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00114340130835045)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刘玉梅周欣高爱莉陈晓吟唐亚平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广州医学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特应性
  • 4篇特应性皮炎
  • 4篇皮炎
  • 2篇定植
  • 2篇皮肤
  • 2篇马拉色菌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基因
  • 1篇芽生菌病
  • 1篇药物
  • 1篇异位性
  • 1篇异位性皮炎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婴幼儿时期
  • 1篇真菌
  • 1篇真菌药物
  • 1篇他克莫司
  • 1篇体表
  • 1篇皮肤干燥

机构

  • 5篇广州市皮肤病...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作者

  • 5篇刘玉梅
  • 3篇高爱莉
  • 3篇周欣
  • 2篇黎小东
  • 2篇唐亚平
  • 2篇陈晓吟
  • 1篇刘应辉
  • 1篇王焕丽
  • 1篇龚业青
  • 1篇彭星
  • 1篇黎晓东
  • 1篇石建萍

传媒

  • 2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皮肤性病诊疗...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FLG基因与特应性皮炎被引量:5
2014年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肤干燥和剧烈瘙痒为特征。特应性皮炎的发病被认为与表皮通透屏障功能缺陷及免疫失调相关,目前争论的焦点在于哪一个作为其发病的始动因素。FLG基因对维持皮肤屏障功能的角质层的形成和水合起关键作用,FLG基因的失功能性突变可能是影响特应性皮炎临床表现型和病情严重性的重要因素,但特应性皮炎患者中由于FLG基因突变引起的特征目前尚未确定,提示FLG基因的失功能性突变可能并非特应性皮炎的特异性突变。
王焕丽刘玉梅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
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4年
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也称为异位性皮炎,常始发于婴幼儿时期,呈慢性反复发作的病程,主要表现为皮肤广泛红斑、丘疹、顽固的瘙痒和皮肤干燥,常伴发鼻炎和过敏性哮喘,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涉及遗传、免疫、感染、环境、精神等多种因素,因缺乏特效治疗且发病率高而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从遗传及免疫调节两方面对AD的发病机制进行了阐述。
彭星刘玉梅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皮肤干燥免疫调节异位性皮炎婴幼儿时期过敏性哮喘
他克莫司对儿童特应性皮炎疗效及体表马拉色菌定植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 评价他克莫司软膏对特应性皮炎患儿体表马拉色菌定植的影响.方法 将特应性皮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氯雷他定片口服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0.03%他克莫司软膏,对照组同时给予维生素E乳,每日2次,疗程3周,根据SCORAD积分下降指数做疗效判定.比较治疗前、治疗第7d、14 d、21 d及治疗结束后第14d、28 d时的SCORAD积分及皮损表面马拉色菌定植密度;对马拉色菌定植密度与疾病严重程度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治疗结束时,治疗组SCORAD积分显著下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65%和66.67%(P<0.05).治疗结束后第28 d时,治疗组有1例复发,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有3例复发,有效率为50%,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马拉色菌定植密度与SCORAD积分在治疗前后无明显相关性(P>0.05).治疗组第7d、14d、21 d时马拉色菌定植密度较对照组低(P均<0.05).结论 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有效、安全,复发率低,并可以减少皮损表面马拉色菌定植.
高爱莉刘玉梅石建萍唐亚平周欣黎小东陈晓吟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他克莫司马拉色菌定植
Fonsecaea monophora所致皮肤着色芽生菌病3例病原学鉴定及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对3例Fonsecaea monophora所致皮肤着色芽生菌病进行病原学鉴定及临床分析。方法分析3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取患者皮损脓液直接镜检,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及真菌培养。提取病原菌DNA,利用引物ITS4和ITS5进行rDNAITS区序列的PCR扩增,扩增产物测序后在GenBank核酸数据库及CBS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皮损组织病理表现为慢性肉芽肿样改变,并可见硬壳小体。真菌培养可见暗棕色、橄榄色至黑色菌落生长,生长速度较慢,镜下可见枝孢型和喙枝孢型产孢。温度实验37℃生长,38℃不生长。0.01%,0.05%和0.1%放线菌酮均能耐受。经序列分析与GenBank及CBS数据库中Fonsecaea monophora的ITS区进行同源性比对,其同源性高。结合3例患者组织病理、真菌学特征及rDNAITS区序列分析将病原菌鉴定为Fonsecaea monophora。确诊后经口服伊曲康唑200mg,2次/d,6~8周后以200mg,1次/d维持治疗,或特比萘芬250mg,1次/d。治疗3个月后,皮损逐渐消退。结论Fonsecaea monophora与裴氏着色霉相似,可引起皮肤着色性芽生菌病,可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别,口服伊曲康唑或特比萘芬治疗有效。
周欣刘玉梅高爱莉龚业青黎晓东刘应辉
关键词:着色芽生菌病RDNAITS序列
马拉色菌定植与特应性皮炎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瘙痒性皮肤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是在遗传基础上由免疫、环境、感染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马拉色菌在体表定植可诱发或加重该病临床症状,并且是其复发的重要诱因之一。因此抗菌、抗炎、抑制免疫反应是治疗AD的重要措施。本文针对马拉色菌定植与特应性皮炎的关系进行综述。
高爱莉刘玉梅唐亚平周欣黎小东陈晓吟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马拉色菌定植抗真菌药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