提出,既有一些创新政策工具针对该类创新仍可发挥作用,但还需要更广义的政策工具,如知识与信息网络支持。
乔为国孔欣欣
新型城镇化实现途径研究——空间生产方式的视角被引量:4
2013年
当前新的经济形势与发展阶段条件下,如何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是重要的理论与现实命题。本文首先考察传统的住宅生产方式与工业化生产方式,并比较这两种空间生产方式的优缺点,其次考察工业化住宅在我国的历史发展,最后探讨工业化住宅发展制约因素,提出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推进其发展的思路,包括初期政府补贴、标准化推进及加强对传统生产方式约束等。
乔为国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住宅
政策诱导性产能过剩成因与对策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新兴产业发展对我国经济转型有重要意义,但却时常出现国家鼓励扶持的产业,很快以产能严重过剩收场,形成"扶持—过剩—抑制"的怪圈。本文分析了政策失灵的成因,是国家层面被误导的决策失误被地方政府放大,对企业形成扭曲的激励机制,造成政策诱导性产能过剩。规避政策失灵,需要改善决策机制,包括智囊独立、证据支持、政策评估等。最后探讨了合意产业政策内容,提出重点要构建商务和服务网络、产业领域聚焦、改善商业环境等。
乔为国周娟
关键词:产能过剩产业政策
新兴产业启动条件与政策设计探析——以工业化住宅产业为例
经济转型背景下,如何加速新兴产业的形成,是重要的理论与现实命题。本文首先以工业化住宅产业为例,考察其启动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总结探讨产业启动的四个必要条件,包括现实市场需求、厂商能力、支持性网络等,及产业启动若干关键驱...
乔为国
关键词:新兴产业工业化住宅
文献传递
新兴产业启动条件与政策设计初探——基于工业化住宅产业的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经济转型背景下,如何加速新兴产业的形成,是重要的理论与现实命题。以工业化住宅产业为例,考察其启动历史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探讨了产业启动的四个必要条件,包括现实市场需求、厂商能力、支持性网络及产业启动若干关键驱动因素。最后探讨了促进产业启动的政策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乔为国
关键词:新兴产业工业化住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