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TPR-2010-04)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祁鹏卢刚臣史双双张俊霞周江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油气
  • 2篇歧口凹陷
  • 2篇构造样式
  • 2篇凹陷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油气成藏
  • 1篇油气地质
  • 1篇油气地质意义
  • 1篇浅层
  • 1篇裂陷
  • 1篇古物
  • 1篇沉积学
  • 1篇成藏

机构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2篇祁鹏
  • 1篇任建业
  • 1篇周江羽
  • 1篇张俊霞
  • 1篇卢刚臣
  • 1篇史双双

传媒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扭动构造及其油气地质意义被引量:9
2012年
受东部边界郯庐断裂和西部边界太行山前大型走滑断裂的影响,渤海湾盆地中部歧口凹陷区处于伸展与走滑共同作用的地区,利用最新连片采集的超大面积地震资料开展构造研究,发现该区古近纪在发育伸展构造的同时也发育走滑扭动构造,该类构造与古近系内伸展构造共存.在剖面上依据基底和盖层中断裂组合的不同可以分为4类构造样式:走滑-复杂断裂褶皱型、走滑-简单花状构造型、逆冲-简单花状构造型和走滑-挠曲褶皱型.同时,扭动构造带不仅对盆地基底物性的改造有着有利影响,还控制了古物源的入口方式和有利砂体的展布.在前第三系、古近系和新近系构造层中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有利油气藏,其中古近系挠曲背斜、大型断鼻和地层岩性油气藏以及新近系逆牵引背斜和断鼻翼部都是重要的勘探领域.近两年沿走滑扭动带及其两侧进行的油气勘探已获得成功,对该带研究具深远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卢刚臣吴振东李玉海李廷辉祁鹏
关键词:构造样式歧口凹陷沉积学油气地质
歧口凹陷后裂陷期构造特征与浅层油气成藏被引量:3
2011年
歧口凹陷馆陶组底界是一个区域上可对比的不整合界面,将盆地演化划分为古近纪裂陷期和新近纪—第四纪后裂陷期,后裂陷期构造样式主要为断层以及断层相关褶皱、火成岩构造。本文基于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揭示了歧口凹陷后裂陷期的构造特征,通过计算断层活动速率了解了歧口凹陷的构造活动规律,得出以下认识:①断层构造包括继承性活动的主干断层及在后裂陷期构造应力场下发育的大量近东西向新生断层,在平面上两类断层成小角度相交,整体构成帚状构造,表现出明显的右旋张扭特征;②褶皱构造包括逆牵引褶皱、正形负花状构造、披覆背斜,在平面上披覆背斜、逆牵引褶皱和正形负花状构造基本上依次向东排列,但在局部地区也有相互共存的现象;③火成岩构造表现为一个火山通道发育多个帽型构造,火山顶部表现为强反射层,后裂陷期地层超覆其上,在火成岩构造旁侧断层发育;④断层活动速率计算结果表明,后裂陷期主干断层活动趋势主要分为断层活动速率由逐渐增大到逐渐变小、逐渐增大、混合型三种,其中前两种类型断层对油气的运聚最为有利,控制的油田分布最多。综合分析后认为,歧口凹陷内最有利的浅层油气藏类型是断层相关褶皱型油气藏和潜山披覆背斜型油气藏,火成岩活动对油气的生成和运聚也具有重要意义。
祁鹏任建业艾能平史双双周江羽张俊霞
关键词:歧口凹陷构造样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