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2011-25)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2011-25)
- 作品数:14 被引量:206H指数:9
- 相关作者:杜尧东胡飞王华张晓艳吴丽姬更多>>
- 相关机构:广东省气候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西江流域旅游气候舒适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3
- 2014年
- 采用人体舒适度指数分析方法,大样本利用西江流域13个主要旅游市(县)1961—2010年的气象站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西江流域旅游气候舒适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江流域年舒适日数具有西部多于东部,山区多于河谷、平原的地域分布特点。西江流域北部多数市(县)适宜旅游的月份是3-5月、9-11月,南部多数市(县)适宜旅游的月份是3-5月、9-12月或10-12月。1961—2010年,西江流域冷不舒适日数均呈减少趋势,多数市(县)热不舒适日数呈增加趋势;北部多数市(县)年舒适日数呈显著增加趋势,南部部分市(县),如靖西、梧州、大新等地年舒适日数呈现增加趋势,而桂平、南宁、上思等地则呈现减少趋势。
- 李艳兰周美丽
- 关键词:西江流域气候舒适度
- 近50年广西春播期低温阴雨的变化特征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研究近50年广西春播期低温阴雨的变化特征。[方法]选取广西88个气象站1961~2010年逐日平均气温资料,统计逐年春播期低温阴雨日数、低温阴雨结束期,利用线性倾向计算、阶段性分析、Morlet小波分析、相关分析等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分析了近50年广西春播期低温阴雨的变化特征,并分析气候变暖对春播期低温阴雨日数和结束期的影响。[结果]1961~2010年广西各地春播期低温阴雨日数多年平均值在3.5~23.2 d,其地域分布特点是东北多、西南少,山区多、河谷少;结束期的地域分布特点是东北部晚、西南部早,山区晚、河谷早。近50年广西春播期低温阴雨日数呈略减少趋势,低温阴雨结束期呈略偏早趋势;低温阴雨日数和结束期的阶段性变化特征较明显,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中期低温阴雨日数明显偏多、结束期明显偏迟,90年代末以后低温阴雨日数明显偏少、结束期明显偏早;低温阴雨日数存在4、6、8、10~14年的周期振荡信号,结束期存在6、12~14年周期振荡信号。广西春播期低温阴雨日数、结束期与2月中旬~4月上旬平均气温相关显著,气候变暖使低温阴雨日数趋于减少,结束期趋于提前。[结论]该研究为当地进一步了解低温阴雨的发生规律、趋利避害、合理安排生产以及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李艳兰黄卓覃卫坚
- 关键词:春播期低温阴雨
- 基于多时间尺度的回归集成预测模型被引量:1
- 2013年
- 引入能够将非线性、非平稳过程的数据进行线性化和平稳化处理的EMD方法,对广东降水的时间序列进行时间尺度分离,从复杂的非平稳信号中提取相对简单以不同时间尺度振荡的准周期信号,选取能较好描述降水周期特征的IMF分量作为建模备选因子,然后以均生回归、均生相关、韵律拟合误差和拟合误差4种方法构建预测模型,结果得到采用多尺度因子构建的4种单预测模型近10年Ps评分和降水距平符号同号率平均分在68~73分和50%~58%之间,而采用4种模型构建的回归集成模型两种评分方法的平均分分别高达79.8和68.8%,较单一预测模型评分分别提高了近10分和10%以上。将具有降水指示信号的前冬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因子耦合到回归集成预测模型,其Ps评分结果与纯降水集成模型相当,但同号率评分略高3.1%。从而,提取要素序列的多种时间尺度特征,并采用多模型的集成预报,均能有效提高短期气候预测水平。
- 胡娅敏覃志年陈丽娟罗晓玲
- 关键词:多时间尺度经验模态分解
- 21世纪增暖情景下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的预估
- 2012年
- 利用IPCC发布的5个全球气候模式在高(SRESA2)、低(SRES B1)两种不同排放情景下的预报集成结果,对21世纪大尺度环境进行分析,进而对西北太平洋夏季热带气旋(TC)的频数进行预估。结果表明:两种情景下热带西北太平洋均呈现500 hPa位势高度偏高、太平洋东部海表温度偏高、低层菲律宾以东为异常反气旋性环流控制的特征。这种大尺度环境不利于TC生成,在高排放情景下或21世纪中叶后该环境特征更显著。未来TC频数总体呈减少的趋势,低排放情景下的TC频数变化趋势比高排放情境下平缓,TC频数存在年代际和年际变化。
- 何洁琳管兆勇钱代丽廖雪萍
- 关键词:热带气旋情景
- 西江流域旅游气候舒适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采用人体舒适度指数分析方法,大样本利用西江流域13个主要旅游市(县)1961—2010年的气象站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西江流域旅游气候舒适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江流域年舒适日数具有西部多于东部,山区多于河谷、平原的...
- 李艳兰周美丽
- 关键词:西江流域气候舒适度
- 文献传递
- 高温对抽穗开花期至灌浆结实期水稻源库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4
- 2013年
- 以超级杂交稻组合天优998为材料,通过人工气候箱模拟高温胁迫,于抽穗开花期至灌浆结实期的不同生育阶段(抽穗期、乳熟期、蜡熟期和黄熟期)分别对其进行不同程度(日最高气温分别为32、35、38、40和42℃,日较差为6℃)的高温处理,以研究高温对超级杂交稻源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剑叶SOD酶和POD酶活性逐渐下降,MDA含量逐渐上升,光合活性降低,蜡熟期和黄熟期尤为严重。另外,高温胁迫导致水稻结实率下降,籽粒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其中以抽穗期籽粒以及乳熟期中下部籽粒的变幅最大。抽穗期和乳熟期剑叶显著受损的日最高温度为38℃,籽粒则为35℃;而35℃以上处理主要使蜡熟期和黄熟期剑叶光合能力显著降低,对籽粒影响不大。这表明抽穗期和乳熟期日最高温度38℃以上对水稻的源和库影响均较大,但在蜡熟期和黄熟期主要影响剑叶光合活性。
- 李健陵张晓艳杜尧东王华吴丽姬胡飞
- 关键词:水稻高温源库特性
- 近50年广西春播期低温阴雨的变化特征
- 选取广西88个气象站1961—2010年逐日平均气温资料,统计逐年春播期低温阴雨日数、低温阴雨结束期,利用线性倾向计算、阶段性分析、Morlet小波分析、相关分析等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分析了近50年广西春播期低温阴雨的变化...
- 李艳兰黄卓覃卫坚
- 关键词:低温阴雨MORLET小波分析
- 文献传递
- 近50年影响珠江流域热带气旋的气候特征分析被引量:11
- 2012年
- 对1961~2010年影响珠江流域的热带气旋(T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得到,近50年年均4.24个TC影响珠江流域,其中台风以上等级1.02个,两者以每10年0.3个逐渐减少。其平均中心气压为984.0 hPa,平均极端最低气压为968.7 hPa,前者无明显的变化趋势,后者每10年减弱1.4 hPa。影响珠江流域热带气旋生成源地的平均最南位置为10.3°N,平均最北位置为17.5°N,两者均表现出向北移动的倾向,其中前(后)者每10年北移0.9°(0.6°),近几年影响珠江流域热带气旋生成源地位置向10°N~19°N区间汇聚。影响珠江流域热带气旋的平均初旋日在7月1日,终旋日在9月15日,台风季为76.5 d,其中初(终)旋日每10年推迟(提前)1.3(6.0)d,台风季以每10年8.2 d的速率减少,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前期处于偏短时期,近几年又开始呈现增长趋势。
- 胡娅敏杜尧东罗晓玲
- 关键词:天气学热带气旋气候特征珠江流域
- 广东省自然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被引量:12
- 2012年
- 利用广东省气象观测网14个观测站点1982年以来自然物候观测资料和气温资料,对广东省近30年木本植物木棉、苦楝和动物蚱蝉物候在气候变暖过程中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广东省木本植物、动物春季物候期明显提前,植物、动物春季物候期的提前与推迟对温度的上升与下降的响应是非线性的。木本植物春季物候期、动物春季物候期分别与2—3月平均温度、3—4月平均温度有明显的负相关。动物春季物候期与物候期间>10℃有效积温也有明显的负相关。预估到2020年我省木本植物春季物候期、动物春季物候期将分别提前2.9、2.2 d。
- 黄珍珠李春梅翟志宏叶维端
- 关键词:气候变暖
- 粤西沿海海雾天气气候特征及微物理结构研究被引量:15
- 2012年
- 利用粤西12个测站2000—2010年常规气象资料及2010年3月湛江东海岛一次海雾过程观测数据,分析了粤西沿海海雾发生的天气气候特征以及湛江东海岛海雾的微物理特征。结果表明:粤西沿海年均雾日数呈西部(1 7.8d·a^(-1))>东部(7.7d·a^(-1))>中部(3.5d·a^(-1))的特点;年际变化差异明显,除2008年外呈逐步升高趋势;年雾日数冬、春季多,夏、秋季少;一天中海雾大部分出现在02:00—08:00,这一时段雾生成的平均概率为50.8%;最多持续时间在1~3 d内。海雾生成的综合气象条件主要为:气温15.0~25.0℃、3小时变压-3.5~2.5hPa、温度露点差0.0~2.0℃、多发风向为NNE—ESE或静风,风速≤7m·s^(-1)。成雾的天气形势可以分为高压型、低槽型、冷锋型、静止锋型和鞍型或均压场型5类。雾过程中各阶段能见度变化及雾滴谱分布差异较大,平均雾滴谱分布符合指数递减规律,谱型大体上呈"单峰"结构,整个滴谱明显偏向小滴一端,雾滴谱径主要出现在2~10μm。
- 徐峰王晶张羽张书文陈苗彬
- 关键词:天气气候特征微物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