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GL056)

作品数:11 被引量:249H指数:7
相关作者:朱一中曹裕王哲潘英健杨莹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广东省教育厅优秀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土地增值
  • 5篇产权
  • 4篇地产
  • 4篇地产权
  • 4篇土地产权
  • 4篇土地增值收益
  • 3篇增值收益分配
  • 3篇土地发展权
  • 3篇土地增值收益...
  • 3篇发展权
  • 2篇城市
  • 1篇地方财政
  • 1篇地方自治
  • 1篇地价
  • 1篇地税
  • 1篇意愿
  • 1篇意愿研究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征地
  • 1篇征地意愿

机构

  • 10篇华南理工大学
  • 5篇浙江大学

作者

  • 11篇朱一中
  • 5篇曹裕
  • 3篇王哲
  • 2篇潘英健
  • 1篇吴次芳
  • 1篇杨莹

传媒

  • 6篇经济地理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城市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 1篇财会月刊(中...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特征价格理论的土地增值影响因素及其效应——以中山市商品住宅用地为例被引量:12
2015年
以特征价格理论为基础,采用组合模型的形式建立了中山市商品住宅用地特征价格模型,并通过求偏导的方法测算了不同土地特征属性的边际土地增值量。结果表明:城市中心距、公共交通线路数、环境舒适度、生活便利度和建筑密度是影响中山市商品住宅土地价格的主要因素,居住用地价格与城市中心距呈现波浪形曲线关系,土地增值对"公交线路数"的敏感程度高于"建筑密度"。模型模拟结果较好地诠释了中山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土地出让市场的实际情况,从微观层面揭示了土地增值的形成机制,为探索土地增值定量测算的规范方法和"受益者付费"的量化准则提供了新思路,可为建设科学合理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和土地税费制度提供决策参考。
朱一中王哲潘英健
关键词:土地价格住宅用地特征价格模型
产权配置视角下的土地和房屋征收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被引量:1
2017年
现阶段我国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突出表现在土地和房屋征收补偿领域。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典型案例的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在土地和房屋征收中获取了过高的土地增值收益是比较普遍的,但也存在土地增值回收途径欠缺、土地增值收益流失严重的情况。导致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统一规范的法律制度、产权界定不合理、缺乏合理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原则和有效的政策管理工具。基于从土地产权配置角度对土地增值形成及其分配机制的解释,建议应消除关于公有制土地所有权的认识误区,建立土地自由交易市场来调节土地供需关系和完成土地增值收益的初次分配。政府应退出市场参与主体的角色,回归管理者的定位。
朱一中庄雅莉
关键词:土地增值收益产权配置土地发展权土地税收
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研究——基于土地发展权的视角被引量:85
2012年
基于土地发展权概念建立了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理论模型,并以广州市为例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认为,农民应获得土地增值中的农地发展权收益,政府应获得市地发展权收益,开发商应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下的土地开发资本投入收益。农民、开发商和政府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理想比例是农民约占25%—30%,开发商约占15%—20%,政府约占50%—55%。以农地发展权的平均价值作为制定征地补偿标准的依据不仅体现了补偿公平原则,也符合通过市场机制对被征农地进行补偿的制度改革方向。
朱一中曹裕
关键词:农地非农化土地发展权土地增值收益分配
基于土地租税费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研究被引量:30
2013年
基于对土地增值性质和土地增值管理政策工具的理论探讨,结合一个完整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案例,对我国土地非农化开发过程中的土地租税费结构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状况进行了详尽分析。研究认为我国农民在土地自然增值收益分配中处于不公平不合理的地位,根本原因在于土地产权制度的不合理,并建议农地产权制度的未来改革方向是强化对私权的保护,新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模式是:在土地增值收益初次分配中农民获得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I,开发商获得级差地租I(I回收土地开发投资并赚取利润),政府则退出土地经营,转向以土地税收的形式在二次分配中实现土地增值的回收。
朱一中曹裕严诗露
关键词:土地产权土地增值收益分配
基于大敦村事件个案分析的我国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探讨——兼议社会管理制度创新
2013年
大敦村位于广州东部增城市,全村户籍人口7000多人,外来人口约7万人。作为一个著名的“牛仔村”,大敦村里已看不到任何乡村景观,家庭作坊式的牛仔服装加工厂云集,街道繁华。大敦村所在的新塘镇是增城市的工业重镇,牛仔纺织服装业是其支柱产业之一,年产值超过200亿元,约占全国总产量的60%。
曹裕朱一中隆容君
关键词:个案分析城市管理体制改革
土地增值收益管理研究综述被引量:7
2014年
基于对国内外相关领域重要研究成果的检索,对土地增值管理问题进行了系统总结。土地增值的本质是外部性经济,税收、产权界定和行政管制是普遍使用的土地增值政策管理工具。我国土地增值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表现在征地补偿标准过低、土地租税费体系不合理,其根源在于土地产权界定的不清晰,改革措施包括完善产权制度、理清土地租税费关系、完善税收征管体系等。未来应加强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和管理的实证分析、分类研究、系统分析和理论创新研究。
朱一中王哲
关键词:土地产权
土地发展权:性质、特征与制度建设被引量:20
2016年
从土地发展权视角对中国土地管理的地方创新实践典型个案的分析表明,土地发展权理念已应用于地方土地政策制定并出现了私有化趋向,对解决当前土地管理中存在的征收补偿不公、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等问题具有积极意义。对关于土地发展权权源与性质特征的认识分歧进行了澄清,研究认为土地发展权是私有产权与行政权综合作用的产物,兼有公共产权与私有产权的性质,是可与土地实体相分离的无体物权。基于上述理论分析与实践经验总结,对中国土地发展权制度建设提出以下建议:虚化土地公有产权的所有权性质,创设土地发展权制度;以行政许可的方式实现土地发展权"私有化"的初始配置,土地发展权收益则应通过税收调节的二次分配手段实现"公私分享";结合城乡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对土地发展权的配置方式、原则和手段进行具体的制度设计。
朱一中杨莹
关键词:土地管理土地产权土地发展权私有化
基于IAD延伸决策模型的农户征地意愿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基于奥斯特罗姆IAD模型的延伸框架,通过广东省21个市(县)2013年的调查数据,首先运用二元logistic整体回归模型对征地制度改革中农户的征地意愿进行研究,进而发现细分已征地农户与未征地农户的意愿差异并差别分析的必要。研究结果显示:除了一般的户主特征变量、征地补偿标准变量外,程序变量和认知改革变量对已征地和未征地农户的征地意愿影响尤其显著,但二者在近乎均质的行动舞台中,基于对事前最终行动结果信息的感知和预测,在征地意愿上表现出了不同的变量特征,数据分析表明未征地农户是以征地农户的最终行动结果(决策前)作为决策参照,以制定激励和预期收益调整征地意愿决策。另外,回归模型显示在征地意愿的影响因素中,程序公正(协议征地)要优于货币补偿,农户对土地财产性权利分配的关切不是征地制度改革自身所能解决的。
曹裕吴次芳朱一中
关键词:土地制度征地意愿
土地增值管理问题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基于对国内外相关领域重要研究成果的概括,对土地增值的含义、土地增值收益的形成机制、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与测算、土地增值管理工具等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土地自然增值是社会经济进步的结果,是研究关注的重点,土地增值在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分配则是研究的难点。我国土地增值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表现为土地产权界定不清晰;土地增值收益流失、回归途径缺乏;征地补偿标准过低、农民权益受损;土地租、税、费体系不合理。未来应加强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和管理的实证分析、分类研究;必须加强基于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土地产权理论、土地租税理论和土地增值收益管理理论创新研究。
朱一中隆容君王哲
关键词:土地产权土地增值土地增值收益
基于PSR模型的广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分析被引量:87
2011年
将"压力—状态—响应"框架引入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广东省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差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理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资源赋存状况也是重要的制约条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注重提高土地利用的产出效益,还要重视系统压力状态的调节和系统反馈能力建设。研究也表明,PSR评价指标体系及主成分分析方法能较好地适应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需要。
朱一中曹裕
关键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PSR模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