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5003) 作品数:31 被引量:148 H指数:7 相关作者: 马天兵 杜菲 罗智 张建君 钱星光 更多>> 相关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安徽省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 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机械工程 矿业工程 金属学及工艺 更多>>
基于机器视觉的柔性机械臂振动位移测量 被引量:3 2018年 针对传统的振动位移测量方法中,间接测量法误差较大、准确度较低,而直接测量法虽能达到精度,但成本较高、实用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振动位移测量方法。选取电机驱动运动的柔性机械臂作为测量对象,通过CCD相机采集机械臂末端标记点运动图像,再经过阈值分割、质心检测等视觉处理,得到机械臂振动位移信息。通过搭建实验平台对该方法进行实验验证,并与压电材料测量法及仿真法得到的振动位移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机器视觉的振动位移测量方法能够在不接触工况下,对柔性机械臂进行准确、实时的振动位移测量,相比于压电材料测量法,避免了公式误差等影响,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马天兵 刘健 杜菲 陈南南关键词:柔性机械臂 机器视觉 压电材料 基于小波包和BP神经网络的刚性罐道故障诊断 被引量:14 2018年 针对现有刚性罐道故障诊断方法不能消除环境因素影响、接头故障识别率较低等问题,以提高罐道故障种类识别精度为目标,提出了基于小波包和BP神经网络的刚性罐道故障诊断方法。搭建了立井提升系统实验台,模拟台阶突起故障和罐道接头故障这2种典型的罐道故障,采集提升容器振动加速度信号;运用小波包分解对采集的信号进行能量分析并提取故障特征参数,将故障特征参数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并选取新的测试样本检测神经网络的诊断效果。测试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包分析和BP神经网络的刚性罐道故障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故障识别精度,置信度达到了0.91。 马天兵 王孝东 杜菲 陈南南关键词:立井提升 刚性罐道 故障诊断 小波包 BP神经网络 预估补偿器柔性机械臂振动时滞控制 被引量:2 2016年 为解决影响柔性机械臂振动主动控制系统稳定性和控制效果的时滞问题,在线性二次型高斯(liner quadratic Gauss,LQG)最优控制的基础上,提出应用Smith预估器进行时滞补偿,设计出针对LQG算法控制的时滞问题补偿策略,并根据Lyapunov方法进行新策略的稳定性证明,最后搭建柔性机械臂的振动主动控制系统,通过李沙育图形辨识出时滞常数,分别进行添加时滞补偿前后的LQG控制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时滞补偿后前机械臂前两阶模态振动抑制效果分别达到9.5 d B和8.1 d B,优于时滞补偿前LQG算法的控制效果。 杜菲 马天兵 熊能 张建君 罗智关键词:SMITH预估器 时滞补偿 振动控制 加筋板振动主动容错控制研究 随着工业领域对材料各项性能要求的提高,高强度、强耐用性的加筋板结构的应用也愈发广泛。但是当加筋板结构受到外力扰动时,会产生振动,并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因此对其振动进行控制变得十分必要。而目前常规的加筋板振动控制系统控制过... 周青关键词:加筋板 模态分析 主动容错控制 基于饱和补偿控制器的壁板结构振动控制 被引量:2 2014年 引人具有良好非线性控制能力的EMCS(Extended Minimal Control Synthesis)算法进行壁板结构振动控制。为解决控制器输出饱和问题,基于波波夫准则设计含有饱和补偿控制器的SCMCS(Saturation Compensator Minimal Control Synthesis)控制策略,并进行稳定性证明。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多模态正弦复合随机扰动下,较EMCS算法鲁棒稳定性更好,尤其由积分器与sign函数引起的EMCS算法控制器输出饱和现象得到有效抑制。 马天兵 杜菲关键词:振动控制 壁板 用于智能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的改进自适应PD算法 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压电智能结构,引入对参考模型具有良好跟踪效果的自适应PD算法来抑制其振动。鉴于传统自适应PD控制算法在外界快速扰动下缺乏稳定性,尤其在随机扰动情况下该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在传统自适应PD的基础上耦合速度负反馈控制算法,形成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PD算法,并通过Lyapunov方法证明了改进后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根据缩小因子法确定参考模型,分析比较了正弦或随机扰动激励下的改进自适应PD与传统自适应PD算法的控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自适应PD控制算法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稳定性。 马天兵 杜菲 钱星光 张建君关键词:压电智能结构 自适应 振动主动控制 基于无线技术的压电陶瓷传感器状态监测研究 2014年 压电陶瓷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结构振动控制中,其状态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系统的稳定性。为克服传统用有线来监测传感器状态中存在的可靠性差、传输距离短的缺点和神经网络识别技术存在的实时性问题,提出以LabVIEW为平台,集合nRF905无线模块、51系列单片机、串口通信技术来设计一种新型的压电陶瓷传感器状态监测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实现远程监控,并具有良好的实时性。 杜菲 马天兵关键词:无线模块 基于机器视觉和改进PID的压电柔性机械臂振动控制 被引量:28 2020年 为解决振动主动控制系统中接触式测量影响结构特性以及PID控制参数整定不理想的问题,提出利用机器视觉技术测量结构振动,并结合人工鱼群算法优化的PID进行振动控制。首先,选择刚柔双关节机械臂作为研究对象,搭建实验平台并设计正交试验,探究刚柔耦合机械臂振动情况,并确定振动控制中电机参数的设置;其次,利用CCD相机采集机械臂末端标记点振动图像,并处理得到振动位移,将其作为控制系统输入;最后,选择人工鱼群算法对PID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控制器输出信号经输出卡转化为控制电压,再经功率放大器放大,驱动压电作动片实现振动控制。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参数整定PID平均44.06%的控制效果,优化后的PID算法平均控制效果可达到57.54%,验证了基于视觉测振的优化PID控制系统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马天兵 周青 杜菲 刘健关键词:柔性机械臂 机器视觉 PID控制 人工鱼群算法 基于ICA的柔性机械臂振动模态参数识别研究 2016年 为了准确地建立柔性机械臂动态系统模型,针对其振动信号的多模态耦合相关特点,采用独立分量分析(ICA)的方法实现对系统振动模态参数的识别。通过ICA前后振动信号的频谱和功率谱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能直接从结构的动态响应信号中提取结构的模态参数,并能有效抑制模态耦合噪声。 杜菲 马天兵 熊能关键词:柔性机械臂 独立分量分析 基于图像二值化的柔性机构振动非接触测量方法 被引量:2 2020年 针对目前机器视觉方法对柔性机构振动进行非接触测量时其结果易受环境干扰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二值化的最大类间方差算法的非接触视觉测量方法。首先分析传统二维最大类间方差算法的错分与计算复杂等缺陷,采用二维直方图分块法和可变步长迭代法对传统二维最大类间方差算法进行改进,然后以Lena图像和柔性机械臂为例分别进行了仿真分析和振动位移测量实验验证。结果显示,基于改进二维最大类间方差算法的非接触视觉测量方法显著提高了图像分割效果,分割时间仅为传统二维最大类间方差算法的约10%;以仿真分析得到的柔性机械臂末端振动位移为评判标准进行测量准确性比较,基于改进二维最大类间方差算法的测量结果明显优于传统二维最大类间方差法和压电法,证明了基于图像二值化的最大类间方差算法的柔性机构振动非接触视觉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马天兵 王芳芳 杜菲关键词:非接触测量 图像二值化 最大类间方差 二维直方图