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基金(09ZS84)

作品数:3 被引量:30H指数:3
相关作者:刘晓虹吴菁汪际王艳波翟建霞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心理
  • 1篇心理干预
  • 1篇心理学
  • 1篇学位
  • 1篇学位研究生
  • 1篇研究生培养
  • 1篇意外创伤
  • 1篇理学
  • 1篇临床心理
  • 1篇临床心理干预
  • 1篇慢性
  • 1篇护理
  • 1篇护理学
  • 1篇干预
  • 1篇创伤
  • 1篇创伤后成长

机构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3篇刘晓虹
  • 1篇胡琛
  • 1篇翟建霞
  • 1篇王艳波
  • 1篇汪际
  • 1篇吴菁
  • 1篇顾申

传媒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意外创伤者临床心理干预的研究与思考被引量:16
2011年
总结近5年笔者所在博士、硕士研究生师生团队开展的"意外创伤者临床心理干预的系列研究"成果,介绍了"烧伤患者的早期心理干预模式"、"意外创伤者创伤后成长的干预模式"的理论研究及思路;报告了"意外创伤者早期心理他评量表"、"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等工具的研究及其应用效果;就此类研究提出以下思考与展望:(1)完善干预模式需更多地尝试纵向追踪研究;(2)研制测评工具需更多地体现其样本代表性;(3)研究内容设计需更多地强调积极导向伤者。
吴菁王艳波翟建霞汪际刘晓虹
关键词:意外创伤临床心理干预
慢性重症疾病患者创伤后成长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3年
创伤后成长是指个体在与具有创伤性质的事件或情境进行抗争后所体验到的正性心理变化。近期众多研究发现,患有严重疾病,如癌症、艾滋病、一些严重的慢性疾病者同样可出现创伤后个人成长。本文就慢性重症疾病患者创伤后成长的研究现状、影响因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等进行综述,并对今后我国心理护理领域开展此类患者的创伤后成长研究提出思考和展望。
胡琛刘晓虹
关键词:创伤后成长心理学
指导研究生撰写研究综述的思考被引量:3
2011年
随着我国护理学研究生培养规模、水平的不断提升,撰写研究综述(下称综述)已成为科学学位研究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作为研究生导师,笔者已指导学生撰写、发表数十篇综述,并有数篇研究生撰写的综述在《中华护理杂志》刊出,以为有必要就指导研究生撰写综述(非指系统综述)的些许思考与同道分享,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护理研究综述的水平抛砖引玉。
刘晓虹顾申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学位研究生护理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