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1201032075)

作品数:6 被引量:105H指数:5
相关作者:潘利华罗建平王建飞叶兴乾王健更多>>
相关机构: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徽王食品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安徽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蓝莓
  • 3篇花青素
  • 3篇活性
  • 2篇微胶囊
  • 2篇抗氧化
  • 2篇抗氧化活性
  • 1篇得率
  • 1篇调节活性
  • 1篇正交
  • 1篇正交旋转组合...
  • 1篇溶剂浸提
  • 1篇色素
  • 1篇提取率
  • 1篇微胶囊化
  • 1篇稳定性
  • 1篇响应面
  • 1篇免疫调节
  • 1篇免疫调节活性
  • 1篇浸提
  • 1篇蓝莓花色苷

机构

  • 5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安徽徽王食品...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5篇潘利华
  • 2篇罗建平
  • 1篇梁进
  • 1篇罗水忠
  • 1篇高学玲
  • 1篇叶兴乾
  • 1篇贺元康
  • 1篇王建飞
  • 1篇王健
  • 1篇贺博

传媒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不同提取方法对蓝莓色素得率及抗氧化活力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蓝莓色素得率、抗氧化活力的影响及得率与抗氧化活力间的关系。方法分别以乙醇、甲醇、丙酮为浸提溶剂,常规溶剂浸提、超声辅助浸提、微波辅助浸提3种提取方式,测定浸提液色素得率及其清除DPPH·、·O·_2^-、·OH的能力;分析色素得率与抗氧化活力的关系。结果不同提取溶剂对蓝莓色素得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不同提取方式对蓝莓色素得率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不同提取方法的蓝莓色素清除DPPH·、·O·_2^-、和·OH的能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蓝莓色素得率与其清除DPPH·与·OH能力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结论提取方式对蓝莓色素的得率及抗氧化活力有显著影响;蓝莓色素得率与其清除DPPH·和·OH能力呈显著的正相关性;超声辅助乙醇浸提更有助于获取高得率、高抗氧化活性的蓝莓色素。
潘利华贺元康
关键词:色素抗氧化活性
蓝莓花色苷的稳定性及微胶囊化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5年
花色苷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花、果实、种子和叶片中,是一种水溶性天然色素,具有延缓衰老、抗氧化和预防癌症等多种生理功效,花色苷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使其稳定性下降。蓝莓花色苷是蓝莓果实中主要的功效成分之一,主要对蓝莓花色苷的结构特征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和花色苷微胶囊化技术研究进展方面进行概述,提出当前研究尚存在的问题及今后需要加强研究的重点,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贺博梁进吴林生高学玲
关键词:蓝莓花色苷稳定性微胶囊
超声辅助提取对蓝莓花青素提取率、抗氧化活性及化学组成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采用Box-Behnken设计实验分析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参数对蓝莓花青素的提取率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并通过HPLC-ESI-MS法分析超声辅助溶剂浸提对蓝莓花青素化学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率与抗氧化活性的最显著影响因子、最佳工艺参数及回归模型并不相同;提取率的最显著影响因子为超声温度和超声功率强度,最适条件为超声温度39℃、超声功率强度490W、超声p H3.5、超声时间45min;而DPPH·清除率的最显著影响因子为超声时间,最适条件为超声温度45℃、超声功率强度450W、超声p H3.1、超声时间37min;与溶剂浸提法相比,超声辅助溶剂浸提法缩短了浸提时间,但没有改变其化学组成,两种方法都获得11种花青素糖苷。
罗水忠潘利华
关键词:蓝莓花青素溶剂浸提
蓝莓花青素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22
2013年
[目的]研究蓝莓花青素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酸化乙醇提取蓝莓鲜果中的蓝莓花青素,并通过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H2O2、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Fe3+清除率试验评价蓝莓花青素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蓝莓花青素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H2O2、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Fe3+清除率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其抗氧化活性高于相同浓度的抗坏血酸。[结论]蓝莓花青素具有很高的抗氧化活性,可以作为天然抗氧化剂进行开发。
王健潘利华
关键词:蓝莓花青素抗氧化活性
蓝莓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及其免疫调节活性被引量:52
2014年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优化蓝莓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并通过体外细胞培养评价蓝莓花青素对脾细胞增殖活力以及协同ConA促进小鼠脾细胞分泌干扰素.6c和白细胞介素一2的活性。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蓝莓花青素提取率有显著影响;蓝莓花青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酒石酸为酸化剂、乙醇体积分数74.6%-76.2%、料液比1:6.6~1:6.8(g/mL)、浸提温度52.5~53.4℃、浸提液pH3.0~3.1、浸提时间144.8~148.5min,此工艺条件下蓝莓花青素的提取率均大于35mg/g,具有促进小鼠脾细胞增殖和协同ConA促进小鼠脾细胞分泌干扰素-α和白细胞介素-2活性,且呈一定的剂量相关性。
潘利华王建飞叶兴乾罗建平
关键词:蓝莓花青素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免疫调节活性
蓝莓花青素微胶囊的包埋工艺被引量:13
2013年
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影响蓝莓花青素微胶囊化包埋率的壁材种类和浓度、芯壁比、CaCl2浓度及针头孔径,进行了筛选,并通过响应面设计试验优化了蓝莓花青素微胶囊的包埋工艺。结果表明,蓝莓花青素微胶囊的最佳包埋工艺条件为:2%海藻酸钠为芯材,芯壁比为17∶60,1.26%CaCl2为成形剂,针头孔径为0.9 mm时,蓝莓花青素微胶囊化的包埋率约为87.5%。
钱明雪潘利华樊基胜罗建平
关键词:响应面微胶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