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24B03)

作品数:15 被引量:177H指数:8
相关作者:段爱国张建国孙洪刚童书振何彩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省林业厅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贵州省林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杉木
  • 5篇杉木人工林
  • 5篇人工林
  • 4篇无性系
  • 3篇林分
  • 2篇杉木无性系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2篇网络
  • 1篇断面积
  • 1篇胸径
  • 1篇胸径生长
  • 1篇修枝
  • 1篇修枝强度
  • 1篇叶面
  • 1篇叶面积
  • 1篇叶面积指数
  • 1篇遗传力
  • 1篇优良无性系
  • 1篇优势木

机构

  • 9篇中国林业科学...
  • 4篇湖南省林业科...
  • 2篇湖南省林业厅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会同县林业局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9篇张建国
  • 9篇段爱国
  • 4篇孙洪刚
  • 3篇何彩云
  • 3篇许忠坤
  • 3篇童书振
  • 3篇徐清乾
  • 2篇相聪伟
  • 2篇张勰
  • 2篇殷元良
  • 2篇车少辉
  • 1篇付立华
  • 1篇唐效蓉
  • 1篇张翼
  • 1篇楚秀丽
  • 1篇李燕
  • 1篇黄菁
  • 1篇张秀琴

传媒

  • 3篇湖南林业科技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种子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湖北林业科技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福建林学院学...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杉木人工林生物量估算模型的选择被引量:67
2010年
采用11种形式的生物量模型,分别对杉木幼龄林(7年生)、中龄林(16年生)、成熟林(28年生)和不分林龄的单木各器官和全株生物量进行拟合,共得到生物量估算模型308个.结果表明:11种生物量模型均能较好地模拟杉木单木生物量,其中幂函数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优,其次为指数模型,然后为多项式模型;共选出估算杉木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各器官和全株生物量的最优模型21个(包括18个器官模型、3个全株模型),不分林龄的杉木单木各生物量的最优模型7个(包括6个器官模型、1个全株模型),均为幂函数模型;不同林龄的杉木单木生物量最优模型的通用性较差,而不分龄林的杉木单木生物量最优模型具有一定的通用性,精度较高,可用于估算不同林龄的杉木单木生物量.应用福建邵武杉木单木生物量模型对江西28年生的杉木成熟林单木各生物量的预测结果显示,不分林龄的大样本生物量模型精度较高,可在较大范围内应用,而区域小样本模型仅限于在区域小范围内应用.
李燕张建国段爱国相聪伟
关键词:杉木人工林生物量
湖南省杉木优良无性系定向选择被引量:8
2011年
通过初级种子园杂交组合全同胞测定和自由授粉半同胞测定,对杉木优良无性系(二代优树)选择方法、亲本来源及遗传特性进行研究,评选出40个优良无性系于2010年9月通过湖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并颁发林木良种证书。该批无性系根据其遗传特性划分为少节(无节)材、红心材、密植材、瘠薄地造林材和开花结实性能优5个类型,已在省内杉木二代种子园中嫁接推广。
徐清乾殷元良许忠坤张勰荣建平
关键词:杉木无性系
杉木密度间伐试验林林分断面积生长效应被引量:16
2010年
通过对26年生杉木密度试验林进行多次间伐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只要人工林立地条件相同,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林分断面积最终趋于一致,与是否间伐无关;(2)随间伐次数增加,获得的木材径阶也逐渐增大,未被间伐的保留木则多为大径材;(3)对于立地指数大于16的杉木宜林地,宜采用高密度造林、多次间伐的经营模式,以生产不同规格用材满足木材市场需求,还可提高林分累积断面积的生长量;对于立地指数小于14的杉木宜林地,应该采用稀植造林,以生产小、中径材为主;(4)应在立地条件好、低密度造林条件下培育大径材林木;(5)在立地指数小于14的杉木宜林地,间伐在促进林分断面积生长方面的贡献并不明显,对林分断面积生长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立地质量。
孙洪刚张建国段爱国何彩云童书振
关键词:杉木间伐林分断面积
杉木中密度幼林光环境与生长修枝效应被引量:16
2009年
采用LAI-2000冠层分析仪对不同修枝高度处理条件下杉木人工幼林光环境及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生长量的修枝效应,初步得到4点主要结论:(1)修枝明显提高了林内透光率,林内透光率随着修枝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且修枝强度愈大,林内透光率恢复至干扰前状态的趋势愈明显;(2)修枝明显降低了林分叶面积指数,随着修枝强度的增大,林分叶面积指数呈线性下降,修枝强度高的林分叶面积指数的增长百分率相对愈高,修枝所引起的林分叶面积指数下降的程度远远低于林分透光率的增大;(3)不同修枝强度对隔行修枝林分的总生长量影响不显著,但过度修枝会对修枝木胸径生长产生抑制,而对修枝木高生长影响不显著;(4)强度为40%的修枝方式以约20%的叶面积损耗换取了透光率1倍左右的提高,且对修枝木材积生长影响不显著。
段爱国赵世荣章允清赵克昌张建国
关键词:杉木幼林中密度修枝强度叶面积指数
山地杉木人工林优势木选择方法的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比较9种优势木选择方法的选择效果,以精确评价山地人工林的立地质量。【方法】基于福建邵武卫闽林场连续观测26年的杉木密度试验林数据,比较最高株法和分层法2类共9种优势木选取方法对山地杉木人工林林分立地指数的影响;分析初植密度对林分蓄积的影响,并以林分蓄积作为评价立地质量的依据,对9种方法所确定的优势高与5,10,14,20,24和26年生时杉木人工林的林分蓄积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分层法所确定的优势木在样地内分布的均匀性明显优于最高株法;选择的优势木株数相同时,最高株法所确定的立地指数均高于分层法;随着林龄的增加,初植密度对林分蓄积影响的差异逐渐减小,24年生时林分蓄积趋于相等;随着林龄的增加,林分蓄积与9种方法所确定立地指数的相关性均逐渐增大,从10年生起达到显著水平,20年生起达到极显著水平,在26年生时相关系数达到最大;以20年生作为杉木人工林林分的基准年龄,此时采用分层法确定的优势高与林分蓄积的相关性均优于最高株法,且此时采用9种方法确定的优势高与26年生时的林分蓄积均达到了极显著相关。【结论】选择20年为基准林龄评价杉木人工林的立地质量是合理的;优势木在样地内分布的均匀性对山地杉木人工林立地质量的准确评价有重要影响,分层法确定的优势木在林分中的分布更均匀,同时考虑野外调查时的便捷性,推荐采用分层法中的5株法和固定6株法来选择山地林分中的优势木。
相聪伟张建国段爱国
关键词:杉木
人工神经网络在林分生长模型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0年
在介绍人工神经网络定义、特征、结构及其局限性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其在国内外林分生长模型中的研究现状,为构建精准林分模型提供参考。
车少辉张建国段爱国张秀琴楚秀丽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
杉木无性系木材尺寸稳定性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以29个12年生杉木无性系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法取样,3株小区,3次重复,对其进行生长锥无损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杉木无性系间木材径向全干干缩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性状遗传力为0.20,变异系数为23.4%,遗传变异系数为14.9%,无性系间木材径向全干干缩率差值变动幅度为0%~2.3%。
许忠坤徐清乾张勰林章建
关键词:杉木无性系遗传力
杉木人工林胸径生长神经网络建模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探索神经网络技术对杉木人工林胸径生长的模拟和预测能力,以寻求最优模型。【方法】以江西大岗山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依据林木生长理论,用林龄(A)、立地指数(SI)和初植密度(N)3个因子构建平均胸径生长BP模型;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模型选优,并将最佳模型与拓展的Richards模型比较;最后将优化模型应用于未参与建模的样地。【结果】最佳BP模型为Levenberg-Marquardt算法3∶5∶1结构模型(LM351),R2=0.984,MSE=0.196;拓展的Richards模型R2=0.964,MSE=0.433。LM351模型经校正后,适合预测福建邵武杉木人工林胸径生长规律(R2=0.995)。【结论】LM351神经网络模型在精度上优于传统Richards模型,适于林龄6~28年、立地指数12~17m、初植密度1 667~9 967株/hm2的杉木林分平均胸径的模拟和预测。
车少辉张建国段爱国童书振
关键词:杉木人工林BP神经网络
数据点选择与参数估计方法对杉木人工林自疏边界线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自疏边界线是指植物种群发生密度依赖死亡时种群最大收获量的上边界线。已有研究由于在拟合自疏边界线的过程中对数据点的选择和参数估计的方法存在诸多的差异,进而导致产生对自疏法则的争议。该研究采用26年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的定位观测数据,对视觉法、死亡率法、等距区间法和相对密度法等4种数据点选择方法以及最小二乘法、降维分析法、分位数回归法和随机边界方程等4种参数拟合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以探寻客观选择自疏拟合数据和正确拟合方法的途径。比较4种不同的数据选择方法得出:视觉法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对于没有发生非密度依赖死亡的林分,死亡率法可以准确地确定林分自疏的起始点;等距区间法可以减少非密度依赖死亡的影响,得到的数据点能充分反映林分的自疏过程;相对密度法可以保证临界密度阈值以上的数据点拟合林分自疏边界线的有效性,并能排除非密度依赖死亡的影响。比较分析4种不同的拟合方法发现:最小二乘法和降维分析法拟合的林分自疏边界线均从实测数据"中心"穿过,与林分自疏边界线为林分收获量上边界线的涵义不相符合,无法真实反映林分的自疏进程;分位数回归和随机边界方程的拟合结果均与实测数据一致,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林分自疏的真实过程,但二者的统计推断要求都比较严格。分位数值的正确选取和残差足够小且趋于0,是分位数回归法和随机边界方程能否正确反映林分自疏动态的前提。
孙洪刚张建国段爱国
关键词:杉木参数估计方法
贵州杉木第3代种子园建立及优良繁殖材料选择技术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采用多性状选择技术,选出30个优良家系进入杉木第3代种子园。与杉木第2代种子园相比,第3代种子园在树高、胸径和材积方面分别提高了10%、8%和15%以上。按生长量指标、回归系数和遗传稳定度的入选标准,评选出速生、抗逆性、材性好优良的家系58个,家系的增益幅度平均在20%以上。按杉木无性系生长量指标和重复率的入选标准,评选优良无性系26个,无性系的增益幅度在100%以上。
张贵云陈瑞生石杨文杨萍
关键词:杉木无性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