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ZJ038)

作品数:15 被引量:36H指数:3
相关作者:白欲晓陆畅王见楠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苏州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身份
  • 2篇道德
  • 2篇信仰
  • 2篇儒家
  • 2篇儒士
  • 2篇内在逻辑
  • 2篇逻辑
  • 2篇牟宗三
  • 2篇教士
  • 1篇道德实践
  • 1篇道德直觉
  • 1篇信仰结构
  • 1篇修己
  • 1篇意识形态批判
  • 1篇有限性
  • 1篇战国
  • 1篇战国秦汉
  • 1篇哲学
  • 1篇哲学世界
  • 1篇治人

机构

  • 13篇南京大学
  • 3篇苏州科技学院

作者

  • 11篇白欲晓
  • 5篇陆畅
  • 1篇王见楠

传媒

  • 2篇孔子研究
  • 2篇安徽大学学报...
  • 2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江海学刊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宗教学研究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新疆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道德先天性及其在经验知识层面的展开——孟子“良知”理论的内在逻辑
2014年
孟子"良知"之"良"本义为"首",它显现的是道德超越性而非经验性,经验知识在时间上先行存在,并不意味着可以否定良知所具有的先天性、超越性。良知的道德超越性,是指独立于经验世界不为其干扰限制。同时良知又具有内在性,它既独立于经验又行于经验之中,表现于事事物物。在孟子那里,一个完满的道德应当是良知的超越性与经验内容相结合的既内在又超越的模式。
陆畅白欲晓
关键词:良知经验知识无限性有限性
修己与治人:戴震理欲观新解被引量:1
2020年
关于戴震的"理欲观",传统研究已经从学术批判与政治批判、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情感主义与智识主义这三个维度展开了丰富而具体的分析,但其中依然存在需要进一步探究的疑难问题。而通过戴震思想所蕴含的修己与治人的维度,可以重新审视戴震的理欲观,并能对传统研究揭示的疑难问题作出新的诠释。首先,戴震以治人为出发点,不仅将程朱主观性和超越性之"理"改造成客观性和公共性之"理",还将程朱个体性和内在性之"欲"改造成社会性和客观性之"欲"。其次,戴震在修己层面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修身标准,提出"庸德"来作为日常生活中所有民众的修身标准。再次,戴震不以道德标准作士人和庶民的区分,而将宋以来儒士所体贴之天理视为"一己之意见",批判其带来的社会治理危害,开启以知识作为士人和庶民的区分标准,显露出不同于传统的近代意识。
肖芬芳白欲晓
关键词:理欲观社会公共性
圣、圣王与圣人——儒家“崇圣”信仰的渊源与流变被引量:10
2012年
在中国上古宗教文化中,"圣"的原初意义是听闻神命,"圣"人乃是通神之人。随着"绝地天通"的宗教和政治改革,"通神而圣"的身份为王者所垄断,王者成为"圣"王。春秋以降,伴随"圣"的德性化改造,儒家塑造出新的"圣王"与"圣人"。在王权政治下,对"圣王"的神性肯定与德性要求、道与势的冲突与调适,构成了儒家崇圣信仰的内在紧张。随着"圣王"理想的现实失落,儒家的"崇圣"信仰历史地落到"圣人"身上。
白欲晓
关键词:儒家圣王圣人
儒士与儒教士:文化身份与精神类型的探究被引量:5
2014年
对于"原儒"工作,"文化身份"与"精神类型"的研究具有新的意义。"儒"经历改造,至孔子遂有"儒士"的诞生。"儒士"为"志于道"的"传道者"。汉以后的"儒教士"乃"儒教"的文化担纲者,是自觉地为大一统国家进行神义论和道义论证明并致力于政教实践的新型儒者,与"儒士"存在着身份和精神类型的差异。"儒教士"的精神类型,体现为"神义性"的天命信仰与"道义性"的圣教观念的结合,并在不同历史和社会条件下加以调适。"儒"之历史性与差异性的问题是西方学界近期研究的热点,笔者做出了批评性的回应,并对"儒"之身份的区分及其译名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白欲晓
关键词:儒士身份
钱穆、缪钺战国秦汉间“新儒”说述论
2017年
20世纪40年代,钱穆与缪钺就战国秦汉之际的"新儒"展开讨论商榷。钱穆揭橥"新儒"之说,并从宇宙论方面揭示其所受道家哲学的影响。缪钺通过思想史的考察,强调阴阳家对"新儒"及秦汉思想的作用。钱穆和缪钺"新儒"说具有不同的问题意识,也存在着方法论的差异,彼此又有吸收借鉴,对现代儒学研究和当代语境中的"说儒"具有重要意义。
白欲晓
关键词:钱穆
“以心观心”是“二心”吗?——关于朱、陆之辨中意识自觉问题的辨正被引量:2
2016年
道德意识能否自觉、自知问题在朱、陆之辨中占据重要地位。朱子将象山的道德直觉视为"以心观心"的"二心",并误会其与佛教等同而加以批判。事实上,意向性活动中的意识与对其进行反思的意识是不存在共时性的,道德直觉不是以此察彼地对意识进行对象性反思,而是在无思无虑中依靠道德直觉使本心自我呈现。
陆畅
关键词:道德直觉
关于儒教传统形态与现代转型问题的思考
2013年
在传统中国,儒教作为一种精神性的、制度性的社会存在,嵌入社会的机体之中,具有复杂的形态特征。20世纪,随着中国传统社会的解体.“儒教”经历了痛苦的“转型”,逐步退入观念领域,成为文化反思、意识形态批判、哲学建构等思想和学术的“对象”。上世纪后期至本世纪的第一个10年。中国思想界出现了“重建儒教”的思潮.
白欲晓
关键词:儒教中国传统社会意识形态批判社会存在
论牟宗三的“哲学世界”——兼论相关研究的“跨界”问题
2017年
对牟宗三的"哲学世界"加以整体观照,是认识和把握牟宗三哲学思想的基础。牟宗三"哲学世界"有着基本的价值取向与实践祈向,而深入"哲学宇宙"进行的哲学的探索和创造,则是牟宗三"哲学世界"的核心问题。牟宗三"哲学世界"的复杂性,使得任何方面的研究都无法避免涉入其他领域而进行"跨界"。不合理的"跨界"表现为"论题的替代",而合理"跨界"需要廓清论题的论域以把握其特质及彼此的关系。
白欲晓
关键词:牟宗三哲学世界方法论
论汉初儒士的身份和精神转型被引量:3
2011年
在大一统帝国的建立过程中,汉初儒士经历了身份和精神的重要转型。战国周秦之际的儒士,是持有集体信仰却始终没有为现实秩序所接纳的"传道者"。汉初儒士由传道之儒转变为建构帝国"神圣秩序"与"政治秩序"的"儒教士"。董仲舒代表了这种转型的完成。
白欲晓
徐中舒“殷儒”考释补说被引量:2
2015年
上世纪70至80年代,徐中舒先生通过甲骨文字及卜辞的考释,对"儒"在殷商时期的存在展开了实证性说明和宗教学研究。该项工作在文字考释方面引发了诸多质疑,在关于"殷儒"的宗教身份和组织特征的判断方面也留下疑问。本文考察了徐中舒相关研究的前后开展,对徐中舒关于"儒"的文字学考证作出补充考释并回应了相关疑问。通过进一步研究,对"殷儒"的宗教身份和组织特征作出了新的判断。"殷儒"作为殷商宗教的"祭司"存在着身份差异并不同程度地混杂有"巫"的精神气质,没有严格的组织性。"殷儒"经历分化和改造,使得"儒"不见于周初文献。
白欲晓
关键词:身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